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交易日期:2017-10-10
上市首日开盘价:46.44
总股本:88,000,000股
开板价:98.73
最新市值:86.88 亿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领域大批量提供高复杂度、高精度、高强度、外观精美的定制化 MIM 核心零部件产品,产品涵盖了诸如手机卡托、摄像头装饰圈、按键、穿戴设备表壳、表扣、笔记本散热风扇、汽车零部件等多个细分门类。
经营规模: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属于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前端。2015 年公司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两大消费电子领域获得的销售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 86.48%。
行业竞争地位与主要竞争对手:
我国 MIM 行业起步晚,发展快,产品以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为主,部分企 业较早意识到 MIM 产品的广阔应用前景,纷纷参与到行业的竞争中来。按照业 务规模可将行业内企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
第一梯队的 MIM 企业收入规模为 20,000 万元以上,企业数量不超过 10 家, 根据其业务结构可进一步分为综合性企业和专注于 MIM 产品的企业,前者主要 包括富士康集团、台湾晟铭电子、中南集团等,其在我国内陆地区设立 MIM 生产基地;后者包括精研科技、上海富驰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专注于 MIM 产品的 生产制造。第一梯队的 MIM 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并拥有丰富的 MIM 产品规模化生产经验,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为国际品牌或国内知名品牌企业。
第二梯队的 MIM 企业收入规模在 5,000 万元以上 20,000 万元以下,企业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并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通常企业客户数量较少,主要为国内品牌企业配套 MIM 零部件产品,竞争实力明显弱于第一梯队企业。 第二梯队企业通常收入集中于少量客户,具有一定的经营风险。
第三梯队的 MIM 企业收入规模在 5,000 万元以下,企业通常整体技术研发能力较弱,仅通过设备的购置和人员的铺设进行中小批量的 MIM 产品生产。由于在喂料研发、生产自动化等技术方面较为不足,开发客户的能力薄弱,主要承接第一、二梯队的外发订单或部分小规模客户订单,因此在行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公司 MIM 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笔记本及平板电 脑等消费电子领域,竞争对手主要包括昶联金属材料应用制品(广州)有限公司、东莞成铭电子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富驰高科技有限公司、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等。上述各企业情况介绍如下:
公司名称 | 公司简介 |
昶联金属材料应用制品(广州)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 2004 年,是香港中南创发集团旗下公司,专业从事金属粉末注塑成形技术(MIM),例如传统金属加工、功能性表面处理(真空电镀)、电子产品、塑胶五金件等,供应制品主要用于汽车、通讯领域。 |
东莞成铭电子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 2010 年,是台湾晟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东莞设立的制造基地,主营业务涵盖了笔记本与手机类转轴、金属注射成形制品、纳米成形制品等,研发与制造技术较为成熟。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 1998 年,主要产品覆盖了先进能源材料(例如非晶、纳米晶、太阳能等)、粉末冶金制品、金属磁性材料、焊接材料、金刚石工具、高速工具钢等六个产业领域,在先进金属材料及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综合优势较为明显。 |
上海富驰高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技术专业、规模较大的金属注射成形产品制造商,主要产品覆盖了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IT、移动通讯、锁具等领域。 |
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富士康集团旗下公司,主要经营室内外 LED 灯、散热器、高分子材料、烧结成型等精密零组件产品。 |
最新财报
点评:
公司的采购商较为单一,公司生产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为喂料,由于采购喂料比自制喂料更加具 有经济性和稳定性,因而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使用的喂料主要向世界著名的喂料生产商德国巴斯夫公司采购。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及 2017 年 1-6 月公司向德国巴斯夫公司采购喂料占公司同期喂料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96.88%、 98.11%、97.22%及 9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