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财事
2022-10月30
关注
随着疫情的进一步爆发,国外的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失控的状况。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属于印度的疫情。印度的疫情不仅使印度人民的生活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同时也影响了曾经在中国十分出名,随后又将中心转移到印度的富士康。那么富士康现状究竟如何呢?
一、郭台铭的发家史
郭台铭出生于1950年,老家在中国台湾。在1966年的时候,郭台铭进入到了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在服完兵役之后,郭台铭成为了复兴航运公司的一名业务员。
郭台铭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十分努力地勤奋为人,又十分的机灵,所以他的工作表现一直都非常出色。年轻的郭台铭长相十分英俊,又能说会道,很快就吸引了当时的香港富豪林百欣的女儿林淑茹的视线。
两个人很快地陷入到了热恋当中,随后即便是家里人反对,林淑茹仍然坚持嫁给了郭台铭。郭台铭在成婚之后便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不辜负他的妻子对他的信任。
在1973年到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们一起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开头十分的困难。所以郭台铭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不仅没能出人头地,反倒将几十万元赔了个精光。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企业就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
他的妻子林淑茹并没有选择抱怨,而是寻找方法解决郭台铭的困境。她选择主动找到了她的父亲林百欣借到了70万元支持郭台铭的创业。郭台铭这次终于没有辜负妻子的期望。
在上个世纪70年代非常流行黑白电视机,这也让郭台铭发现了新的商机。他开始生产黑白电视机的选台按钮。也正是因为这项业务,让郭台铭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随后逐渐红火起来。郭台铭的公司接订单接到手软。
随后郭台铭将自己的生意进一步扩大,不仅仅是国内的客户开始向郭台铭的公司购买选台按钮,连很多欧美国家也开始来到郭台铭的公司下订单。
1982年具有独特眼光的郭台铭将自己的公司更名,正式涉足计算机产业。随后郭台铭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而这个分公司的名字就是当前大众所熟悉的富士康。
二、富士康工厂重心转移
1993年,郭台铭抓住了内地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的这个机会在深圳龙华镇购买了一座山头,建立了如今人们十分熟悉的富士康龙华工业园。最后郭台铭又在其他城市陆续建立了富士康的代工基地。
也正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让郭台铭的富士康生意越来越大,为中国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当前人们提起富士康的代工产品首先想起来的就是苹果。随着富士康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品牌都开始与其进行合作。
在富士康与苹果最开始合作的时候,苹果还没有创下如今的神话,主要的产品还是电脑和平板。当时的苹果销量远没有现在这样辉煌,自己的公司没有办法承受这样重的运营负担,所以在一番思考之后,当时负责进行外包方案设计的库克,选择与富士康合作。
自此之后富士康与苹果就成为了一棵树上的蚂蚱。2001年苹果推出的iPod获得了市场剧烈反响之后销量也从此一路猛涨。而这时与苹果紧密合作的富士康也赚得盆满钵满。到了2014年苹果公司的订单就已经占据了富士康总营收的1/2。
可以说如今的富士康已经与苹果公司紧密相连。也正是因为对于苹果公司有着太强的依赖,所以郭台铭一直带着富士康紧跟着苹果的步伐。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用人成本等各种各样的成本都增长得非常快。
这个时候苹果公司就号召郭台铭将代工厂的重心转移到东南亚区域。于是在2015年,富士康宣布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建立电子设备制造基地。2018年这项计划正式实施,在2020年的时候,苹果公司决定,将中国的生产线移出。
而郭台铭听从苹果公司的指令跑到了印度又投资了10亿美元建设苹果的生产线。随后郭台铭所带领的富士康更是为了配合美国的战略,单方面地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不再为华为进行产品的代工。
很多人对于郭台铭所做的选择表示十分的气愤,毕竟富士康在中国还是有着较多的影响。很多人都开始斥责郭台铭,让他滚出中国。郭台铭对此当然毫不在意,仍然义无反顾的离开中国市场,远赴印度。富士康发展真的如此顺利吗?
三、重返国内招工
虽然印度的人工总量非常多,但是印度人天性懒散。不仅在工艺方面没有那么精湛,同时也不像中国人这样愿意加班干活,一旦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搞一个抗议示威,使生产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由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导致员工工资的问题,成为了一大难题。
随着近几年来的印度疫情越来越严重,在印度的富士康也因为工厂内部的感染人数过多而被迫停止业务。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让富士康在印度的业务损失惨重。幸好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仍然在顺利地运转,也让它的亏损有了很大程度地降低。
也正是这个时候郭台铭又开始下血本儿在中国市场招工,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中国,只是出去容易回来怕是十分困难了。如今的富士康已经成为了国人嗤之以鼻的企业。
即便是这样郭台铭仍然十分强硬,甚至屡次在网络上公开批评现在的年轻人们不愿意进厂工作。郭台铭一味的嘴硬换来富士康的成功了吗?并没有,如今的富士康的发展很显然已入末路,在大陆的招工也越来越困难。而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郭台铭自己也心知肚明。
总结
郭台铭曾经是靠着国家的政策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如今却忘本甘愿听从美国的指挥。人性种种,要数忘本最为可恨。郭台铭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曾经主动放弃了中国市场。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代加工厂,富士康在中国已经没有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如今的富士康出去容易回来的时候恐怕难上加难。大家觉得对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