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全域旅游 :古村激活正当时

中国网城乡中国讯(宋歌 宋占军 王龙卿) 岁末年初,记者随同部分专家学者来到焦作市中站山区,走赵庄、过河口、探访石灰炉,古朴原始的民居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走家户、访乡邻、听传说,一桩桩鲜活的民间故事如同神话。焦作全域旅游中,如何激活古村落文化基因,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引起了来自郑州、焦作专家的浓厚兴趣。

“龙翔街道地域独特,历史悠久,传说生动的小孤山、葫芦寺、灵岩寺人文景点,有奇峰幽谷,林茂山险的许河古寨、桑元榔榆林和张盘沟自然景观等众多的旅游资源,已初步建成了盘古岭榔榆林景区、红砂岭餐饮服务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项目,并初步带动了景区沿线村落农户的三产服务业逐步兴起,山区农民脱贫步伐正在日益加快。龙翔正以建设‘焦作的后花园’为目标,大力发展生 态游、红色游、休闲游。但是在发展中还有许多困惑和难题,特邀请专家们来考察,为我们山区发展多提好的意见和建议。”焦作市中站区龙翔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战营欢迎专家的到来。

“中站山区许多村落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布局讲究,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是一些重要的历史故事发生地,文化底蕴深厚,石灰炉、赵庄、河口等村落各有特色,而且离市区较近,交通便捷,值得好好保护和开发。遵循以人为本,以古村落保护和活化为纲,带动众多产业,可以搞古村游、陶瓷文化体验游和工业遗迹游等。”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陈兴义在考察中建议。

户外旅游近年来十分火爆,焦作户外联盟负责人张杰在考察中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天考察了龙翔街道众多古村落,发现这里海拨高,森林密度大,空气清新,万亩原始次生林区是城市近郊难得的天然氧吧,适宜开展自助探险、科学考察等专项旅游活动。新修的公路将几个有特色的村庄连成了一片,窄门正成为户外的热点。我计划与省内外的户外俱乐部联合推出中站户外线路,让更多的户外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

石灰炉刘家大院引起了专家的浓厚兴趣,大家现场祥细了解了有关情况。“石灰炉村刘家大院围墙高大,两排布局,北边全部是窑洞四合院,南侧是石头四合院。整个大院共80多间房,是明清时期的典型山区传统民居,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过去以一个家族为单位的封闭小社会单元。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刘家大院独具特色的建筑特点,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赵庄是地雷战的发生地,高窑河是白猿通背拳的发源地,有皇帝赠送的线柏,清代武举人故居建筑精美。古民居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南传统村落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为每个村庄找准点,挖掘文化基因,发展适合的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参与焦作市5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的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总设计师黄明亮说。

焦作市文物局专家赵德水对古民居保护谈了自己的看法:“清末民国初,匪患多,平原地区不安宁,许多人逃避到山区。石灰炉刘家大院有寨墙,防卫功能强,易守难攻。窄门、高窑河中的两座典型古民居都是皇帝拨款修建的,表明房屋的主人在当时立下赫赫功劳。有些古民居有破损,需要修复。修复时,一定要保护原样,注意采用原工艺,尽量采用原材料,修旧如旧,避免四不像。”

“应充分认识古村落的价值,古村落是传统文化的根,有许多好的乡土民俗、精湛的建筑工艺。遗憾的是许多村落目前空心化严重,需要利用起来,注入新鲜的血液,多搞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希望当地能够充分发挥乡贤和年轻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培育摄影、写生基地等。”焦作市住建局专家张纲宪认为。

“龙翔境内古树众多,千年榔榆树、800年的流苏树,几百年的线柏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保护上还需加大力度,我愿意提供技术支持。”河南省古树保护专家靳红军对古树保护情有独钟。

“考察的这些古村落十分有味道,很值得游玩,可惜目前知名度不高,需要在新年多策划一些活动,加强宣传,我们媒体将跟进采访。”焦作电视台台长助理表示。(摄影/王龙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