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2022年10月16日05:21:26 热门 1589

“拿下金钟奖了!” 邓翊群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的奖项,这一喜讯令人欢欣鼓舞。这不仅是邓翊群个人的荣誉,更是他献给母校和恩师的礼物。5岁学琴,9岁进入上音附小学习的他,如今是我音研究生二年级古筝表演方向的学生。他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了金钟奖领奖的舞台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90后青年演奏家。

◆ ◆ ◆ ◆ ◆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冬日的午后,我们与邓翊群和他的恩师祁瑶老师相约,采访的地点定在了祁瑶老师的办公室。邓翊群显得沉稳而内敛。当问及他的学琴经历时,他从5岁那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金钟奖比赛现场

刻苦努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我5岁学琴,9岁时受一个邻居影响,决心走专业发展的道路,于是来到上海,拜师学艺。”来到上海后,邓翊群曾先后跟随何宝泉孙文妍等老师学习。在决定报考上音附小时,只剩下2个月的备考时间。那时,邓翊群虽然年纪不大,但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由于他的刻苦努力,他顺利考取了上音附小。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金钟奖比赛现场

进入附小后他先是跟随王蔚老师学习,后来转入祁瑶老师门下。他说,2005年开始跟着祁瑶老师学琴,在老师的教导下,自己对未来的认识逐渐清晰。

祁瑶老师说:“邓翊群的收获源于他的刻苦。他把别人吃饭、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练琴上,大量的练琴使他的手变得粗糙不堪”,说到这里,祁老师不无感慨,“从小六起到我这,他几乎没有放过假。大家戏称他为‘赛王’”。邓翊群也笑着说,自己是逢赛必去,把能比的赛都比了。

2008年8月,初二那年,邓翊群参加了当时的文华奖比赛,获得了银奖,当年由于金奖空缺,实际上他获得的是少年组最高奖。那次获奖给予小邓翊群充足的信心,也使他不断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2009年11月,正读高一的他第一次参加金钟奖,是当年参加比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当时冲到第10名,获得优秀奖。大二时,2013年,他又一次参加了金钟奖的比赛,进入决赛,获得优秀奖第2名。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金钟奖比赛了。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邓翊群(左一)在金钟奖领奖台上

对于今年的比赛,他自己感觉压力不小,坦言:“这次比赛希望得到更好的成绩,的确有压力。参赛选手中有很多00后。说实话,参加比赛多了,在丰富经验的同时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有压力才有动力!祁老师笑称邓翊群的耐受力很强,像一辆载重二十吨的大货车。面对压力、挫折时,邓翊群说:“每一次的挫折都是学习,都是进步,比赛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每次比赛回来,他会和老师一起总结得失,总结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和劣势。兴趣使然,他也喜欢分析别人的演奏,以此取长补短。“看优秀的演奏,比较、总结,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他说。

学琴的道路的确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过迷茫和困惑。当遇到几乎每个演奏者都会遇到的演奏瓶颈期时,他用加倍的努力和刻苦挺了过去。

冷静的思考

当然,光有技术上的完美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音乐问题,因为音乐是艺术的,是从人的心灵中发出的。邓翊群坦言,自己平时喜欢思考,刻苦练琴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他会去体会音乐本身的内涵,要把内心的东西表现出来,对于音乐的审美有自己的理解。只有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达到审美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作品,彻底地在舞台上释放自我和表达自我。

不得不提的是,这方面的认识与教导他十二年的祁瑶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采访中,祁老师强调:“首先要让学生从心底里热爱音乐,第二是要让学生明白你对他的要求,并在音乐的要求和寻找中成就他自己。老师之于学生,与学生之于听众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祁老师经常对学生说:“你在实现老师要求的同时也实现了你自己。你与听众的关系也是这样,听众实际上是在听自己,你在奉献音乐的时候应该让听众成就他自己。你与听众彼此互相成就,这才是演奏的最高境界。”邓翊群说祁老师的教育方式使他学会了不断思考自己的演奏、不断思考音乐的本质。

祁老师曾从古希腊先贤的名言中受到启发,她说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先天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的过程。她认为,一位优秀的导师应该善于唤醒学生内心的东西,并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在这个充满个体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他们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邓翊群与祁瑶老师合影

课余,邓翊群经常与祁瑶老师讨论一些有关音乐本质的问题。在音乐的世界中,他徜徉、留恋、徘徊、思索。在老师的影响下、在自己的不断感悟中,邓翊群越来越喜欢思考。

当问及“思考”的内涵时,邓翊群若有所思而意味深长地说:“在音乐上、专业上都思考很多。每一个专业人都应该去体会音乐本身。激情澎湃的演奏、技术和熟练度只是一个方面,冷静的思考是演奏的另一面,思考关乎到一个人音乐审美的高度。”

邓翊群对古筝演奏流派、对各国音乐和各演奏专业门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古筝只是众多音乐门类中的一种,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她真正进入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才几十年,需要博采众长。我对民间的和正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演奏家们都很感兴趣,他们身上有非常多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总结。我愿意广泛吸收民间和世界音乐中的‘养料’来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充实自己的艺术思考!”

创作中的收获

除了演奏,邓翊群还醉心于创作。他2016年入选学校首批“音才助飞”人才培养项目,并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一场名为“定风波”的个人演奏音乐会。音乐会中的《定风波》一曲是由他自己创作的作品,作品在今年9月“全国优秀筝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这是该比赛中演奏专业参赛者获得的最高奖项。

这次金钟奖半决赛阶段,他也选择了这首作品。选用自己创作的作品作为比赛曲目,这在金钟奖赛场上较为鲜见。除自己创作的作品外,半决赛的另一首他也选择了上海作品。

祁瑶老师说:“上海曾经是中国古筝艺术的中心。在上音成就的浙江流派不仅是已经确定的五大古筝流派之一,也是与时俱进的流派。她的时代新语言、不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是浙江流派的重要特点与价值所在。在全国古筝演奏赛场上,演奏和发扬光大上海作品是上音古筝专业学子的一种‘本能’。”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邓翊群和他的同学们

邓翊群说:“创作带给了我不一样的理解作品的角度。有创作经验后再去演奏,不是从演奏者的主观感情出发,而是从创作的角度去构思、安排。这是没有创作经验不能体会的。有了创作经验以后,拿到一部作品也能对别人的作品有更多地了解。从弹奏到创作,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他创作的作品不局限于古筝。从附小开始的钢琴训练不仅使他的钢琴演奏水平不容小觑,也使他的创作偏爱使用键盘乐器。《定风波》就是一首为筝与钢琴而作的作品。

此外,他创作及改编的作品还有:筝与小提琴《智取威虎山》、筝与钢琴《芦苇荡》、筝独奏《微观世界》、筝与洞箫《游子思归》等。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邓翊群与王建民老师合影

整个采访过程,邓翊群都显示出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他话不多,然而说到演奏、说到创作,他总有种想要一吐为快的冲动。祁老师说:“邓翊群刚学琴的时候还小,我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一次他妈妈打电话为他求情,说放假能不能让小邓回家看看,他很念家。我说你知道他为什么念家么,因为他在外面没有获得成就感!”

如今,邓翊群回家的时间更少了,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老师的教导、家人的支持和大家的关爱中,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艺术修养正在获得成就感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祝福他!

采访:蔡琰、陈冬莉

设计:Joanna

编辑:蔡琰

上音人丨古筝金钟奖得主邓翊群:冷静思索的习琴者 - 天天要闻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给我们点赞吧~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