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的博士学位,是真是假,并无官方结论,原因大概这样

我首先纠正一下,针对北大教授陈春花“爱尔兰欧洲大学”博士学位事件,发布声明的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北京大学人事部”,这是为什么?

截图

我此前写的相关文章中表述为“北京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中发布声明”,这一表述实际上不准确,现予以纠正。

“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人事部”应该是两个概念,而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并非是“北京大学”的声明,而是其办事部门“人事部”的声明。

再读“北京大学人事部”的声明,我们可以看到,北大人事部的声明里只提到“我校对陈春花老师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这句话里的“我校”指的是“北京大学”。北大人事部只是北大组织架构中的事务性部门,其职能应该是做好人事事务工作,解决和处理与人事相关的问题。

至于北京大学怎么调查“陈春花老师的有关情况”,调查过程和内容是啥,调查结论是啥,应该由“北京大学”发布。

问题是,上述北京大学人事部发布的声明中,仅仅提到北京大学对陈春花的调查,并没有提到具体的调查结论。

既然北京大学至今没有公布对“陈春花老师有关情况”的调查结论,那么,陈春花博士学位是真是假,也就是悬念了。

另外,我在陈春花本人发布的《陈春花:一封公开信》里看到,陈春花这样表述:“北大希望我配合学校保持沉默至今。今天,我决定就近期热点问题作出如下说明”。

截图

在“有关博士学历的说明”部分,陈春花自述了她当年拜访苏老师(苏东水)的起因和结果。陈春花说,苏东水“推荐我就读爱尔兰欧洲大学DBA,并愿意成为我的论文导师”。

陈春讲述了她两年(1999-2001年)的学习情况,完成的论文,“复旦及上海高校的博导授课”的事情,陈述了“7名博导、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考核,获得博士学位”的情况。

她重点强调的内容是,“2003年2月,「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出台,执行时间同年9月,随后我才知道所获得博士学位未被认证”。

注意,在这段话里,陈春花说的是其获得的博士学位“未被认证”,并没有说她获得的博士学位是真是假。

在其“有关北大聘用过程的说明”部分,陈春花陈述,“在2003年学历学位认证相关规定出台后”,“涉及到可能影响组织对我的聘用评价时”,“2016年入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我都如实告知博士学位未被认证的情况”。

在这一部分的内容里,陈春花介绍了北大国发院严格遵照聘任程序”的具体情况,提到了“专门提出和讨论过我的博士学位问题”,但并未明确其博士学位是真是假。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开头,回答一个问题,为啥是北京大学人事部发声明,而非北京大学发声明。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陈春花的《陈春花:一封公开信》里。在这封公开信里,陈春花自述:“在北大人事系统中,我的学位认证材料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

综上所述,针对陈春花博士学位事件,北大让陈春花保持沉默,最终北大也没有公布调查结果,只是接受陈春花辞职申请,终止其聘用合同,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北大聘用陈春花与陈春花的“博士学位”无关,而是与陈春花的“硕士学位”有关,陈春花入职北大是北大邀请的结果。既然如此,北大也就无需调查陈春花博士学位的真假了。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去想一想。

最后需要说的是,北京大学发布“北京大学人事部”的声明时间是8月3日14点14分,而陈春花发布《陈春花:一封公开信》的时间是8月3日12点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