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昨天上午,市政府举办首届海峡两岸(扬州)乡村振兴论坛,邀请来自清华大学、台湾大学等专家学者作乡村振兴战略专题演讲报告。
农业生产型转向消费导向型
创新构筑农业产业链生态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的工作有许多,其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工业工程系博导刘大成教授在演讲报告中提出命题:用农业供应链创新构筑农业产业链生态圈,必须在指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将创新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作为首要项,鼓励各类农村组织合作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的现代农业;鼓励承包农户采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融入农业供应链体系。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距离消费端和资源端最近的市场更有潜力获得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源禀赋的汇集。刘大成指出,当下农村和农民还远不具备主动参与农业智慧供应链体系的能力,这就需要从消费端入手,由流通环节经营主体发起并连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等环节,形成农业供应链逆向拉动网络,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激励下,进一步吸引资本、信息、管理、技术和各类资源禀赋,拉动和引导农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优化,将农业生产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化,构建全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关系。
“森林疗育”探索实践乡村振兴
为市民增添更多生态福利
“现代社会发展快,文明病也日渐增多,治疗文明病除了传统医药外,还有其他辅助疗法,比如森林疗法、环境疗法、园艺疗法等一系列帮助缓释现代文明病的手段和方法。”昨天,在我市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扬州)乡村振兴论坛上,来自宝岛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副院长、台大林学系教授蔡明哲以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为例,提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推行“森林疗育”的理念。
“人类对于植物、水或天然景观组合会产生正向回馈反应。”有实验表明,在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进行2小时的“森林浴”,受试者的血压、脉搏会明显降低,多重焦虑紧张的心情也会有较大改善;而居住在森林环境中的人员,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值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均比非森林居住者低。蔡明哲结合实证分析认为,优质的森林景观环境有助于缓释人们的现代文明病。
扬州是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通过连续推行造林绿化和公园体系建设,城乡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在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完全有条件推行“森林疗育”,为市民增添更多生态福利。
扬州太多“文化图腾”待挖掘
注重乡村本土文化保护性开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实践中,特色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注重乡村本土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台湾知名学者庄锦华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概念在世界各地普遍得到认可,大学小镇如剑桥;产业小镇如硅谷、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底特律;农业、酒庄小镇如葡萄、薰衣草、草莓;园区小镇如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文化小镇如罗马尼亚吸血鬼、芬兰圣诞老人;地形特殊而成的小镇如日本青之岛、夏威夷火山口……
“2003年之前台湾没有客家桐花祭,我们让大家渐渐喜欢上具有素朴、坚强意味的桐花意念,走进客家桐花祭,并由‘桐花’衍生出来许多文创产品。现在,客家桐花祭已成为台湾最盛大美丽的花节,一朵桐花创造了上百亿财富,桐花成了台湾独居特色的‘文化图腾’和‘风土资本’。”庄锦华表示,扬州有太多的文化图腾和风土资本,扬州八怪、“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园林、扬州诗词……需要所有扬州人一起去挖掘。记者 向家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