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生告诫:运动时有这些“反常”,是肌肉溶解了

爆裂的胸肌、八块腹肌,你想要吗?人鱼线、马甲线和麒麟臂,你羡慕吗?拜拜肉、小肚腩,你通通都想减掉吗?

最近这几年,无论是快走还是马拉松,动感单车还是深蹲,连去健身房“打卡”都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娘炮走开、硬汉当道”的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运动“打卡”的行列,微信里晒步数、照片中秀肌肉……攀比心态更是高涨。

为了短时间拥有傲人的身材,强壮的身躯,运动时大家总是鼓励自己坚持住,让肌肉产生“爆炸”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要挑战肌肉力量的极限,从而快速塑形,但你是否知道,这种不断挑战“底线”的行为,极有可能对你的肾造成隐患呢?

24岁的李岩(化名)一年前开始坚持健身,每天都准时到健身房进行跑步和杠铃,可前段时间因出海中断了三个月,回来后为了补上之前缺失的锻炼,一天6个小时“扎进”健身房猛烈运动。

可就在今天健身后,突然发现尿液呈现酱油色,同时开始出现全身酸痛,腰痛更是严重,来到医院一检查,肌酸激酶比普通人升高200多倍,肌红蛋白高得测不出,尿蛋白3+,意味着已经出现肾损伤,而这一切都是由横纹肌溶解症引起。

“横纹肌溶解”的“锅”,是运动锻炼惹的“祸”?

对于“横纹肌溶解”这个词大众一定不陌生,过去几年常与小龙虾“扯”在一起,因此,不少人认为“横纹肌溶解”是吃出来的病,但其实,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多达几百种,吃小龙虾仅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

天津市泰达医院肾内科主任李青教授介绍,过度运动,肌肉挤压伤在临床上占绝大多数,像媒体报道的“夜跑3小时、仰卧起坐300个导致肾衰竭”,地震挤压、殴打后肾衰竭死亡,就属于这种。

此外,因中暑,高热,烧伤,长期低温;药物、缺氧、缺血、大量饮酒、严重感染都有发生过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都是横纹肌溶解的征兆

李青介绍,横纹肌也叫骨骼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肌肉。横纹肌溶解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骨骼肌细胞广泛损伤破裂,细胞中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

肌溶解发生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肌肉痉挛和水肿,触摸肌肉有“注水感”。全身的表现有恶心、呕吐,酱油色尿甚至肉眼血尿等。

送到医院化验检查可见血中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肌酸激酶超过5倍就有诊断价值;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血磷等进行性升高。

肌肉溶解小心引起肾衰竭?

据统计,有10%-40%的严重严重横纹肌溶解症会出现急性肾衰竭,李青介绍,这是因为肌细胞受损后,细胞中大量的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流到肾脏,如同杂质堵塞“地漏”一样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甚至无尿。肌细胞内大量的钾离子也被释放入血引起高钾血症

同时,过度运动时人体血液重新分配,大量血液供应肌肉,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运动时伴随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减少,肾脏处于缺血状态,肾脏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诱发的急性心衰以及高钾血症是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的致死原因。


 一旦发生横纹肌溶解,要怎么办?

虽然“横纹肌溶解”听起来很可怕,但李青指出,一般情况下,因运动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经过大量补液、控制感染、碱化尿液等治疗后是可以痊愈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健身的意识是好现象,但切勿急于“成型”,盲目加大运动强度,或者盲目进行某个项目的训练,但对其运动规律不了解,不科学、不系统,所以运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健身不成反而损害健康。

李青建议,运动期间脱水是横纹肌溶解的诱因。所以,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补充水分,保持足够的尿量。

尽量避免在太阳直射下或者炎热潮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感冒以及服用感冒药后尽量不剧烈运动;饮酒后不剧烈运动。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马拉松或者长跑等剧烈运动后,最好做一个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