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把高速修到台湾,我们可是认真的

曾几何时,台湾海峡犹如余光中先生笔下的《乡愁》那般,分割开宝岛台湾和祖国,由于政治因素,看似浅浅的海峡其实是一条宽达200千米左右的“天堑”,阻拦着祖国统一的大计。但是在不远的未来,台湾海峡将不再阻隔我们,因为修到台湾的路网规划已经于最近再次被提出。

(分隔台湾岛和大陆的台湾海峡,中间的小群岛是澎湖列岛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台湾省台北市被纳入京津冀-粤港澳交通主轴的修建支路计划之中,即“阜阳经黄山、福州至台北”支线,至于规划期则为2021年至2035年,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将开工建造。“基建狂魔”将再一次出手,而这一次也将是所有基建计划之中,最具战略意义和最具时代价值的。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到正规化修建到台湾的公路)

抛开此次《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内容不谈,其实把路修过台湾海峡,直达台湾省的打算,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了。以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定的“五纵七横”为基础,2013年正式提出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就已经写明,开始规划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向线、18条东西横向线和若干条环线,其中七条首都放射线就包括“北京到台北”线,即大名鼎鼎的G3京台高速。可不要误会,这里的“台”可不是台州,而是台湾省的台北市,全程2030千米。

(红圈为即修建到台北的G3京台高速跨海段)

G3京台高速需要穿越台湾海峡,就必然要修一座桥穿过去,考虑到台湾海峡为国际重要航道,所以修建海上跨海大桥可能面临阻力,最佳解决方式是像日本修建跨越津轻海峡(公海)的青函隧道那样,修建一座桥隧道。凭借我们对台湾海峡海底相关地质、地貌的掌握,在技术层面上已不成问题,但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日本青函隧道全长53.85千米就成为了全球最长海底隧道,如此看来是否能修通连接台湾海峡两侧的隧道,将会成为“基建狂魔”未来的一大挑战,但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青函隧道的修建方式,值得我们参考)

设想中,一共有3条跨海通路,除了G3京台高速之外,还包括昆台高速铁路和国道G319线,拿后者举例,后者起点为台湾高雄,经由福建厦门,终点为四川成都,同样是一项大工程。

不仅是这种辐射、纵横线,台湾省本地还有我们规划的G99台湾环线高速,环线规划路径为台北-台中高雄-台东-花莲-台北。

(G99台湾环线高速方案)

由于台湾岛东侧为耸立高山,台湾省主体发展偏向西海岸,即面向大陆的台湾海峡一侧,所以至今台湾也没有建造出绕岛的完整环线,现存“国道”一号到“国道”十号,共9条线路,全长988.5米。不过目前仅8条线路投入使用,7号线高雄港东侧联外高速公路还在第二阶段环境评估,短期无法通车。看来修路什么的,还得让祖国来负责啊,否则靠台湾当局,再过30年,估计也拿不出绕岛环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