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10月8日讯 (见习记者 陈泫铭)国庆期间,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的200余名学生代表到北京农学院参观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展,并实地参观北京农学院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连栋温室和智慧农业实验温室,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智慧农业科技成果。

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连栋温室 陈泫铭摄

刘超杰副教授正在耐心讲解 学校供图

同学们参观植保无人机 学校供图
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的玻璃连栋温室内,无土栽培的种植模式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同学们在刘超杰副教授的讲解下,了解现代化农业种植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以及该校教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栽培基质、营养液配方、栽培新技术等。“蔬菜生长所需营养液来源于有机肥料,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产品,可达无公害,有机绿色标准。”刘超杰介绍。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一边参观温室内种植的生菜、番茄、黄瓜等蔬菜,观赏矮化番茄、矮化辣椒、安其拉花茄、金桔、枇杷、矮化苹果等盆栽园艺植物,直呼大开眼界。
在智慧农业实验温室内,水质监测系统、智慧蜂箱、植保无人机、智能无人拖拉机、五合一新型太阳能传感器、智慧农业控制终端、智能植物生理检测仪、智慧农业卷膜通风控制器等智慧农业科技成果引起同学们赞叹,大家直观深入地感受到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的魅力。
北京农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魏佳讲述了自己参加学院举行的“穰穰尚农”社会实践活动,奔赴延庆区大柏老村北京大地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的经历。她表示:“学农就要爱农,要强农、兴农,我将身负使命与担当,无怨无悔的奔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孙依凡表示,自己平时非常关注温室农业,研读、了解了有关历史和现状。我将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探寻农业大机器化发展方向,并以此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追求,尽我一己之力投身乡村振兴。
看完这些突飞猛进的农业设备,了解到农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听完了学哥学姐们的优秀实践经历,一位北京农学院的大一新生说:“看到实践团奔赴乡村一线,用专业知识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倍受鼓舞,今后我也要投身到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到‘三农’一线了解农民的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据悉,此次活动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国庆期间主题实践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在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生国庆假期在京、在校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