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 台媒援引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称,估计中国大陆未来20年将斥资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研发军用和民用航空引擎,目前并已聘请外国工程师和退役空军人士协助。
据台湾“中央社”网站4月5日报道,这篇报道提到,这代表大陆已将航空引擎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方向,且终将造出国产的航空引擎,藉以自制包括轰炸机在内的军用飞机。
报道称,美国军方将研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B-21,主要作战目标包含大陆,且用来渗透大陆防空体系,精确打击重要目标。然而,外界对大陆是否也要研发新型战略轰炸机以对抗美国,也开始产生关注。
大陆至今尚未研发新型轰炸机,而仍使用前苏联TU-16轰炸机仿制升级而来的轰6K轰炸机。先前虽有传言,指大陆曾试图从俄罗斯引进TU-22M“逆火式”轰炸机的生产线,但最后没有成功。
报道分析,大陆的新型轰炸机可能会是远程隐型轰炸机,或类似俄罗斯TU-160那种可搭载域外远程巡航导弹的轰炸机。但为何大陆到现在都未研发新型远程轰炸机,问题不在资金,而是引擎、材质及制造工艺。一旦克服,大陆制造新型战略轰炸机将水到渠成。
届时,大陆的新轰炸机将弥补现有轰6K缺乏突防能力、作战半径较短及弹载量不足的缺点,打击范围将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
这篇报道提到,大陆多年来始终未能研发能大量生产的、且可靠的航空引擎。大陆也承认,大陆的航空引擎技术还不够好,大陆军事技术和军事先进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资料图片:中国空军轰-6k轰炸机。
【延伸阅读】美媒关注中俄重型直升机合作:引擎问题尚待解决
参考消息网3月12日报道 美媒称,俄罗斯与中国共同开发重型直升机被认为是双方关系中的大型战略合作项目。但至关重要的飞机引擎至今没有着落。俄罗斯高级官员的说法相互矛盾。由于俄罗斯严重依赖乌克兰引擎供应,没有乌克兰帮助,中国与俄罗斯是否能顺利开发出重型直升机还不得而知。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3月11日报道,俄罗斯技术集团总裁切梅佐夫最近表示,俄罗斯与中国计划开发的重型直升机所使用的引擎最早要2到3年之后才能研制出来。他说,垄断发动机行业的俄罗斯联合发动机集团正开发相关引擎,其中的一些成果已在去年的莫斯科国际航展上展出。他表示,开发直升机引擎不是一个很快的过程。
报道称,最近几年俄罗斯对军工企业重组。俄罗斯技术集团成为关键国有军工财团。其旗下企业包括了垄断直升机行业的俄罗斯直升机集团,联合发动机集团,垄断火炮和弹药行业的技术机械集团等。
报道称,这是俄罗斯高级官员有关同中国的重型直升机项目的最新一次表态。不过,俄罗斯官员的说法彼此矛盾。
具体参与和负责与中国重型直升机合作项目的俄罗斯直升机集团总裁米赫耶夫曾表示,将使用乌克兰引擎。不过稍后负责国防工业的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说,不会使用第三国引擎,因为俄罗斯能开发相应引擎,只是需要多花费5年时间,引擎的研制通常要比开发直升机和飞机的时间更长。
分析人士皮亚图什金说,重型直升机项目是中国出钱,中国的立场自然很关键。但还不清楚,中国愿意使用乌克兰还是俄罗斯的引擎,也可能考虑联合研制引擎。
分析人士说,俄罗斯米-26重型直升机引擎由乌克兰生产。两家俄罗斯骨干航空发动机企业目前都生产直升机引擎,但基本是仿制乌克兰产品。俄罗斯要想满足本国需求,还需要对直升机引擎领域大笔投资,而且研制和生产过程都很漫长。
报道称,俄罗斯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型号直升机的多数引擎,以及一些海军主要水面战舰的引擎都来自乌克兰。在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供应包括引擎在内的各种军用配件后,随着俄罗斯军工企业仓库中来自乌克兰的配件库存逐渐用光,引擎问题正成为阻碍俄罗斯军工和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报道称,俄罗斯的米-26重型直升机曾在四川地震救灾中大显身手,给中国留下深刻印象。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被看成俄中关系中的大型战略合作项目。
双方一个多星期前刚刚结束了该合作项目的最新一轮谈判。中国有关官员表示,两国对核心技术问题达成一致,对推动项目进展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尚不清楚,不使用乌克兰引擎,不靠乌克兰帮助,俄中两国是否能顺利实施重型直升机合作项目。
报道称,一些中方人士私下抱怨,与俄罗斯打交道办事,以及各种合作都很难,许多项目进展缓慢。从石油到天然气再到军事技术合作都是如此。
中俄两国也有合作项目失败的先例。两国多年前,中国签订合同从俄罗斯购买大批伊尔-76运输机和加油机。俄罗斯虽然答应供货并与中国签约,但由于没有能力生产而无法履行合同。
资料图片:尺寸巨大的米-26直升机飞越观众群。
(2016-03-12 00:11:01)
【延伸阅读】境外媒体:中国军事现代化存短板 战机引擎需进口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外媒报道称,如果说一条锁链的强度取决于它最脆弱的那一环,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台战争机器仍有很多的薄弱环节。事实上,某些弱点是广为人知的。
据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月23日发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理查德·比青格的题为《中国不太棒的武器》的报道称,在过去15到20年,中国一直在对其军事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升级。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016年的战斗力要比1996年时强很多。由于数十年来齐心协力地努力和迅速增长的国防预算的支持,中国已经打造出一支新的军事力量,在各个作战空间的力量投放能力日益增强,尤其是在海上、外太空以及网络作战领域。
报道称,但这并没有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变得不可战胜,也不意味着它已经成为一支21世纪的军事力量。如果说一条锁链的强度取决于它最脆弱的那一环,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台战争机器仍有很多薄弱环节。事实上,某些弱点是广为人知的。数十年来,中国一直在为能够研发出一台能与西方或俄罗斯相媲美的航空喷气发动机而努力。中国最好的发动机——涡扇-10发动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研发中,但仍有缺陷。据报道,该发动机的动力不足,而且据说只能使用30小时就要更换。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大多数现代军机都在使用外国发动机,大部分是俄罗斯或乌克兰的。
难以破解的发动机难题
报道称,中国喷气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导致中国在其他武器开发领域遭遇挫折。中国的歼-20和歼-31战斗机——被称为第5代战机,与美国的F-22和F-35隐身战机处于同等水平——就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发动机而导致它们不能拥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这反过来又影响到该战机的隐身性能,而这一性能本是这代战机主要的优势之一。
报道称,实际上,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对歼-20和歼-31战斗机在真正意义上能否被视为是“第5代战机”表示异议。著名的航空专家理查德·阿布拉菲亚曾列出了第5代战机的10大关键特征,而他的结论是,歼-20战机可能只具备2条。而据称,中国空军迄今为止似乎对采购歼-31战斗机(2014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歼-31战机模型上标有FC-31的编号,表示该型机主要针对出口——本网注)还缺乏热情。
“航母杀手”还是“搅局者”
报道称,即使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宣传的新型武器系统——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也就是所谓的“航母杀手”,外界仍存有质疑。毫无疑问,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是一种独特的武器,是其他军队所没有的。
报道称,即使是这样,东风-21D可能也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伟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武器。(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亨利·卡齐亚尼斯将其称之为“大型搅局者”,也许更准确些。)东风-21D需要尖端的侦察手段及指挥基础设施来支持它,而且很可能只能在发动饱和攻击的情况下发射。此外,该系统从未经过实际操作测试,它很可能易受反制手段的影响,比如干扰措施。
所有的这些并不是说今天的解放军仍是一只“纸老虎”。中国肯定是在加强其军事力量,而且还想继续加强。
“中国威胁论”言过其实
报道称,同样重要的是,在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时需保持洞察力,避免“跟风”。跟风在任何领域都存在,即使是在本应以事实说话的中国军力评估的问题上。在过去25年里,西方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力的评估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枪都打不准的一帮人”转到21世纪头10年中期的“中国威胁论”的严肃口吻。
报道称,中国在西太平洋其实还并未获得任何种类的真正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南中国海也还没有变成“中国的内湖”。该地区其他国家一直在发展它们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也一直在努力制衡中国日益上升的军事实力。
资料图片:中国歼-31隐身战斗机原型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02-25 09:38:02)
【延伸阅读】飞行途中引擎关闭 载140人美联航客机紧急降落
中新网11月26日电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5日早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机紧急降落在佛罗里达州坦帕机场,所幸机上乘客无人受伤。
坦帕消防部门发言人表示,这架编号为782的航班载有140名乘客,原计划从坦帕飞往费城。但在起飞后没多久,便在当地时间早6点52分紧急折返,降落在坦帕机场。
发言人称,机上乘客下飞机后转搭另外一架航班飞往费城,事件中无人受伤。
坦帕机场有关发言人表示,这架飞机在飞行途中出现了技术问题,一个引擎不得不关闭。该机场的其他航班未受此事影响。
(2015-11-26 11:37:01)
【延伸阅读】以客机自动报警引擎起火 迫降美机场虚惊一场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5日,以色列航空公司(El Al Israel Airlines)一架从特拉维夫前往洛杉矶的客机突然发出引擎起火的自动警报,随后,驾驶员将客机紧急降落在蒙大纳州一处机场,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报道称,美国客机消防官员格兰西表示,载有279名乘客和20名机组人员的那架波音777客机当地时间15日早晨6点降落在比灵斯罗根国际机场。
格兰西说,驾驶舱中显示右引擎起火的警报灯在客机进入美国领空后突然亮起,驾驶员立即准备降落。客机着陆之后,消防和交通官员赶到现场检查,但没有发现烟雾或起火迹象。
据悉,这次事件中无人受伤。乘客进入机场一个航站楼,并搭乘从纽瓦克机场起飞的一架替代客机前往洛杉矶。
格兰西说,从特拉维夫起飞的那架以色列航空公司客机将留在比灵斯接受进一步检查和维修。
(2015-11-16 09:19:01)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或用俄引擎升级洲际导弹 美应采取行动
参考消息网10月31日报道 外媒称,今年8月,中国悄然试射了一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并上面安装了两枚“模拟”弹头。自2012年以来,这种名为“东风-41”的导弹(北约代号:CSS-X-10)已进行数次试射。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0月21日报道称,因为中国在一枚火箭上发射多弹头的实力是至关重要的一大科技进步。尤其危险的是,中国多弹头导弹数量的激增可能使美国迅速退回到过去。
报道提出疑问:假如中国继续完善这种发射能力,并加快洲际弹道导弹试验,情况将会怎样?假如中国决定使用俄罗斯的火箭引擎,升级或提高其发射能力,情况会怎样?假如俄罗斯火箭引擎可使中国提高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能力,并因此获得占领太空“高地”所不可或缺的“突破”或“飞跃”,情况又会如何?
报道认为,其结果有可能破坏目前的军事和政治稳定,甚至令目前有关中国反介入及区域阻截能力的时髦话题都看起来像旧闻。
然而,事态可能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报道称,如果美国国会不采取行动,迅速阻止中国获得俄制引擎(直到对俄启动制裁前,美国还正准备购买此类设备),美国或许将再次看到这些俄制发动机,但情况却与此前截然不同。因为它们为另一个有碍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国家提供了强劲的弹道导弹系统。造成悲剧的不是作出决定,而是不作决定,这句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报道称,那么,如何从全局看待这一问题?简而言之,中国不仅已试验新型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而且还确实开始与俄罗斯商谈采购重型火箭引擎的事宜。一个月前,这一消息就已被热议。显而易见,最引人注目且最具实力的俄罗斯重型火箭引擎是RD-180火箭引擎。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向俄罗斯采购该火箭引擎。
报道称,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曾使用这些俄罗斯火箭引擎,向外层轨道发射卫星,大概是从太空侦测地面活动。这些火箭引擎使美国的国家安全能力增加了一倍,它们帮助我们紧盯太空,并防止他人恶意使用太空。而现在中国也希望采购这些俄罗斯引擎。
那么,美国国会能采取何种行动,保护我们的城市和农村?美国国会能够——而且必须——仔细评估对俄罗斯的制裁名单。相关的俄罗斯太空项目必须从制裁名单上撤销,这是为了美国,而不是为了俄罗斯,——甚至仅是为了战略安全的目的。正如美国未对俄罗斯向太空站运输美国宇航员的项目进行制裁一样,美国仍必须就重型火箭引擎的话题与俄罗斯展开合作。
报道称,美国会此举的积极一面是,美国可以继续抵达其所需的外层轨道——如果没有俄罗斯的火箭引擎,美国是无法办到的——并确保如果中国决定建立核弹头洲际弹道导弹群,它不会让中国使用俄罗斯的推进技术做到这一点。美国国会只需要修改一下制裁法案,就可以保存住美国现在享有的稳定。那么,美国国会还在等什么?(编译/邬眉)

网上流传的“东风”-41洲际导弹图片(资料图片)
(2015-10-31 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