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就暴跳如雷、动手打人,蒋介石为何管不住自己的手?

作者:金满楼

孔夫子曾说,君子有三戒:少时戒之在色,壮时戒之在斗,老时戒之在得。

作为近代重要人物,蒋介石除了“好色”这毛病外,他还有一个重大性格弱点就是易怒,暴脾气,动辄骂人甚至打人。

蒋介石喜欢骂人自不必说,其日记里到处都是,写了大量骂人的话。在私密的文字上尚且不加节制,现实中更是可想而知了。

以下聊举数例。如对孙中山的哲嗣孙科,蒋介石贬之为“阿斗”,并痛骂其“不仅卖党,而且卖国”;宋蔼龄的老公、其连襟孔祥熙,蒋骂他“无耻之尤”;

还有大舅子宋子文,蒋骂他嚣张跋扈,绝不可用;空军司令周至柔,蒋介石说枪毙他十次都不够;

就连宋美龄,蒋介石也照骂,其1972年病重时,蒋在其日记里连续数日都有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而据历史学者杨天石的研究,“女子”即宋美龄,“小人”系孔祥熙之子孔令侃

骂人还算好的,蒋介石火气上来,往往要直接动手动脚。

如其日记中的记载,1919年10月1日访问居正时,因与人力车夫发生争执,结果发生殴斗,不但没有打赢,反而吃了不小的亏。

而类似的事,发生还不止一次。如1917年在张静江门前,也曾与车夫殴斗,结果被辱受伤。

吃亏之余,蒋介石也只得在日记云:“与小人争闲气,竟至逞蛮角斗,自愚实不值得。余之忍耐性,绝无长进,奈何!”

和车夫斗殴之外,蒋介石还在日记中记述了其与发妻毛福梅对打的事。1921年4月3日,蒋介石日记记载说:

“经国母子不遵教回家,见其母之人影足音,刺激暴发,嫌恶之情不可制止。而又惜爱其子,不准教训,与我为难,痛恨之心,无以复加。逼我争斗,竟与我对打!

此恨终身不能忘却,决计离婚,以免痛苦。殴打之后,自伤元气,诚自寻苦痛,犯不着也。”

关于这事,后来蒋经国也在写给母亲的信中有所透露:

“你还记得吧?是谁殴打您?抓住您的头发,将您从二楼拖到楼下?那不是他蒋介石吗?您向谁跪下,请求不要把您赶出家门,那不是他,蒋介石吗?”

“是谁打我的祖母?蒋介石打的妈妈。是谁打我的祖母,使祖母因此致死,那不是他,蒋介石吗?这就是他的真面目。这就是他对父母和妻子的孝悌和礼义,就是所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据李敖有话说,1935年1月23日蒋经国在苏联就发表的这封公开信。蒋介石顶撞其母则有之,说连自己的妈也动手,似不可信。)

事后,蒋介石又十分后悔,其在日记中自责说:

“吾之罪戾上通于天矣!何以为子,何以为人!以后对母亲及家庭间,总须不出恶声。无论对内对外,愤慨无以之际,不伸手殴人,誓守之终身,以赎昨日余孽也。”

殴打车夫、殴打亲人毕竟还是罕见,蒋介石发怒时间更多的是殴打佣人,如其日记中的记载:

1925年2月21日:“自误饮水,迁怒下人,逞蛮殴打,尚有人道乎!记过一次。”

1925年10月5日:“昨夜十时到黄埔,阍者弛卧,鼾声达门外,久叫始应,又动手打人。记大过一次。”

1925年10月1日:“为佣人蠢笨,事事不如意,又起暴戾躁急,如此将奈之何!”“暴戾极矣,动手打人,记大过一次。”

1926年8月1日:“动手打人,蛮狠自逞,毫无耐力,甚至误殴幕友,暴行至此极矣!”

事实上,即便做到领袖位,蒋介石也管不住自己的手,抗战时期原兵役署署长陈泽润被他打了以后不久就波枪毙了,而陈布雷据说也是挨了耳光才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