机构入场救市,各地争相降价,稳楼市缘何演变成了一场资本大脱逃

今年国内楼市上演了一场绝妙的“剧本杀”,先是各大房企“哭穷喊疼”,又是宣布降价打折,又是决定裁员降低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毕竟房产经济依赖程度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等待放水救市的呼声越来越高。

郑州楼市揭开了“房价骤降”的开端,随着市区周边房价上涨势头的消失,很多房地产开发商确实扛不住了,开始降价打折企图顺利脱身,引起了不小的连锁反应。

如果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能被称为是“市场”的话,只要有一家降价,必然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刚需购房者就这么多,你这边打折降价意味着抢走了那边的顾客。但国内楼市很多城市是严禁大幅度降价的,也就是说,为了防止恶性竞争导致房价控制不住。

面对现金流短缺,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房地产开发商因为摊子铺的大,楼盘开工多,资金更是紧张。这次银行释放大量信贷资金,地方财政明显宽裕,为了保住各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各地又开始大量释放存量房产。


近日,有87城相继施行降价降息策略促销房子,以缓解开发商的经济压力。但网友此前拿在手里的房子明显的资产缩水,这就导致二手房压力更大。如果二手房也开始大量降价,那么将带动新房和现房再次出现滞销,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式的竞争。

因此很多开发商和手里囤有大量房产的销售公司会借机“脱逃”。不论怎样,现金为王,才是硬道理。房子成烫手山芋,砸在谁手里谁最着急,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如今接盘,无异于高位套牢,得不偿失。

房地产楼市作为一种被人为被操控的金融品,跟股民炒股票一样,一旦太多人看空,那么接下来大幅度降价也是极其有可能的。何况如今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贸然投资都要承担大量的风险。而房子此前一直都是看涨不看跌的,如今网友对房价的认知便是一旦跌起来,就会被认为会一直跌,直到崩盘成白菜价。

这是很多金融机构以及房产开发商最不愿意看到的,金融机构的集中挤兑能冲击整个金融系统,而房子的这种金融属性也同样具有集中抛售特性。因此银行往往拿出大量现金来应对市场恐慌带来的集中挤兑,重新建立信用。当下的房地产也是缺乏信用造成的,从恒大暴雷那天起,房地产已经让很多网友惊醒了。

河南建业集团的裁员风波,再进一步加大了网友对高房价的担忧,如今人们对房子的信任度持续下降是问题的关键。房地产开发商公信力不足,是引发这场危机的主因。

金融机构直接入场救市,仍然无法拉升这种颓势,稳定楼市成为了房地产资本的一次大脱逃,各大房企争相抛售房产,回笼资金,而网友却并没有对比感到太大的激情,毕竟下降空间还在,未来仍然会有各大的连锁反应出现让房价持续下降。#农民##打工##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