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译:骄横人得意忘形,劳苦人忧愁常心。
——出自《诗经·小雅·巷伯》
2、
死而不亡者寿。
译:人虽死而精神仍在,这才是真正的寿。
——出自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
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身处安乐的环境要考虑到危险,考虑到了就能有所防备,有了防备也就没有祸患了。
——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
4、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
译:不为世俗所牵累,不用外物来矫饰。
——出自战国时期庄周《庄子·天下》
5、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译:小的诱惑改变的是人一时的方向,大的诱惑改变的是人的本性。
——出自战国时期庄周《庄子·骈拇》
6、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译:人生就是座旅店,我也是匆匆过客。
——出自宋代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7、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8、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出自《论语·子罕篇》
9、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译: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出自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10、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译:天下人吵吵嚷嚷,嘈杂喧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来;天下人碰碰撞撞,拥挤奔忙,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往。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1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出自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2、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译: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出自唐代杜荀鹤《小松》
1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译: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出自先秦佚名《黍离》
14、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译: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文章。
——出自《红楼梦》
15、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译:早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成就,晚通达的人不一定不显达。不可以因为年纪小而懈怠轻慢,不可以因为年纪大而自暴自弃。
16、
呼蛇容易遣蛇难!
译:比喻找麻烦简单,解决麻烦难。
17、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
译:跟交情浅的朋友说过多的隐私的事情,是愚蠢的;生活贫困的人一直希望得到富贵者的施舍,是糊涂的;没有取得他人的信任就进献忠言,(在别人看来)这是批评。
18、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译:不因为干燥或潮湿就改变轻重,不因为困顿或显达就改变自己的节操。
19、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译:舍近谋远的,往往劳而无功;舍远谋近的,往往安逸而有终局。
20、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译: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同时把两件事情都做得特别好,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
21、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译: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22、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译:把池水抽干去捕鱼,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把森林烧光了去狩猎,哪能打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指:做事不可只图眼前利益, 应有长远打算。
23、
愚之患,在必自用。
译:愚蠢的弊病,在于师心自用。
24、
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
译:糟蹋美好的人,从古至今都没少过,可是珍惜美好的人,又有几个呢?
25、
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译:贪求物欲之心犹如深沟长溪,永远难以满足;而财物再多也易挥霍一空,就像底子漏了的酒器,盛得多漏得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