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10月26日,我国央行发布公告称,我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签署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次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人民币对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为三年,这是中日两国时隔五年后重启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也是之前的10倍之多。
而所谓的“中日货币互换”,牵扯到一个经济学知识——货币互换,也称“货币掉期”。中日货币互换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而货币不同(人民币和日元)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中日货币调换。
简单说“中日货币互换”目的是为了降低两国在国际市场融资成本以及降低汇率变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毕竟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货币主要为美元,两国货币互换就可以规避掉兑换成美元之后再交易的成本,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当然之所以两国能够货币互换,至于基于几个前提条件,其一两国货币汇率在相当长时间内货币汇率相对稳定,波动不大,这一点中日两国都具备这个条件;其二两国都有非常强的经济规模和货币抗风险能力,这一点更具备,中日两国经济规模位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两国都有超过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其中我国拥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日本拥有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中日货币互换的意义:让人民币和日元国际化都扩大一步,促进东亚经济互补贸易的发展,中日贸易中,两国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对于我们国家意义更大一些,说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日本)对于我们经济发展的承认,世界已经不能忽视人民币玩家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