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8日,在山东青岛即墨区东部沿海的一座小镇上,都会举行一个祭海活动,每逢此时,会有几十张一字排开的供桌,摆满各种祭品,渔船也被修葺一新,旌旗招展、万头攒动,好不热闹。下图便是祭海节时龙王出场的场面。
这个祭海节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活动所在地名为田横镇,这个祭海活动也逐渐成为一个当地的民俗节日,被称之为 “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其意即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的一个历史人物——田横,而田横也正是本文所讲的田氏三兄弟中的一位。
初露锋芒
在秦末战争中,原来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无数的能人异士,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而对于齐国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他的主人虽然名字一直在换,却都有共同的姓氏——田,这个战国时期田氏齐国后裔的姓氏。田氏三兄弟自然也都是齐国王族的后裔,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亲兄弟,之所以放在一起说,主要因为三兄弟共同举起了起义的大旗,安定了齐国的局面,发出了关东六国王族后裔的最强音。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全国各地派人去“徇地”,也就是带着兵去宣传反秦思想,由于秦朝的统治过于残暴,所以响应者不计其数。经常可以看到带着几千兵去的起义军,瞬间发展到几万兵。而受命来齐国“徇地”的领头人名叫周巿[fú]。当时周巿已经基本平定了魏地,一路向东来到了狄县,但是却遭到了狄县县令的顽强抵抗,一时竟无法攻克。
而在狄县之中,恰恰有着齐国当年逃亡至此最为强大的田氏族人,其代表人物便是田氏三兄弟——田儋和他的堂兄弟田荣、田横。他们见此情景,便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于是田儋假借着要杀他的家奴,需要县令给予断案的机会,一举将狄县县令刺杀,随后将狄县各豪门望族的子弟都召集起来,树立统一思想:各地诸侯都已自立为王,而我们大齐国当年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我田儋也是田氏族人,当得起齐王。当时的天下,可以说是一呼百应,更何况是在齐国如此有号召力的田氏。
因此,田儋不仅带领着田荣、田横很容易地打跑了城外的周巿,也很快平定了齐地,成为了真正的齐王。
一波三折
为什么说田氏三兄弟非常特别呢?
因为当时揭竿而起的除了他们三兄弟以外,其他所谓的六国贵族后裔基本上是有名无权、或者是靠他人的力量扶持的,如被项梁推出来的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张良一直抬也没能抬起来的韩王成,张耳、陈馀扶持的赵王歇,当然,还有被田氏兄弟打跑回到魏地的周巿费尽了力气才从陈胜手中要回来的魏王咎。然而田氏三兄弟则从始至终一直保有着齐国的领导权。
魏王咎和周巿那边刚立国没多久,就迎来了秦朝大将章邯的军队。虽然秦朝在当时也只剩下章邯这一路“救火队长”了,但是这个“救火队长”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大的。魏王咎无力抵抗,被牢牢地围困在临济城,情急之下,向齐国发来了求救信号。虽然曾经和周巿兵戎相见,但是本着唇亡齿寒的态度,田儋亲自率军救魏。然而结果却是,田儋不但没能救了魏国,还把自己的命搭在了临济城下。
田荣见势不好,连忙率领着余军逃往东阿城。可是章邯却并不想放过田荣,一路追击,幸好项梁大军赶到,击退了章邯军。被解救的田荣原本应该跟随项梁一共追杀章邯,却听到了一个坏消息——齐国国内听说田儋身死,又重新立了一位齐王,这位齐王还是原来被秦始皇打败的齐王建的弟弟田假。
闻听此信,田荣不禁怒从心头起,当即决定回师齐国。
分封不公
新立的齐王田假也有一个田氏小分队,除了他自己新自做齐王外,还有相国田角,大将田间。只不过,他们并不能阻挡田荣回师的步伐,最后连老家也不要了,田假去投奔了楚国、田角和田间则留在了赵国。重新占领齐国的田荣重新立大哥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他自己担心相国,而弟弟田横则继续做他的大将。
那边独立与章邯作战的项梁眼见着章邯又增兵了,连忙派使者又向齐、赵两国发来了求援信号,但是气还没消的田荣却提出了一个要求,只要楚、赵两国把逃过去的田假、田角、田间这几个姓田的都杀了,田荣马上出兵。虽然同是齐国田氏后裔,但是在利益面前,还是丝毫不让步的。
结果,这时候与章邯作战连战连捷的项梁却并未答应田荣的要求。可历史有时候也喜欢开这种玩笑,项梁最终还是败在了章邯的手里,自己也被杀了,项羽却因田荣未出兵而将其怀恨在心。后来,巨鹿之战,项羽一举拿下章邯的军队,进而进军咸阳,随后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田荣毫不意外地被排除在外。
在项羽对齐国的分封中,追随项羽进军咸阳的齐将田都被封为齐王,齐王建的孙子田安被封为济北王,而田荣扶持的齐王田市则被大面积缩小地盘,仅仅做了一个胶东王。
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分封,田荣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前来分蛋糕的田都、田安都被田荣轻松击败。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田市却没有他父亲田儋的威风,竟然因为畏惧项羽而准备去胶东国“上任”。田荣大怒,随即把田市也杀了。
一统齐国之后,田荣自己坐上了齐王的位置,可是此举却也为他自己迎来了杀身之祸。
齐国之亡
田荣虽然又一次将齐国统一,但是却惹来了更大的敌人——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原本就因为项梁之死一直怀恨在心,这一次更是直接找到了攻杀田荣的机会。当即率大军攻打田荣,田荣兵败,败走平原,却被平原人杀害了,但是项羽对田荣的恨却无处释放,于是,项羽“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齐国转瞬成为人间地狱。
这时,田荣的弟弟田横站了出来,将齐国败逃的散兵游勇,汇聚到一起,可达数万人之多,便打算反击项羽。恰在此时,刘邦的汉军也已经杀到了彭城,于是项羽忙南下救彭城。田横得以有喘息之机,一步步地又将齐国土地纳入麾下,并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自己开始做国相。
此后,虽然楚汉战争打得热火朝天,齐国却并未参与其中,但求自保而已。可是逐渐在北方扩展地盘的韩信终于将目光转向了齐国,而在同一时间,刘邦手下的说客郦食其也向刘邦进谏以说降齐国。外有韩信大兵压境,内有郦食其晓以利害,田广、田横权衡利弊,决定倒向汉王刘邦。但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处于“饥渴”状态的韩信,却并不希望他投降郦食其,于是继续进军齐国,一举将齐国拿下,齐国就此灭亡。
而齐王的封号也到了韩信的手里。
海岛传声
齐国灭亡以后,田横先是投奔彭越,后害怕向汉的彭越会对自己动手,于是率领手下五百人逃亡至海岛之中。
刘邦称帝后,担心“齐人贤者多附焉”的田横未来对大汉朝不利,于是命人召田横前来相见。田横本不愿前往,但是恐刘邦“族夷”,无奈仅带两个随从便奔向洛阳去见刘邦了。
在距离洛阳仅三十里处,田横传话于刘邦道:“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形容尚未能败,犹可观也。”说罢,自刭于当场,其手下从其命献其头与刘邦。刘邦见其头也不禁感怀神伤,于是封田横两个随从为都尉,并“以王者礼葬田横”。
田横下葬已毕,两个被封为都尉的随从便在其墓前自刎而死。刘邦闻听,感慨“田横之客皆贤”,想要将海岛之中的五百人也召为己用。可当海岛五百壮士听闻田横身死的消息,亦没有表现出对俗世的眷恋,集体自杀而死。
太史公赞之曰:“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水言水语
在秦末的起义军中,齐国田氏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在其他五国贵族势力皆已凋敝得七零八落的时候,齐国的田氏却不断地有人站出来,从田儋、田荣、田横到田假、田角、田间,再到田都、田安等等,他们不断地内耗使得齐国一直处于一种欲强不强、说弱又不弱的程度。不过好的一点是,齐国政权的主动权在这一阶段一直掌握在齐国田氏王族后裔的手里,尤其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掌控在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手中。
他们受“古之齐国”的感昭,试图恢复曾经强大的齐国,但是与刘邦、项羽等人“心怀天下”相比,就有些思想局限性了。不过,他们及其手下,尤其是田横与其徒属之间的这种君臣大义,却充分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古风,虽不值得提倡,但却足以令人为之动容。
也正是田横的高节,才是至今“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依然存在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