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古刹龙山寺,周边喧嚣景象不在已成废墟



信仰,像一股力量

传承着千年

翻开历史的篇章

总能寻觅到

那千年不变的文化



不知多久没来龙山寺了,似乎是前一年的事,然而这次来到龙山寺周边却变了样子,少了古街繁华景象,少了一些民房,寺前门口却多出一些废墟,这里似乎在改造,也不知会不会伤到龙山寺。




此次来到龙山寺,更是多了些许寂静,或是雨天,或是拆迁影响周边没有了商铺,没有了喧嚣,听着雨,感受寺院里那精美的构造,在看那三三两两而来的虔诚香客,虽有些冷清,但也更显得寺院的古韵之美。


然而龙山寺”是位于晋江市安海镇镇北龙山之麓,故名龙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系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142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殿。安海龙山寺是台湾四百多所龙山寺的祖庙。



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手胸前合十。佛身两侧雕塑1008只手,如两扇羽翼,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每只手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书卷,法器,雕工精美绝伦。佛像通身贴满纯金箔,金光灿灿,雍容华贵,为稀世珍品。寺中有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及清朝庄俊元,近代弘一法师等名人墨迹。


龙山寺还存有诸多名人墨宝、真迹:前殿大门联“为甚十二个时辰憎枷爱纽尘缘不断,果然五百双手眼溺拯扶危佛法无边”系清庄俊元真迹,殿北檐下巨匾“绍隆佛种”为弘一法师真迹;天坛上有赵朴初亲题的“龙山寺”匾;及宋朱熹真迹“普现殿”,宰相李文祯题、举人柯琮璜书写的“镇国佛”匾等等。

安海龙山寺中素称有三宝。那么到底是哪三绝呢,第一就是,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观音,相传取用原本庙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头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众多小佛首,迭作帽状;主手合十,两侧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团扇,姿态各异。如今千手千眼观音堪称珍稀国宝,举世无双。第二宝就是龙山寺殿前一对青草石柱相峙而立,雕刻巨龙绕柱,该寺历千余年,传布广远。


唐宋以来,龙山寺的香火便随着安平商贾的足迹传播海外。在东南亚、台湾等地尤其突出,仅台湾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龙山寺和台北艋龙山寺。


一座寺牵起闽台两岸情,在宝岛台湾,有400多座龙山寺,他们是由安海龙山寺分香过去的。“龙山寺促进了闽台之间的民间交流,对研究闽台文化也存在重要的价值。”


这个寺庙一直都寺院幽静,香火旺盛。



相同的信仰,相似的风俗人情,让闽台两地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