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讯诈骗为祸两岸四地须依靠国家打击犯罪

香港市民被诈骗集团以高薪厚禄,诱骗至柬埔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现代「卖猪仔」个案,愈揭愈多。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指,至今受害人增至37人,有23人仍受困于柬埔寨及缅甸。警方已拘捕5名涉嫌跨国求职诈骗案的本地居民,其中一人为17岁未成年人。

「卖猪仔」案是近年不断扩大的电讯骗案的组成部分,证实犯罪集团已从骗财,上升至贩卖人口,而且犯罪集团也已扩张至香港本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案件涉及跨国犯罪,两岸四地均有受害者,须依靠国家,携手共同扑灭相关罪行。

现代「卖猪仔」案的案情越揭越多,从现时已公开的资料看,骗徒主要的犯罪手法,是以不同借口,诱骗受害人到东南亚国家,进而没收受害者护照,并将他们非法禁锢,胁迫他们从事电讯诈骗勾当,更加设下指标,若不能达标,则会受到非人道虐待,或胁迫家人交赎金,少数人更被摘除器官,或被迫卖淫。

卓孝业指出,骗徒会向不同年龄人士「埋手」,因应个案「款式」作出美言,从而诱骗他们到东南亚国家,任职赌场、带货等,暂时接获求助个案年龄最大为50岁。
警方已迅速拘捕5名涉案的本地居民,年龄介乎17至51岁,属于同一个犯罪集团。并且不排除还会有更多人被捕。他们涉及在本地社交媒体发放虚假求职广告和帖文,诱骗市民上当,并为受害者提供电子机票等。

卓孝业

现代「卖猪仔」案是近年常见的各类电讯骗案的新的发展。这类骗案存在已久,不时有市民受骗上当,损失财物,部分个案涉及的金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这类罪案一直有受到警方和社会关注,但由于案件多数涉及境外犯罪集团,查案并不容易,警方只能从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提醒市民提防这类电讯诈骗。2015年8月21日起,为协助识破电讯骗案,本地各电讯营办商更被要求在流动电话的「来电显示」中加入「+」号,作为所有源自香港境外来电的字头,协助市民识别可疑的电话。

为加强打击诈骗案及提高市民防骗意识,警方于2017年7月20日正式成立「反诈骗协调中心」,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为市民提供即时咨询及为警队前线加强支援服务,并加强社会宣传。去年4月1日,更进一步推出「防骗一站通」网站,加强宣传防骗讯息。就近期揭发的「卖猪仔」案,亦于旺角闹市及机场加强相关的防骗宣传。

警方虽已大幅度提高对这类诈骗案的打击及强化社会防骗宣传,但是,电讯诈骗案并没有消失,市民每日仍会接收到不少带有「+」号的可疑来电,近半年来的「卖猪仔」案更揭发,电讯骗案犯罪集团的犯罪手法,已经由电讯骗财,发展到贩卖人口,犯下十分严重的罪行。而且,已经发现有本地居民参与到这类犯罪行动中,显示电讯诈骗的犯罪集团,已经扩展至本地,警方的打击犯罪行动,也须因应事情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

现代「卖猪仔」案,以及相关的电讯骗案,都涉及跨境、跨国的犯罪集团,从过去多年的实际情况看,只靠本地警方很难有效打击犯罪,只能从防范的层面,不断加强宣传。然而,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诈骗集团花招百出,不断变化,只做防骗工作,显然是未能为市民提供足够的保障,对付这类犯罪活动,仍须从源头打击犯罪集团。

两岸四地都有人受到电讯诈骗集团之害,有责任携手共同打击这类犯罪活动。而且,犯罪集团跨国作案,涉及东南亚多个国家,十分复杂,要彻底打击犯罪集团,有效解决问题,还须依靠国家的力量。中央政府已介入事件,港澳台三地只有积极配合中央的有关部门展开调查,才能妥善地营救出受害者,打击犯罪集团,尽最大能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