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玥
受热带气旋“丹娜丝”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今天的香港火伞高张,空气污染指数高企,整个城市被笼罩在一团灰蒙蒙的烟霞中。从密密麻麻的高楼中望过去,维多利亚港面目模糊,空气中充满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气氛,压抑却又躁动。
“反修例”引发的社会不安已持续超过一个月。一个多月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街头不断挑衅和制造骚乱,令香港这座曾引以为傲的亚洲国际都会就像这天气一样,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7月1日暴徒们冲入立法会大肆破坏,并将矛头对准警方人员。在沙田发生的严重暴力冲突还酿成流血事件,多名警务人员受伤,其中一名警察在制服暴徒时遭到对方咬断手指。
冲突蔓延,至今未息。一系列暴力行为破坏社会治安、影响基层民生,并直接重挫零售业的经营环境。香港零售管理协会7月16日表示,即使7、8月为零售业的传统暑假旺季,但受冲击事件影响,不少商户被迫暂停营业,公司受压,店铺员工收入也有影响,全年零售业销售额可能出现双位数跌幅,这是20年来首次,上一次的双位数跌幅还是在1998年金融风暴期间出现的。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表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很多国际投资者已有顾虑、焦虑的情绪。
事实上,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专业及工商业支持服务业与旅游业并列为香港四大支柱行业,多年来是香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一些列暴力冲突事件对香港旅游业又会产生什么的影响,对此,直新闻记者秦玥专访了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香港中国旅行社董事长姚思荣。
(图注: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香港中国旅行社董事长姚思荣)
直新闻记者秦玥:香港立法会前段时间被暴徒冲击破坏,根据您的观察,损毁严重到什么程度?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7月1日冲击立法会造成的冲击非常大,如果大家有留意新闻,外围所有保安用途的玻璃和卷闸基本都被破坏了。立法会大堂有保安室和控制室,所有保安系统都被破坏了,控制室的设施也被破坏了。
我们觉得暴徒是有计划的,一般人可能就是撞烂这些设施、扯掉电线等,但这些人是知道立法会大楼内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仪器,而且拿着相关工具去损毁这些仪器。这些行为导致整个保安系统无法运作。再看一楼开会的会议厅,他们在庄严的会议厅内肆意涂抹,连传译室都没有放过。二楼的会议室相对的破坏情况没有这么严重,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开会使用的器材仪器。按照目前的情况,维修需要一段时间。
直新闻记者秦玥:您预判事件对立法会的议事运作造成多大的影响?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立法会本来七月有两次大会,还有不少的委员会要开会,当中最重要的是财委会。香港市民最关心的是财委会会议,财委会700多亿港元的拨款要通过,政府才可以使用。这些仪器设施被破坏、导致这些会议被迫取消,未来政府也没有办法使用这些费用,包括公务员加薪,包括公屋用地的相关拨款等民生项目都不可以进行。这方面我觉得很可惜。
直新闻记者秦玥:大家现在也关心10月份能够如常复会吗?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希望三个多月时间能够复修好外围的保安玻璃幕墙和卷闸。能不能修好,现在还很难说,当立法会恢复会议运作后,会不会再有暴徒乘机再找理由冲击立法会,也很难说。
如果没有一个屏障来保护的话,对开会的人士是没有保障的。在这个前提下,最基本的屏障要建立起来。另外和会议相关的设备要修复好,有的破坏得太严重的,要重新设置和调节。这些“看不见”的软件方面的配套,维修费用要另外计算,技术上也要能配合。如果这些设备和保障能够恢复,立法会10月中才有可能正常复会。
所以我们不光看立法会这些硬件设施被破坏,花了多少钱去维修,更重要的是很多会议开不了,法案通过不了,比如下一年的薪俸税免税额这个民生议题。大会开不了,就没办法讨论下一年度税项是否能获得减免。所以我们说的损失不光是表面维修费用的问题,重要的是对民生进展以及社会方面的损失。
(图注:正在维修的立法会大楼围着“雪糕筒”)
直新闻记者秦玥:作为香港传统经济支柱的旅游业,每年为香港GDP贡献良多,近期的事件对香港旅游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旅游业是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直接GDP贡献是5%,直接就业人数27万人,但这还没有计算连带效应。连带效应就是带动零售、饮食、交通等,这些都不直接属于旅游业范畴,但在这些行业的就有50万人。
所以如果旅游业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直接影响到香港的服务业和经济。以2015年和2016年来说,当年因为反水货客的问题,游客数量有所下跌,当时零售业连续20多个月是下跌的。香港失业率以往都比较低,但当时都上升0.1%,这个情况就可以看到,如果旅游业受到冲击,本身可能影响不大,但带出的影响可能非常广。
所以我们特区政府每年关于旅游业的拨款,每年都会有特别的支持,比如每年都增加了2亿多港元拨款给旅游发展局做关于香港的宣传。在提升业界高科技使用方面、培训方面都会有拨款,希望通过不同的支援,让从业人员的能力有所提升。所以这方面我们很关注,未来会不会有持续的冲突,从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直新闻记者秦玥:7、8月是旅游高峰,冲击事件发生后,有很多游客有来港的安全考量和顾虑。目前您掌握的旅游业数据是怎么样的?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如果看之前几个月的情况,首先是中美贸易战,对旅游业的影响在四月份就隐约出现了。因为4月是香港同内地会议展览最多的季节,对酒店业是伤害最明显的,入住率低很多,游客也少很多。到了5月情况又好一些。五一黄金周基本已经恢复,到了6月,6月12日后开始发生冲击暴力事件,对旅游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情况可能又没跌得这么厉害。
但是,1-5月整体数字大约升了15%,1-6月份升了13%,只看6月份只有8%,所以能够看到趋势,增幅是在放缓的.再看7月初这段时间,刚刚我了解的数字只有4%。一连串的冲击暴力事件出现后,目前来看入境人数还没有到一个负增长,但增幅明显慢慢放缓。
7、8月份会有担心和隐患。来源于暴力冲突何时可以结束。香港人喜欢表达意见,以前香港每年集会都过万次,示威游行过千次,以往在海外都知道香港是一个示威游行之都,有很多集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和平的、理性的,司空见惯的。
所以大家对香港的集会治安问题都很放心,不担心会出现问题。一直以来大家对香港的治安和这么多年来国际的声誉,也是有信心的。
直新闻记者秦玥:旅游业界有哪些措施可以打消游客的顾虑呢?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我们都不希望见到冲击的活动越来越激烈,这些不理性的破坏行动如果不断发生,海外传媒又片面报道,就会影响到香港的信誉。
在海外看到一些镜头,他们不清楚中环、筲其湾、金钟、尖沙咀在哪里,他们搞不清楚香港有多大,他们只知道香港发生了很多冲击行为,是不是有事发生了?所以我们看到这一两个月海外旅客人数很明显下跌。
至于应急措施方面,旅游业界已经作好多项应急安排,比如安排旅行团线路远离闹事区域等等。
对于内地游客来说,6月游客人数暂时没有下跌,7月有所微升,原因也得益于港珠澳大桥,以及广深港高铁。这两个基建其实对带动短线旅客,尤其是广东省的旅客都带来直接的帮助。由广州来香港只需要1个小时的高铁,从深圳来只需要十几分钟。港珠澳大桥去珠海也就是半个多小时,这些都很方便。有这两个基建支持,旅客增幅还是很明显的。
另外,现在中央希望发展大湾区,包括金融、旅游等方面。在旅游这一方面,港府、澳门政府和广东省都全力推进合作,比如在资源方面的互通,内地政策适用于香港居民,让香港居民回到内地旅游,同样内地居民也知道香港原来增加了许多新项目,大家都愿意来看一看。
直新闻记者秦玥:你个人怎么看待这一次的香港冲突事件?
香港立法会议员(旅游界)姚思荣:香港年轻人冲动,很容易受到外围多方环境的影响和利用,而年轻人不喜欢读报纸,互联网的作用不容小觑,像网上视频很明显都是经过有预谋的精心剪辑。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教育方面的缺失,也让部分年轻人迷茫而容易走偏。我认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叶荣。
【专访后记】
(图注:正在维修的立法会大楼)
走在金钟道上,曾经遭暴徒闯入大肆破坏的香港立法会大楼外,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维修中,大楼戒备森严,却也安静庄严。
就像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所谈到的,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自豪于这个城市的名片--自由、开放、宽容、和平、理智。
而暴力、镇压、拘捕都不属于香港。盼望香港在短期内走出当前困境,否则路将越走越窄。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