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进入2023年以来,两岸关系似乎吹起了一股“暖风”,在国民党和工商团体相继登陆或表达访陆计划后,上海市政府一行六人也将于2月18日—20日赴台参加台湾灯会,并获得台湾陆委会同意。这是疫情暴发3年多来大陆官员首度赴台交流。但这些与岛内民众期待的“春暖花开”,显然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目前两岸没有展开对话的政治基础,大陆也不会和“台独”分裂势力交流。
为岛内民众办实事
2月17日,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一行结束在大陆的参访返回台湾。他日前表示,此次登陆的三个目的包括关怀在陆台商台生、向大陆反映台湾农渔民心声以及和新任涉台官员交流认识,“在过去几天都达成了”。
夏立言确实不虚此行。2021年3月以来,台湾输入大陆的农渔产品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和禁药等,为保障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安全,大陆暂停了台相关农渔产品输入。这段时间,台湾农渔民通过国民党、有关县市、团体等多种渠道表达心声,愿意改善产品质量,希望大陆尽快恢复输入。2月15日,国台办主任宋涛在北京会见台湾两岸农渔业交流发展投资协会理事长黄一成一行,他说,“在符合检验检疫标准的前提下,将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予以解决”。

农渔产品只是2023年以来大陆为台湾民众解决的实事中的一件。《旺报》2月15日列举道,金门县长陈福海1月29日到厦门和宋涛见面会谈后,宣布即日起金门高粱酒可以继续销售到大陆地区。大陆国台办同一天也表示,包括金门酒厂在内的63家台湾企业,大陆方面已给予注册或更新注册信息。与此同时,针对两岸目前只剩北京、上海、厦门、成都4个直航航点,大陆航空运输协会2月1日表示,已致函台湾方面提出恢复两岸航点建议。看台当局没有具体动作,国台办2月8日直接宣布希望恢复的16个航点名单。发言人朱凤莲说,大陆方面已做好相关准备,“没有任何限制和障碍。希望台湾方面顺应民意,采取务实举措,不要再以疫情为借口,用所谓评估考虑来搪塞阻碍两岸恢复直航”。《中国时报》认为,这应该是大陆恢复两岸旅游的起手式。
资料显示,疫情暴发前两岸客货运的航点多达71个,其中台湾10个、大陆61个。如今只剩下4个,过去两岸每周约890个航班,现在只剩200多个。大量台商聚集的长三角与珠三角没有足够的飞台管道,台商台眷返台不但不方便,且费用大涨,吃不消的人干脆放弃回乡,至今已有13万人因此被除籍。
台湾淡江大学学者张五岳认为,大陆目前“和统才是主旋律”。近来为“小三通”奔走两岸的“立委”陈玉珍表示,她感受到大陆想扩大交流,希望彼此多往来。《联合报》称,可以预见无论台湾2024年选情如何牵动岛内政局,大陆都将加大反“独”力度和促统促融,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鼓励台胞特别是台青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实现北京所追求的“和平统一”前景。
台当局所谓开放只做半套
民进党当局似乎出现希望缓和的迹象。台湾海基会2月2日举行台商春节联谊活动。蔡英文在致辞中称,推动疫后健康有序交流是巩固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重申台湾沟通大门“始终敞开”,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愿意和北京展开对话。台“交通部长”王国材称,预估今年会有100万陆客来台。
2月14日,海基会董事长李大维称,海基会肩负两岸工作重大使命,目前仍有不少民众在大陆经商工作,许多陆配、陆生也在台湾生活,随着疫情趋缓,两岸人民往来会更加频密,“本人期待海基会与对岸海协会的互动可以更加紧密”,两会能逐步展开互访。对于台商期待增加直飞航点,李大维承诺,“对于我们的台商、对于台湾人民有帮助的,一定会综合考虑”。
1月7日,厦门和金门“小三通”正式复航,但对象只限金马地区民众和金马地区的大陆配偶,不包括台商中转。根据统计,截至2月6日,两岸船舶共往返78班,载客5169人次,其中厦金航线共62航次、4736人次;福马航线共16航次、433人次。

相比台当局,岛内工商团体和民间的步伐显然大得多。“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2月15日透露,“三三会”已规划5月22日至26日前往南京、无锡、淮安、盐城及昆山,协助大陆台商解决投资经营遭遇的困难以及了解大陆经济政策。他说,2022年台湾对大陆出口1859亿美元,年减1.6%,占整体总出口比重为38.8%,比2021年下降3.5%。两岸经贸是带动台湾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民进党当局应以具体实际行动缓和两岸关系,包括重启两会联系机制、恢复所有的两岸直航航点等。
值得关注的是,民进党当局虽然嘴上说愿意交流,但仍是种种设限。像台“行政院”虽然核定“小三通”常态化推动,但对航班数量及开放对象仍有限制。2月7日,金厦“小三通”恢复常态化通航,出入境旅客仅有34人。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吴家莹痛批陆委会仍然只做半套,新方案和春节项目只有名称不一样,“根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好像碰到诈骗集团”。
大陆不会和“台独”交流
星云大师圆寂后,陆委会又以大陆吊唁团未循两岸业务联系机制申请为由,不准相关官员入境。台“退辅会主委”冯世宽直呼,“这是一个最好的交流机会,我们把它丧失了,非常可惜”。
2月14日,陆委会宣布自2月20日起开放港澳居民赴台自由行,但仍把陆客排除在外。联合新闻网直言,“现在这一丝好像有些暖意的春风,可能瞬间就会消失,再度吹起刺骨冷风”。
两岸交流无法深化的根本原因,现在就很清楚了,那就是民进党当局仍无法抛弃“抗中情结”,不接受“九二共识”。上海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包承柯称,大陆正在想办法让两岸关系从紧张状态逐渐降温,恢复两岸民间交流及正常合作,“门开得很大”,但目前仍侧重于民间交流及经贸往来。他强调,大陆不会和“台独”分裂势力开展交流,台湾当局若想恢复沟通机制,必须先确认两岸之间交流的特性是什么,民进党当局必须承认“九二共识”,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进行沟通,才能实现两会互访,展开实质性的交流,“这一根本问题不解决,两岸紧张态势就不会出现根本性逆转”。
《联合报》17日发表社论称,社会交流带来的善意与互利,正是两岸和平“惠而不费”的最佳投资。然而,这也正是蔡当局举棋不定的主因,因为这不利于其建设所谓的“刺猬岛”,也担心国民党收割政治红利。台湾《经济日报》17日的社论称,两岸关系恶化的一大症结在于民进党拒不承认作为两岸交流基础的“九二共识”,紧抱“抗中保台”神主牌且极度亲美。然而“九合一”惨败,证明“抗中”牌逐渐失效,国民党及工商团体不畏“抹红”,以具体行动推进交流,民进党当局也不得不表态愿意松绑一些交流与交通限制,但距离全面恢复与开放距离甚远。《旺报》说,两岸关系归根结底是人心的较量,何妨把沟通对话的大门打得更开,“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将独派和美国右翼毁灭两岸和平的企图化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