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芯片是科技进步的基石,而芯片又是人造的,这就意味着人才工程师对发展科技产业非常重要。要想取得芯片突破,科技进步,人才力量必须把握。
当前美国欲打压“中国芯”发展,台专家蔡正元表示,全世界工程师最多的是中国。
国内发展集成电路,对人才工程师有怎样的需求?又该如何保障人才?
蔡正元:全球工程师中国最多
和大多数行业不同,集成电路对人才领域的包容度是非常高的。互联网行业可能只要求掌握相应的编程能力,有独到的运营水准,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而集成电路所属的芯片产业,需要的人才包括数学家、化学家、材料学家、物理学家等等。
在这些人类探索的学科范畴中,几乎都能用在芯片领域。比如数学可以在研究半导体制造设备时提高计算精度。
当研究数学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这门学科将成为必要的工具,解决各种应用性复杂的问题。
而化学家也是如此,芯片制造需要用上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如光刻胶。光刻胶又分为i线,g线以及最顶级的EUV光刻胶等等,只有化学家才能研究出各种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化学反应,并探索出适合应用在芯片制造中的材料。
这些只是集成电路所需工程师的冰山一角,一家顶级的芯片制造公司,汇聚了成千上万名工程师人才。他们合力研究一种技术,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攻坚克难。
所以掌握的工程师越多,对探索芯片技术就越有利。而关于工程师,一位中国台湾经济学博士,专家蔡正元表示,全世界工程师最多的是中国。
蔡正元还举例说明了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年轻人都不差。按其所说,中国人才济济,拥有全球最多的工程师。
从人才数量和广度的层面来看,蔡正元的话似乎不无道理。
那么国内发展集成电路,对人才工程师有怎样的需求呢?其实需求是非常大的。而且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有的公司开出百万高薪,就为了招聘一名芯片架构师。另外大家都了解的华为海思,又启动了面向2023届的博士生招聘,提供大量与芯片相关的工作岗位,涉及芯片架构工程师、CPU物理设计工程师、处理器开发工程师等等。
在所有类别的岗位需求中,芯片类的岗位是最多的,多达31种。
未来国内在提高芯片产能的同时,芯片企业可能会招募更多的芯片工程师。因此只要是掌握真材实料的工程师,都有望在国内各大芯片企业中发光发热。
关于人才,任正非也有发言。任正非说过,当华为向国外供应商买设备时,发现这些设备是中国人研究的。所以任正非呼吁让中国的鸡回中国下蛋,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中国留学生能回到国内发展。
如何保障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关键,芯片的突破与否,和企业机构掌握的工程师资源有关。
华为十分重视人才,在任正非的引领下,亲自推出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用高于市场行业数倍的薪酬吸引人才加入华为。
今年以来,华为展开过两次的天才少年招募计划,其中招募的人才主要指向了芯片领域。由此能够看出,华为对于人才与产业突破的效果是直接挂钩的。
观察华为的做法,以及美国对中国芯片路人皆知的态度,该如何保障人才呢?
保障人才的方式或许需要看各家企业的做法,华为用高薪把人才留下来。天才少年招聘计划最高年薪达到了201万,国内有能力开出这一薪酬的企业并不是没有,但大多数都是高管人员,对于普通的科研人员还需要制定更有物质生活保障的薪酬制度。
除了高薪,还需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上升环境。人才工程师耕耘学海几十年,肯定都希望获得更好的平台上升空间。
这就需要企业给人才展现能力的机会,挖掘出具有潜力,高质量的人才,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应用的价值和能力。
要是国内企业能做到媲美国外的高薪和工作舞台,相信不仅能保障国内的人才,而且也能吸引国外的人才加入其中。
总结
美国在芯片领域耍各种小心思,制定不合理的芯片市场规则,还想要从台积电,三星挖人才。这些行为之下,其实都在表明芯片工程师的重要性。
蔡正元认为全世界工程师最多的是中国。或许正如蔡正元所言,但是在保障人才这方面,企业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让人才留下来,让人才发挥应有的才能。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科技有趣味,带你了解新鲜科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