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如果有什么不清楚,或者专有性名词不理解的,可以去小编主页翻看其他台湾帮派的故事,捋捋就通透了。
今天为大家讲一下台北老牌的角头势力,龙山寺口。龙山寺口典型的本省挂角头团体,发迹于台北市万华区龙山寺一带。
龙山寺口跟很多传统的本省挂一样,属于一个无组织的形态。今天详细说一下什么是“无组织”。
比如说在龙山寺口有三伙混子,每一伙都有自己的老大,平时这三伙人可能都不认识,或者认识也只是点头只交,没准以前还发生过冲突。
但是在外边这三伙人都称自己的帮派叫龙山寺口,再简单点理解就是,都说自己是北京人,也不管是二环以内的还是18环给划进来的,反正在外边就说自己是北京人。
龙山寺口的角头早年因为大多都经营D场,所以当时被视为台北三大赌场而闻名台湾。
龙山寺口角头在早年期间,在台湾中帮派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历经社会变迁,再加上台湾当局各种专案的打压扫荡,同时又没有真正的领头人,所以导致龙山寺口角头一蹶不振,现在已经很少有帮派成员以龙山寺口自居了。
龙山寺口在地理位置上,也是艋舺一带,该地段龙山寺庙宇香火鼎盛,从而形成了大批的摊贩而成。有摊贩,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角头势力去做一些“管理费业务”的延伸。
而龙山寺口帮派角头势力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时期,可以说是台湾本省挂中比较早的一支帮派势力。
根据台湾警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大概在1920年-1930年期间龙山寺口就已有名为“十九路军”的帮派盘踞在当地。
同时在1940年末期的时候,亦有日军退役军人组成的帮派,“堀江部队”,活动在此处进行敲诈勒索。
1950-1960年代,龙山寺口沿街摊贩发展越来越多,也就是说人气越来越旺,而再次发展的势力也就跟着多了起来。
所以难免要衍生出一些特种服务行业,什么“抽啊”“娼啊”“赌啊”什么的,而为了争夺这些行业的“管理费”的收取资格,各个角头势力之间难免会爆发各种各样的暴力事件。
当时,龙山寺口林复雄的角头势力因为人强马壮,再加上占据了当时百分之七十的管理费收缴权益,所以在1969年时被称为公认的龙山寺口老大。
1970年时,林复雄所经营的D场规模极大,被称为台北三大D场而闻名全台湾。
林复雄为了争夺更大的D场地盘与管理费收缴利益,市场与当地的其他角头大动干戈。
其他角头势力经过几次对林复雄进行联合围剿,但是林复雄均是大难不死,并且越挫越勇,很快便名声大振。
发展至1980年,龙山寺口与“芳明馆”、“头北厝”、“华西街”齐名,被视为是艋舺四大角头分庭抗礼。
艋胛四大角头势力小编在芳明馆一文中也有过介绍,感兴趣可以去主页观看。
80年代中期,林复雄将D场的经营权交给了手下高春安,自己则退居幕后。高春安则是每个月给林复雄上百万的D场抽水。
同时林复雄为了抑制高春安一家独大,特意在D场内还安排了另一个小弟陈哲顺作为场内管事的主管。所谓“管事的”就是打手保安头子。
大家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高安春难免会心生不满,终于在1988年,高安春忍不了啦,雇佣杀手管钟演及另外是三人将陈哲顺砍至重伤。同时再以200万元代价及半年的分红为承诺,再次买通管钟演等人狙杀自己的老大林复雄。
1989年10月,林复雄独自行至家门口小巷中时,遭到埋伏于此的管钟演开枪射击,林复雄身中多枪,最后虽被送医抢救,但因失血过多,最后不治身亡。
此案当时震惊全岛社会以及“帮派圈”,但警方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不了了之。自此龙山寺口角头的权位完全落在了高春安手中,也被视为龙山寺口第二代BOSS。
高安春干掉了两个常年在自己头上的人后,将龙山寺口的D场规模进行大肆发展,使得在当时台湾名声更盛。
90年代中期,台湾警方针对龙山寺口的职业D赌场进行权力扫荡,龙山寺口的D场被迫迁移,但仍不断遭到警方清扫,导致昔日台北三大D场的“龙山寺口”一蹶不振。老大高安春也逐步淡出江湖。
高春安退隐之后,龙山寺口角头也因利益问题趋于四分五裂,势力状况大不如前,中生代角头“文霖”则自诩为龙山寺口的新任角头老大,持续以博彩为业,并同时介入“建筑师管理费项目”的犯罪活动。
2001年9月林复雄昔日手下,徐文正在台北植物园当街枪击高春安未遂,遭警方逮捕后供称因怀疑高春安昔日买凶杀害老大林复雄以及其胞弟等人。
因此愤而行凶欲枪杀高春安复仇,再次将龙山寺口的声名推至前台,引起当时的轩然大波。
2007年,因利益问题高春安被杀手管钟演所背叛,并供出当年的“杀人交易”的不法勾当,自此林复雄枪击命案真相大白,高春安与管钟演双双遭逮捕入狱。
2011年3月,龙山寺口杀手管钟演因背负7条人命,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
好了,关于龙山寺口的故事,小编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关注一波以防迷路,小编星空带你以不同的视角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