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走过最长的路,可能就是防坑之路。
文|于思 图|Pexels 编辑|KK
小长假在即,你开始坐不住了吗?准备好去(bei)玩(zai)了吗?买机票被强制搭售保险;在网上报团潜水发现除了自己都是托儿;网上订了间清新可人的民宿竟发现货不对板;去日本逛免税店却遇上黑店……
当你从决定旅行的一刻起,就不得不提防无处不在的坑,稍不留神就变成人在囧途。五一小长假将至,为了避免被套路,这个旅行防骗指南请收好。


01/行前订票
如何买对各种票?
从什么时候开始,买张机票都变成对智商的考验了?点完预订支付后,才发现自己除了机票以外还购买了保险、机场贵宾室、机场接送等,这种搭售模式是各大OTA的惯用伎俩,很多消费者并不需要的产品在预订下单时均被默认勾选。

购买火车票也一样,在某个名为“XX管家”的知名高铁火车购票平台上,默认勾选意外险,如果不手动取消便会多花20元。通常这些搭售的选项文字很小,颜色很浅,不易察觉。避免掉进这类坑,游客要么下单时仔细辨认每一个字,要么直接去航空公司官网订票。
买好了机票也不意味着能顺利起飞,尤其当你购买廉航机票时:行李票买好了吗?餐食订好了吗?座位选了吗?是否提前在网上Check-in了?
廉航机票通常不含行李票和餐食,如果不提前购买而是去到柜台再买,价格加起来很可能比非廉航机票还贵。


#新加坡酷航(Scoot)的网站,针对是否有网上值机购买行李票等、以及机场柜台现场托运行李,也视乎飞行距离长短的行李费用,有明确规定
此外大多数廉价航空公司强烈建议乘客提前在网上值机(Check-in,具体包括在线、移动设备、值机亭),不仅大量节省成本,客人网上提前值机还可以间接规避超售问题。亚航、虎航、酷航和许多欧美廉价航空的机场柜台登机服务,分不同区域、境内外航线或需要收取手续费。


#以亚航为例,在马来西亚办理国内航线现场值机,需要收费。
但要注意,如有突发情况,因为航班取消或延误等问题,廉航的改签手续并不容易,有时你可能要做好“临时买普通民航机票”的准备。
避坑指南:
1.如有可能,在官网、官方app内预定最为妥当。
2.预定时看清楚各种条例,比如选座、选餐、购买行李票。不仅是廉航,建议你临行前请记得提前值机,以确保自己“有位可坐”,毕竟大部分的航司、航班都会出现超售情况。
02/签证
过境签条款要注意
转机航班通常比直飞的便宜,但是不少人却因为没有办理转机国家的过境签证而导致整个行程泡汤。

#新加坡樟宜机场旁的新地标“星耀樟宜”内设立的自助值机亭
过境签分三种情况:
1/需要入境,必须办理过境签的有美国、日本(如需过夜)、南非、澳大利(1至71小时)、阿联酋;
2/ 需要入境,可有条件的免过境签,如:英国、加拿大、日本(如不过夜)、韩国、菲律宾、香港、澳门;
3/不需要入境,可有条件的免过境签,如:新加坡、墨西哥、俄罗斯、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
其实有点复杂,譬如日本,旅行者持联程机票在日本国际机场转机,如果不需要停留过夜,则不需要办理过境签证或者其他类别的入境签证;如果需要停留过夜,要视机场是否为24小时开放而决定是否需要入境/过境签证。日本24小时开放的机场只有羽田机场和关西机场。
此外,各国的转机政策经常变化,今年1月,新加坡96小时过境免签重新对中国游客开放,但附属要求不少。趁现在还没起飞,赶紧咨询航空公司和相关机场最为稳妥。

#各国机场的位置,航站楼号码也要看清楚
还有一种情况也常常被忽视:当你从国外飞往香港、澳门,再返回内地时,最好准备好从港澳回内地的交通凭证。曾经有广州游客从国外飞香港时因为无法出示回广州的船/车票而被海关拒绝放行,最后不得不用手机购买了一张根本不需要的香港飞广州的机票才得以顺利返回。
同样地,当你从国外飞往内地其他城市(譬如北京),再飞香港,然后再返回内地自己所住的城市时(譬如深圳),记得必须准备好港澳通行证以及有效签注,以备无患。

避坑指南:
1.了解清楚自己前往的目的地机场,以及相关的签证、过境签政策,如果是最近的落地签、免签信息,最好用当地语言打印相关的政府签证公告,以便给海关人员了解情况。
2.行李箱里也最好挂上简便的行李牌,写上姓名、邮箱、地址以及电话等联系方式,毕竟现在罢工、延误的航空公司越来越多,谁也说不准你的行李究竟去了哪。
03/团队游
“跟团游”并非一劳永逸
你以为跟团游、无购物点旅游就高枕无忧了吗?事实上,参加这类团队不但不能掉以轻心,甚至高端旅游圈也有“旅游托” —— 以前以为旅游托这种老套骗术只存在于老人低价团,现在升级了,在潜水群、登山群、摄影群等专业小众高端的旅行团里越来越多见,因为旅途中“怕出事”,不少人也会乖乖交上数百甚至数千美元的“定金”、“诚意金”以求安稳,息事宁人。
笔者的一位潜水发烧友朋友,春节在网上某潜水吧报了一个自组团去印尼玩船宿,没想到上了一艘贼船,整艘船大部分都是托儿,除了她和另一位女生。当她醒悟时已经为时已晚,身在茫茫大海,只能任人宰割了。

#潜水团、摄影团的骗局也越来越常见(图文无关)
避坑指南:
1.在豆瓣、穷游网等社交平台经常有人发起结伴旅行的帖子(非官方行为),所谓微信链接、微店抢购的“限时特惠”团,也要多了解情况才下定论,不要轻易相信。
2. 如果要参加特种旅行团,最好参考一下曾经参团旅客的意见,或看船潜的名字,总之你一定可以找到点评意见的地方/人。
04/下榻
民宿“照骗”何其多
在高雄、厦门、杭州、丽江等旅游城市,各具特色的的网红民宿是不得不体验的风情,但是民宿货不对板的问题也屡见不鲜。
“酒店只能给你一张床,民宿却能给你一个家。”心动了吧?然而实际却可能是“照骗”而已——比如在福建宁德,就有这么一个网红推荐的古镇民宿,周围青山绿水,装修颇具文艺腔调,好评如潮。等到客人好不容易抵达,眼前的就是荒山野岭,榻榻米变成了污迹斑驳的破木板。这样的“精品民宿”试问谁还会去?
还有一些,是针对旺季预定爆满而“突发”的情况,相信你也不会陌生——在预定平台付好款后,店家以“客房满员”为由,“推荐”迟来的客人入住附近价格相仿的民宿。当然,天色已晚,满身疲惫,这时入住的却是并不尽人意的房间。而过后所谓索赔,你也要做好最坏的心理打算:平台并不会因此认错退款。

#2018年日本颁布“民泊(民宿)新法”之后,airbnb上的民宿数量减少2/3
找谁说理去?更何况,网上这些“网红店”“打卡地”也因为各种操作,被“洗白”得异常美好,均不见打开某宝网站,长期预定爱彼迎(Airbnb)、民宿刷单造假页面,上钩者还不少。
避坑指南:
1.预订民宿时应尽量在大平台操作,同时建议在多个平台对比照片和评论,遇到超乎想象的低廉促销不要相信。
2.在形成初步意向后,建议打电话或发邮件跟商家细致沟通,就实际地点、房间的大小、有无24小时热水、床铺整洁情况等重点询问,不要盲目被图片迷惑。了解清楚才下单。
05/消费
掏钱时不后悔
买买买是许多人旅行的终极奥义。不少人贪图便宜参加低价购物团,掉进黑导游、强买强卖、高消费的陷阱,譬如:不要买九寨沟的牦牛肉(牛肉卖出天价,好多是马肉);不要在西安的古玩一条街购买古物(多以假乱真);不要在北海乘坐摩托艇(摩托艇宰客纠纷多)……这些坑,即便不看,也能摸索出这类骗术的共同点。

#以泰国为例,水上市场也有“货不对板”,最好方法是对应名字,查看地图距离
简单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当你因为“好便宜啊”而掏钱的时候,就是掉进坑里的第一步。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旅行,同样如此:日本有一些假免税店,专骗贪小便宜的外国游客。你会发现畅销的“酵素”和“美白丸”都来自不知名的牌子;电饭锅的马桶盖的价格实际上远远高于正规店铺;包装得跟真品极其相似的防晒油和爽肤水,价格只有真品的几分之一……最后你就稀里糊涂地买了一堆“神药”和不知道哪里产的马桶盖回国。

#看到免税标志的不一定是免税店,免税店里也不一定都售卖真品,道理希望你能懂
而在泰国,消费陷阱更多出现在服务型项目,譬如做spa,不要相信出来拉生意的按摩店“经理”说的所谓五折优惠活动之类的话,他们都是会以先收钱再按摩为由,骗取你的钱,正规的都是按摩完之后再付钱。水上运动也处处是坑,特别是海上摩托艇,谨防有人故意蹭一下你的车,等你归还摩托艇时,黑心店家会以摩托艇破损掉漆为由,要你赔偿。识别黑店是防骗的关键。
避坑指南:
1.关于免税店和“真货”,不妨多问身边朋友的意见,面对大额电器、奢侈品等,尽量去大品牌的商场购买,不单独下单。
2.购物之前想一下,不买这个对你有什么影响?其实很多东西不是一定要买,注意断离舍。
3.防骗核心却很简单:出发之前多看多问多比较;贪小便宜总会吃大亏。

其实,
一路上斗智斗勇的这些“意外之旅”,
也不失为旅行的魅力。
END
欢迎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联系原公众号。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后台回复「小南」试试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