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第六版诊疗方案,增加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个药物,廉价“老药”磷酸氯喹为新冠肺炎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今天(2月24日)下午,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在广州连线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广东医疗队,就新冠肺炎危重病例进行远程会诊。据悉,两地远程会诊常态化运作,每周一下午举行。
今天,钟南山在广州连线驰援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广东医疗队。
此次会诊后,钟南山回答媒体提问时提到磷酸氯喹。他表示,对比阿比多尔、克力芝、氯喹,使用氯喹的新冠肺炎病人核酸检测结果平均转阴的时间要比另外两个药短;但现在没有严格对照,不能说这些药绝对有效。
针对有质疑氯喹用量的说法,钟南山回应,目前病人每天使用的剂量是很低的,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同时,他补充,但是对于一些有心律紊乱或心传导障碍的病人,要特别警惕。
用氯喹平均转阴时间相对较短
此前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已临床应用70多年的抗疟疾药物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具有明确疗效。
钟南山团队和武汉连线现场。
今天,有媒体提问称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如何,目前对危重症患者有何治疗建议,钟南山回应,有些病人病情在加重,面临着要抢救的状态,所以什么能用就用上。目前全国没有非常严格规范的观察对比,但总的来说,阿比多尔、克力芝和氯喹这几个药如果单独做比较的话,使用阿比多尔和克力芝的患者,大概平均转阴的时间是6到7天;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2天。同时,钟南山强调,现在没有办法做大比例的严格对照,所以还不能说这些药是绝对有效,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
有些人也对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提出质疑,称现在使用且有的患者用量太大,甚至有人指出该药到一定用量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对此,钟南山称,针对这个事情,他们这两天找了有关药理学家,还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得出结论是目前病人的氯喹用量还是很低的。
钟南山称,这说明现在的用量是很低的。某些文献讲的2-5克或3-5克会引起突然死亡,可能是一次口服量多。“我们的一次口服量没有这么多,是1天1克。我们请教了一些药理专家讨论,准备有一些适当的调整,调整观察天数。但是这个剂量应该说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同时,他补充,“(该药)对于有心律紊乱或心传导障碍的病人,要特别值得警惕。”
钟南山表示,总体上看磷酸氯喹是有些用处的。它既有理论基础,此外从2004年国外已经有细胞实验证实了它对冠状病毒的疗效。
建议进行抗体检测
今天下午,还有媒体指出,广州、中山等地近期出现隔离20天、30天后的阳性患者。
钟南山指出,这个阳性多数是指核酸片段系列阳性。出现这种阳性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检测敏感度有些不足。但是,一个病人如果得了这个病,改善之后体内是会出现抗体的,重新再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这两天就推出抗体检测方法,我们需要对患者做简单的抗体检测,早期要做的是lgM,出院的是IgG. 假如IgG出现四倍的增高,这个病人应该就不是感染”,钟南山回应。
采写:南都特派记者 马辉 谭庆驹 吴泽嘉 发自武汉
编辑:胡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