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陈时中累了,赖清德该上场了

赖清德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说,新冠疫情升高,担任“指挥官”一年有余的台当局卫福部门负责人陈时中已出现疲态,防疫政策频频出包;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他在民进党内人望不足,遇到紧急而敏感的问题,决策就陷入瓶颈。无论是考虑到更有效的防疫需要、民进党当局重拾民众的信心,乃至于个人的政治前途,具公卫背景的台湾当局副领导人赖清德应该要上场了。

政治防疫 决策双标争议不断

去年1月23日“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二级开设,陈时中担任“指挥官”;随着国际疫情紧急,“指挥中心”提升为一级开设,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仍指派陈时中担任“指挥官”。

然而,在疫情升高、开放莱猪及健保调涨三大挑战的夹击下,陈时中已显得左支右绌,连他自己都说,被这三支箭射得有点痛。老实说,疫情、莱猪、健保,这三大政策都与人民的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每一个都轻忽不得,民进党当局全往一个人的身上压,对陈时中不公平,对全民也不公平,毕竟他再怎么有能耐,一天也只有24个小时,总是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例如,调涨健保费这个重大措施,关系到广大民众以及企业的权益,但蔡当局卫福部门完全没有给民间任何调整和适应的时间,陈时中在去年12月31日宣布,今年1月1日就实施,令人错愕不已。虽说这个粗糙的决策过程与蔡当局向来的施政风格有关,但健保调涨来得又快又急,恐怕多少也是因为陈时中身陷各种政策风暴中,实在是分身乏术,不得不快刀斩乱麻。

自从陈时中担任“防疫指挥官”以来,在台湾人民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堪称平稳度过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但在此期间,陈时中政治防疫、决策双标的争议不断,除伤害当局防疫的公信力,也让社会经常陷入没有必要的对立。

目前全球疫情仍居高不下,疫苗已不可或缺,但台湾何时可以施打疫苗,陈时中始终语焉不详。新冠疫苗采购案涉及庞大利益,外传因民进党相关人士从中角力,“疫情指挥中心”无法摆平各方利益,以致于台湾的采购过程波折不断,因而延误时程。 不论此传言是否属实,眼看各国各地已纷纷施打疫苗,陈时中至今仍然无法明确承诺台湾人民何时可以施打,这是事实,也可证明“指挥中心”的疫苗部署反应迟钝、决策缓慢。看来,“防疫指挥官”的重责大任确实必须要换人了。

其实民进党内就有一个比陈时中更适合担任“防疫指挥官”的绝佳人选,那就是赖清德。去年1月,大陆爆发疫情,当时赖清德以台湾当局副领导人当选人的身份公开表示,台湾应该义不容辞协助大陆解决严重的疫情,他并认为,两岸应该就防疫展开合作。赖清德的这番话,被认为是民进党政治人物中,少数温暖且符合人性的观点,却遭到1450网军的出征与批判。从此之后,赖清德即鲜少再对疫情发表看法。

敢挑战蔡英文 却怯懦指挥防疫

近日因台当局卫福部门主管的桃园医院发生院内群聚感染,使台湾民众对疫情产生恐慌,赖清德呼吁民众要做医护人员的后盾、全力支持桃园。作为一位公卫专家,又身居高位,赖清德可以做的事很多,绝不只是发出上述宛如纸上谈兵、人云亦云的空泛言论;他应该实际扛起防疫指挥的重责大任。

这一方面可以解陈时中力有未逮之围、更有效率地守护台湾民众的健康安全。毕竟赖清德在民进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比陈时中高太多,当台湾进入如疫苗等高端资源分配等课题的“防疫深水区”时,老实说,很多眉眉角角是陈时中应付不来也无法处理的;担任过民意代表、地方首长,如今又贵为台湾当局副领导人,赖清德熟悉民进党的政治生态,他调和鼎鼐的能力和功夫,自是陈时中所不能及。

另一方面,外传赖清德的心中仍有问鼎“大位”的鸿鹄之志,既然如此,他怎能一直蛰伏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这个深宫大院里毫无积极作为?他传说中的2024党内对手、桃园市长郑文灿,在这次部桃事件中勇于任事,表现得比陈时中更得人心。当郑文灿展现出一个领导人的格局与高度时,赖清德看在眼里,能不焦虑乎?

赖清德敢于在2019年宣布参与党内台湾当局领导人初选,挑战蔡英文,难道今年他竟怯懦地不敢指挥防疫?政治人物必须要懂得自己创造舞台,否则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与记忆,遑论更上一层楼。于公于私,担起“防疫指挥官”的责任,赖清德是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