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娄底旅游精彩内容,敬请关注订阅《娄底旅游官方》头条号和“娄底旅游官方”微信平台;公益发布旅游及美食资讯,欢迎投送原创旅游元素稿件;如有喜欢的内容,顺手收藏并分享给您的亲友】
去一个地方旅游,在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之余,“伴手礼”是不可或缺的,对很多人而言,这既是一份纪念,也是一份“我来过”的证明。如果旅行令你回忆满满,溢出了思绪,就将它们寄托在手边的几件小小物品上吧。无论留给自己,还是以物赠人,都是一份旅途的美好心意。小娄将通过系列文章深入挖掘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伴手礼”,它们是当地文化的浓缩,也是区域旅游的阐释者。
今天小娄就给大家带来了
【跟着特产去旅行】食品类
↓↓
酱老倌
“酱老倌”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时期。当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清半壁江山,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由此产生了后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湘军。咸丰二年开始,曾国藩率湘军精锐连年外出征战。长年的战乱,让湘军将士思乡之情日浓,于是一位随行的伙夫依据家乡口味做出一种酱,深受将士的欢迎,大家给伙夫取名“酱老倌”。后来曾国藩带着麦酱进奉慈禧,被题词赞美“咸鲜香辣一丝甜,红中渗紫亮透边”。
“酱老倌”酱品
“酱老倌”酱品分为两种:麦酱和辣酱。“日晒夜露”是“酱老倌”麦酱最鲜明的特征。盛夏时节,上百口酱缸在烈日下暴晒,要顶着烈日几次翻酱。晚上夜露时更要通宵值班,每隔一小时观察一下天色,如果天气稍有变化就要加上盖子,因为一旦有雨水进入酱缸,就会前功尽弃。这样严格地把握好酱品的温度、湿度等各方面,四十多天后,酱缸里的益生菌在高温烈日和凉爽夜风的交替作用下,使酱变得色泽油光,鲜香甜辣咸,五味俱全。
“酱老倌”晒酱场
“酱老倌”辣酱虽不需要像麦酱那样“日晒夜露”,但工序同样复杂细致,并且不能采用水制法,只能用油熬制。 先把上好的辣椒等材料切碎、加盐、封坛一段时间发酵好,然后就是一道最关键的工序: 大火熬酱。 先要把发酵好的辣椒中的水分彻底滤光,再采用一级物理压榨非转基因菜籽油,慢慢熬出残余的水分,最后浓缩成酱。 分装入瓶后,再一次高温消毒抽真空,使瓶内真空无菌。 至此,一瓶“酱老倌”辣酱才算完成。
现在,“酱老倌”酱料品牌已传至是第七代,酱老倌酵辣酱研发出来之后,备受欢迎,本地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口味,远近街访邻居都说酵辣酱口味比老干妈味道还好。 现在,“酱老倌”除了电话接受订单外,还通过网络接受订单,成为当仁不让的“网红” 。
推荐采购点
涟源杨市镇板桥村“酱老倌”食品加工厂
地址:涟源杨市镇板桥村
(本文综合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娄底旅游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