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岁男孩高空抛物砸死准新娘:他还是个孩子,就应该放过?

2022年11月03日06:09:38 热门 1776

前几天,有粉丝在父母在线留言说:“昨晚儿子闯祸了,一个恶作剧,差点要了奶奶的命!”

事情是这样的:

晚上,奶奶上床后,突然摸到被窝里有一坨软乎乎的东西,她心里一惊,掀开被子,顿时傻了眼,里面盘着的一条黑白花纹的蛇。老人本来心脏就不好,被这一吓,当场晕了过去,幸好家人及时发现,给她服了速效救心丸,才慢慢缓过来。

原来,那是一条外形和手感都很逼真的玩具蛇,是4岁的小孙子趁奶奶洗漱时偷偷把它藏在铺好的被窝里的。

他的本意并不是想伤害奶奶,只是出于好玩,想看到奶奶夸张的表情,没到事情的后果会这么严重。

孩子知道自己闯了祸,吓得吓得小脸煞白,抽抽啼啼地一个劲儿给奶奶赔不是:“奶奶对不起,我就是想跟你闹着玩,我错了,我错了......”

很多天性顽皮的孩子进入4、5岁以后,开始迈入所谓的“人嫌狗不待见”阶段,他们常常耍小聪明,做出一些不按逻辑出牌的事情,但有些甚至伤及性命。

因为好奇,几个小孩把火腿肠放进一个瓶子里,引逗流浪狗把头伸进去吃,狗狗把头伸进去了,却发现拔不出来了,使劲甩着脑袋想挣脱。

可这还不算,几个孩子这时拿着树枝追打着流浪狗,逼着狗狗一直跑,最后,狗狗因为极度缺氧,一个趔趄瘫倒在地,死在了惊恐之中。

8 岁男孩高空抛物砸死准新娘:他还是个孩子,就应该放过? - 天天要闻

你问那几个孩子会愧疚和自责吗?不存在的,他们欢呼雀跃,这件事情被他们当做一次探险,又新鲜有刺激,甚至还会跟别的小朋友炫耀:“看!我们杀死了一只流浪狗。”

因为好玩,长沙瑞华庭小区,三个小孩子乘电梯,一名5岁的小男孩,按下了18楼的按钮,到达9楼后,三个小孩都出了电梯。可是不久后,5岁的小男孩又将小女孩抱回了电梯。没想到,18楼的护栏恰好损坏,小女孩到达18楼后,下意识朝着光明走去,一脚踩空,不幸坠亡。

当时看到新闻,心特别痛!

这个才 5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恶作剧?如果顶楼有危险,为什么家长没有告诉这个5岁的孩子?孩子们出去玩耍,家长在哪里?

小女孩才 2 岁,她一个人被关在狭窄的电梯里,拼命地用手敲着电梯门,却无人理会,从9楼到18楼,可能一分钟都不到,但却是她最无助、最煎熬的时间。

这样的新闻,随手一搜,就是大把,特别让人揪心。

  • 2014年8月28日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动弹不得,经消防大队紧急出动后才将人安全救下。面对警方询问,小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用刀子把绳子割断了。”

  • 2014年6月8日,江阴市两名8岁男孩高空抛物砸死路过准新娘王芳。犯事后,两个孩子吓坏了,没敢乘电梯下楼,而是从楼顶走楼梯下来。走出楼梯时,还看到了躺在地上的王芳,他俩没敢把自己扔东西的事情告诉任何人,玩了一会后,各自回家。直到晚上11点左右,警察找上门来,家长才知道孩子闯祸了。

  • 2016年,北京地铁站,一个熊孩子要吃鸡排,险些把一个女孩推下地铁站。

  • 2017年7月10日,安徽怀宁县,14岁孩子因为被母亲没收手机,母亲前脚出门,他后脚就点燃了被子。造成整个房子被烧毁。

  • 还有前一段时间,被刷屏的一个帖子。一位知乎网友亲眼目睹了,自己怀孕四个多月的嫂子被,一个小学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斤的熊孩子推倒。事后被问及为什么会这么做时,熊孩子想都没想:“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她会不会流产!”

这些熊孩子已经不仅仅是淘气、调皮,而是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网上曾经有人总结中国的四大宽容:来都来了,人都死了,大过年的,还是孩子。这其中唯独“还是孩子”最让人无力。

遇上了,只能“自认倒霉”。

被割断安全绳,自认倒霉,最后父母赔了一根安全绳了事。

被砸死的新娘一家,自认倒霉,把两名孩子告上法庭求赔偿,均遭拒绝。

两岁的女儿无辜死亡,自认倒霉,追究再多孩子也没办法回来。

到底怎样的孩子会变成熊孩子?会无知到不清楚自己在杀人?

香港儿童情绪行为治疗师叶伟麟,在脸书的Parents Daily上,从脑部结构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决定孩子能不能体会别人的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大脑的前额叶皮质。

什么叫能体会别人的情绪?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这种能力被称为同理心,也叫做共情能力。

简单来说,孩子有没有共情能力,就要看前额叶皮质什么时候发育完善。

一般来说,前额叶皮质从孩子两三岁时开始发育,到6岁时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是说,一个7岁的孩子,已经基本具备简单的共情能力了。他明白打人会痛,用石头砸别人人会受伤。

如果,我们说四五岁的孩子“狗嫌人不待见”,是个熊孩子,那7岁以后,拥有共情能力的他,还依旧做尽熊事,这已经不是“熊孩子”能概括了,这是明目张胆的坏!

研究显示,3~6岁是孩子培养共情能力的最佳时间段。下面我们列出8个办法,爸爸妈妈可以慢慢引导和提升孩子的共情能力。

1、与你的孩子感同身受。

比如路过一只很凶的狗时,跟你的孩子说:“你害怕这只狗对吗?它其实是一只很温顺的狗虽然它叫的很大声,不过这确实让人害怕。它跑过去之前我会一直抱着你保护你。“

2、跟他谈论别人的感受。

比如你的孩子抢走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这时候告诉他:“你看晨晨好伤心啊,这是因为你拿走了她的玩具。你把玩具还给她,我们从这个盒子里选一个玩具玩吧。”

3、给他建议,告诉他怎么样去表达共情心。

晨晨受伤了,我们一起去给他拿些冰块吧!

4、给他读一些关于感受关于情绪的绘本。

5、做好榜样。

你在跟别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的尊重、友好和关心,你的孩子都会学习到的。

6、正视孩子的“负面情绪”。

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孩子在生气和伤心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帮助他,想让他远离这样的情绪。但是,这些情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是需要学会去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的。事实上,帮助孩子去定义和正视这些情绪,有助于他们解决问题。

比如孩子因为你关掉电视很生气,家长可以说:

我知道我把电视关了你很生气,你很想看动画片,你可以生气。你生完气以后可以来厨房找我,帮我一起做三明治。

7、告诉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总告诉他要说对不起,但是孩子通常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对不起,这样的做法不能帮助孩子培养共情能力。更好的做法应该让孩子去关注那个“受害者”的情绪,你看晨晨,她哭得很伤心,她一直坐在你推她的那个地方,我们去安慰下她吧。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把两件事联系起来,我说对不起是因为我推了她,让她伤心了。

8、耐心。

培养共情能力太需要时间了,事实上,大多数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永远是我和我自己。记住,学会共情这件事会贯穿你孩子的一生。

最后,我们想说,等再面对熊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也能有骨气提醒自己:他还是个孩子,请不要放过。

8 岁男孩高空抛物砸死准新娘:他还是个孩子,就应该放过?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