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绿色青浦」轻松关注~

摄影:马云蛟
在青浦金泽的元荡之滨
一片绿荫掩映碧波荡漾中
藏着一处
建筑界当仁不让的“网红”地标
上海大观园
这座仿古园林
由曾任上海园林设计院总建筑师的
梁友松于1984年主持设计
当时还荣获了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

(鲁班奖小金人本尊)
衔山抱水建来精

主持设计这座仿古园林的著名园林专家梁友松(1930-2018),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获得过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
上海大观园取材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梁友松和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没有把书中的园子完全照搬到现实,反而做了诸多创新。


从布局上看,大观园以大观楼为主体,由“省亲别墅”石牌坊、石灯笼、沁芳湖、体仁沐德、曲径通幽、宫门、“太虚幻境”浮雕照壁、木牌坊等形成全园中轴线。
西侧设置怡红院、拢翠庵、梨香院、石舫。东侧设置潇湘馆、蘅芜院、蓼风轩、稻香村等20多组建筑景点。

设计方案出来后,社会上既有赞美又有质疑。质疑来自一些市民和红学家:大观园哪来的湖?潇湘馆和怡红院隔得这么远?一个园子融合南北风格岂不是非驴非马?

梁友松曾在接受采访时耐心解答,言谈之间,既有对古建筑设计的深刻理解,又有对《红楼梦》的“活学活用”。
他认为《红楼梦》写的是人物故事,而不是画建筑设计图。“倘一个园林建筑缺少了水,那多煞风景?既是旅游胜处,它应该融汇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有了水,则有秀气、有灵气”。梁友松还分析道,如果大观园真的像有人说的只有沟渠,“那你还让不让元春省亲?她那皇家龙舟咋行?”
潇湘馆虽然离怡红院稍远一点,但中间有一片天然竹林,幽静的环境能让人们联想起林黛玉“风动竹影,疑是玉人来”的形象。

在当时,此番设计还有更深的考量。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全球一流城市。当巴黎人均绿化面积超过30平方米时,上海还只有0.046平方米。
在淀山湖新建一处风景区,设计一定规模的仿古园林建筑,既能让上海生态环境有所改观,也能为上海人创造一个幽静的文化娱乐环境。历经七年多建设,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在一片水稻田上悄然拔起,总面积9.33公顷。气魄之宏大,装饰之典雅,是建国以来新建古典园林之首。

至于被称为“非驴非马”的南北杂糅风格,梁友松列举了《红楼梦》中有不少景物,佐证大观园本就是融汇了南、北园林艺术精粹的“综合体”。日后,这种混搭风格成为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优势。
皇家苑囿的气派、江南园林的素雅,吸引了众多剧组前来取景,包括《红楼梦》《林则徐》《济公》《书剑恩仇录》《杜十娘》《杨乃武与小白菜》等著名影视剧。20世纪90年代初,大观园被影视界叫做上海最大“摄影棚”。



出行指南
青浦区金商公路701号
地铁17号线东方绿舟站换乘青商线或沪商线公交车。
☎:021-59262089
门票价格:成人票55元/人、老年票30元/人、学生票27元/人
注:老年票需持有60周岁以上凭证,学生票不包含研究生。
预约方式:通过“沪游码”进行在线预约。
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积淀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时代风貌。2021年2月-6月,“建筑可阅读”全民拍摄影大赛向全民征集上海优秀建筑的摄影作品,品味建筑不同特色,挖掘背后动人的故事,传递城市人文情怀。

(识别上图二维码即可参与)
资料:青浦旅游
责编:胡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