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多所高中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相中”

近日,我市多所中学传来喜讯:7所高中学校获得“清华大学2017年生源中学”荣誉;2所高中学校成为南开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学校39所,在校生9万人。2013年,赤峰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并实施了“高中带动战略”,集中精力办好三类高中:优质精品高中、特色发展高中、品牌职业高中。以“校长多能、课程多元、时空多用、教师多才,治理多维”的发展策略,坚持走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之路,营造“成果多样”的教育生态。为落实好“高中带动战略”,赤峰市教育局先从“招生改革”入手,确立了“县域为主、有限流动;自主选择,择优录取;公平公正,阳光招生”的原则,建立了全市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取、统一质量分析的“五统一”招生制度,遏制了跨旗县招生乱象,控制了大规模学校、大班额现象,实现了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特色课程”、“个性发展”,让二类高中走上了重生之路 。八里罕中学构建生态教育课程,形成多样化育人模式,效果显著。仅体育一项,2017年2人考入北京体育大学、3人考入沈阳体育大学,目前已有70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橄榄球在自治区锦标赛中5次夺冠。松山蒙中着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开设“网球普修和特长培养”、“蒙语会话”等课程。锦山蒙中成立了民族舞、健身操、轮滑、 电影协会等44个学生社团,构建了“红山文化”、“契丹文化”、“蒙元文化”、“贡桑诺尔布和崇正学堂”等研究性课程。

如今,赤峰市没有一尊独大的高中,县域高中基本均衡,12个旗县区每年都有名校录取考生。北部国贫县巴林左旗林东一中、南部国贫县喀喇沁旗的锦山中学,近两年每年都有7-10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2017年,清华、北大在赤峰录取新生53人,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4.1%。600分以上考生594人,占全区的24.97%。一本上线人数5989人,二本上线人数10297人。其中,53名清华、北大录取新生中有三分之一为寒门学子。8个国贫县中每个国贫县都有优质的普通高中,每年考入一本院校的优秀学子占全市三分之二。

红山晚报记者 | 张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