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居功至伟的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宰执天下。苛法暴政更甚于昔,天下黔首三缄其口、道路以目。但赵高并未就此满足,自从在“沙丘事变”中发现二世胡亥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控制,丞相李斯也出乎意料的贪恋权势后,制霸天下的野心就像熊熊烈火日夜煎熬着赵高,敦促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大家都是嬴氏而赵姓,凭什么我赵高就不能临朝继位,成为万世一统的皇帝呢?
许是天意要灭亡嬴秦氏,正在赵高百般思量如何劝解二世剪除群臣贵戚的时候,二世胡亥竟主动送上门来:“以我年幼,初继位,诸王大臣皆有所不服,况且官吏权重,轻剽强悍,各有归属,如此,诸公子必与我正衡,我当如何是好?”正中下怀的赵高不禁暗自得意,却又故作沉重的说道:“皇帝所虑,正是我想说而不敢说的,首先,诸位大臣都是先帝时期的勋贵,大都桀骜自负,名重天下。如今我承蒙皇帝恩遇,宠命优渥,执政中枢,管理朝政,以致朝廷百官心怀怨望,貌似恭敬而其实不服。而微臣乃陛下所拣拔,藐视于我,即目中没有陛下。形势如此,一旦长久,势必天下板荡,皇帝亦不能安然享受了。”
闻言惶急的二世胡亥乃倾身往前,沉声问“为今之计,又当如何?”眼见胡亥入彀,赵高更是得意,洒然说道:“此事不难,只需如此即可,其一:皇帝只需拷掠诸郡县守尉,对他们施行严峻的法律和残酷的刑罚,有罪者罚之,最大者族之。如此则足以威震天下,使诸臣黔首怀德畏威,对皇帝不敢有所轻忽。其二:皇帝所以尊天下者,以其能够富贵人、贫贱人也,今皇帝以雷霆奋激之势而行之,则何忧天下不安集而颂圣明耶?其三:诸公子皆以长于皇帝而不得立,心怀怨尤,有所非分,皇帝何不迁之、囚之、诛之。一旦兄弟孑然,则天下谁与皇帝争?”闻言大喜的秦二世于是全部铲除先帝旧臣,兄弟姐妹二十余人也被尽数分裂肢体而死。其他牵连受累,破家亡身者更是不计其数。一时间咸阳城内人心震恐,惶惶不可终日。
奸谋既已得逞的赵高又觉得丞相李斯颇为碍事,于是劝秦二世道“皇帝青春正盛,不能示短于群臣,不然将示天下以弱。不如身居宫禁,不见群臣,独与臣高计较,纵有过误,皆臣任之,天下但知皇帝英明也。”深感赵高耿耿忠心的二世胡亥不禁喜上眉梢,慨然应允,而后深潜后宫,日与女子宫嫔调笑游戏,朝廷大政一委赵高取决。
尔后,赵高又辗转来到丞相李斯府邸,以“皇帝年轻少艾,贪恋女色而不理朝政,当此天下板荡,山东危急之际,万分火急而无人取决。高一介阉宦之人微言轻,难以倾动九重,丞相身兼天下,不应坐视不理。”李斯闻言而心动,慨然许诺。于是,赵高每逢二世晏乐之时即通报李斯求见。以致玩兴正嗨的二世十分恼怒,下召严厉申斥李斯,惶恐不安的李斯又拜表阿谀。战战兢兢的恐惧不已。
估摸着火候已然差不多的时候,赵高又神色凝重的拜见二世,以“丞相心怀怨恨,其子李由与天下叛贼表里勾结,将对大秦社稷不利”相告。对赵高言听计从的二世于是将李斯下狱,在赵高严刑拷掠之下,李斯被屈打成招,当年即被处死。念赵高的忠贞明察,二世皇帝擢其为丞相兼中书令。至此,大秦天下正式进入赵高时代。
秦二世三年,山东之乱遍天下,赵高恐惧而故意隐瞒实情,不使二世胡亥知道,同年,章邯战败巨鹿,于项羽相持不下。赵高托二世之命而严责章邯等战斗不利,将以秦法从事,章邯等恐惧殊甚,乃派长史司马欣入朝奏事,希望能够陈述事实而请宽赦。而已经打定主意要让章邯等人背锅的赵高刻意闭门谢客,拒不召见。司马欣忧惧,连夜逃回军营禀明章邯“赵高执政天下,用事其中,今日战败是死,战胜而有功也是死,不如早做决断,自谋出路”于是,章邯等向项羽请降。二十万秦军自此归属项羽,秦帝国最后的生力军覆没,天下浩荡,空空如也,坐以待毙。
八月,已经假借叛军之手,剪除章邯等军事将领的赵高,在经过周密筹划之后,终于等不及了。为保行事的万无一失,他命人献鹿于二世,却诡辩称献马。秦二世笑道:“丞相恐怕弄错了吧,这明明是马,怎么回事鹿呢?”然后又询问左右,左右亲随有的沉默不言,有的则阿谀赵高,称其为马,至于那些耿介狷直说是鹿的人,后来都被赵高暗中铲除,至此,朝廷百官对赵高恐惧殊甚。天下之大,赵高为尊。
同年,义军沛公命人言于赵高,许以重利,赵高担心二世发觉,于是和弟弟赵成、女婿阎乐私下阴谋,诛杀二世而更立子婴。当时,秦二世正在望夷宫斋戒祷告,赵成、阎乐趁势掩杀诛除二世。而后赵高汇集群臣,商议社稷归属,原想着取秦而代之赵高,一方面因为担心群臣反对,另一方面诸侯盟军大起,秦国难以持久,为了保身全族,所以甘心退让,奉子婴为嗣。
话说秦王子婴素知赵高奸诈,唯恐被他所害,于是和儿子及诸亲信谋划,假称德浅位卑,不足以践临王位,执政天下,于是杜门不出,待赵高来请而趁势杀之。赵高不知是计,还道是子婴恐惧自己,志得意满之下便轻装简从去请子婴。以“江山社稷,奈何轻弃”的大义相责。子婴佯装羞愧,趁势摔杯为号击杀赵高。随之继位秦王,尽诛夷赵高三族。天下百姓纷纷称庆,洋洋喜气,完全没有兵临城下的紧迫感。
至此,一代枭雄烟消云散,观其一生行事,或潜心砥砺,奋斗不息;或阴险狡诈,戕害忠良;或大权独掌,擅行威福。欺天骗地,卖弄权谋,肆行不轨,弑君谋位。历代大奸大恶的阉人宦官,无有过赵高者。秦皇有知,不知将做何感想?
(赵高)曰:“宗庙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