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克里米亚大桥成为了双方新一轮对峙的焦点。
据相关新闻报道,就在10月8日早上6点零7分,克里米亚大桥突然火光冲天,原来是一辆来自俄罗斯方向的卡车,行驶到大桥的汽车通行处时,不知为何发生爆炸。
爆炸的卡车,立马就使一辆装着油罐、前往克里米亚地区的火车发生了起火,而很快,克里米亚大桥的部分桥梁出现了坍塌。
对此,俄罗斯方面迅速展开调查,而很快调查结果出来了,乌克兰是此事件的策划者和事实者。普京称,这是一起针对“关键民用基础设施的恐怖袭击”。
与此同时,乌克兰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表示,这事(指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不过是一个开始,所有的非法事物都将被摧毁。
自2月24日俄乌战争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了,很多人从一开始的震惊,变成了习以为常,但克里米亚大桥被乌方轰炸的消息,无疑是再次挑动起了人们的神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克里米亚大桥长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是一座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
对于俄罗斯方面来说,克里米亚大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克里米亚大桥建成后,俄罗斯有了唯一一条前往克里米亚的陆路通道,更是因为这座桥是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的象征。
俄罗斯一直想要克里米亚。毕竟,得到了克里米亚就等于也拿到了,难得的不冻港塞瓦斯托波尔,如此一来,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就可以通过此不冻港,进入地中海进而驶入大西洋,威慑东南欧的北约成员国。
并且,克里米亚的东边就是高加索地区,这里油气资源丰富。除此之外,克里米亚离乌拉尔工业区也近,而这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产区之一。
可以说,拥有了克里米亚,俄罗斯不但有了一个不冻港,并以此缓解北约带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以此作为天然的门户,保护俄罗斯的工业,甚至可以以此为跳板,插手中东的事务。因此,说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也不为过。
2014年,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加入了俄罗斯,这对俄罗斯方面而言,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至今,普京都把此事作为自己最重要的政绩。
由于克里米亚大桥与俄罗斯中间隔着个“刻赤海峡”,因此在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联邦之后,普京便宣布建造克里米亚大桥。
不过或许用“重建”这个词,会更准确一点。因为实际上,克里米亚大桥在历史上曾被建造过,但还没建好又被摧毁了。大桥的建设方案最早,由纳粹德国在1943年提出,目的是为了好让德军进攻苏联。
只不过,当时大桥还没有完工,克里米亚半岛就被苏联红军给解放了。1944年,苏联开始建造大桥,但由于大桥的桥墩缺少防波堤保护,陆续遭到浮冰冲击而损坏严重,这座大桥的建设最终被取消。
一直到2016年,克里米亚大桥才开始开工,并于2018年建造完成,总耗资37亿美元,被俄媒称之为“世纪工程”。通车那天,普京专门亲自驾驶着一辆卡车,驶过大桥到达刻赤,以此来表达他喜悦的心情。
随着克里米亚大桥的启用,克里米亚正式融入俄罗斯联邦的阶段开始。应当说,有了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才得以更好地控制克里米亚。
而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克里米亚大桥从某些方面来说,算得上俄罗斯的红线。现在,“红线”被乌克兰狠狠地踩了一脚,很难说清楚俄罗斯到底是面子丢得更大,还是真金白银的损失更大。
但是,面子这东西还是比较虚,我要认为没丢面子,那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也可说没有丢面子,但真金白银这东西,可是实实在在能够看见的,不夸张地说,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俄罗斯真的吃了个不小的亏。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保障了俄罗斯外贸路线的主动权,这就使得俄罗斯的外贸发展有了保证,增加俄罗斯经济。除此之外,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还增加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
克里米亚地处黑海中心,有着很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宜居的环境、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克里米亚旅游业飞速发展,相对的,克里米亚的旅游业,又给俄罗斯贡献了第三产业的收入份额,反哺了俄的经济。
而前面提到过,克里米亚大桥是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唯一的陆路通道,有了克里米亚大桥,才便利了克里米亚和俄罗斯本土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说,不管是旅游业反哺也好,还是俄罗斯的外贸经济发展也罢,都离不开克里米亚大桥。
现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说对俄罗斯经济没有影响那是假的。除此之外,这座大桥建立后,还让俄罗斯“拿捏”了乌克兰亚速海沿岸的港口,而这就对外部船只通过克里米亚进入亚速海构成了限制。
要知道,乌克兰几乎有超过80%的贸易商品,都会通过刻赤海峡,现在海峡却在俄罗斯的控制下,这对乌克兰的经济来说简直致命。
不过,却是利好俄罗斯的,而桥一被炸,那么俄罗斯对亚速海的拿捏自然就弱了,进而使得从前的利好也没了。
另外,就算暂且不谈大桥被炸毁后,将对俄罗斯产生的经济影响,可从大桥被炸毁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产生了经济损失。据全俄保险公司联盟称,克里米亚大桥爆炸发生后路基倒塌,估计已经导致了5亿卢布(800多万美元)的损失。
其次,从军事方面来说:
由于克里米亚大桥是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唯一的陆路交通通道,因此它也是为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南部地区,提供后勤补给的唯一陆路交通通道。
这就使俄罗斯尽可能地减少,北约海军给俄罗斯在黑海方向造成的风险,可以说,在战争期间这座大桥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媒体“今日俄罗斯”就曾报道,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俄军在运输装甲车和其他军事装备及物资时,使用的一直都是克里米亚大桥。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
而克罗米亚大桥一炸,俄军就缺少了一条重要的、运送物资的交通要道,在平时可能影响还没那么大,可在战时状态,后勤无法保障,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另外,以克里米亚大桥的重要性来说,被炸毁了,难免还会影响到士气,这对一支军队而言,那是真的不妙。
所以,当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了之后,除了当事人以外,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吃瓜的心态,一边讨论俄罗斯到底有多大的损失,一边看俄罗斯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但是克里米亚大桥被毁,其实并不只要俄罗斯吃亏,许多在克里米亚搞过投资的其他国家的企业,同样也不能避免损失。
比如说日本,日本企业就在克里米亚雅尔塔近郊,投资了超大型的旅游综合体,这大型旅游综合体,难免会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也在克里米亚进行了很大的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等方面都多有涉猎。
中国曾在2013年与乌克兰敲定了,在克里米亚建深水港的项目,我国准备投入100亿美元,而此项目,在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后,也没有取消。此深水港建成之后,将会大大缩短中国与欧洲间的贸易运输。
深水港
此后,中国频繁投资克里米亚,吃的喝的玩的应有尽有,在2016年,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就曾与克里米亚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虽然可能克里米亚大桥没被炸之前,很多外资企业,就因为俄乌冲突受到了影响,但是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无疑更是火上浇油,让外资企业亏上加亏。
在这个世界各地深入交流的时代,毫无疑问,没人能够独善其身,就像欧洲各国嚷嚷着要制裁俄罗斯,可制裁了之后才发现,他们才是那个被制裁的。
俄罗斯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停止输送,欧洲国家自己就受不了了,高昂的电费,飞涨的物价,使得欧洲一些国家——德、法,抗议罢工游行不断。
所以,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受损的并不仅仅只是当事国,只不过是说其他与当事国有交流的国家损失多少罢了。
现在俄罗斯方面也在紧急修复被损坏的桥体部分,根据俄罗斯副总理胡斯努林所说,克里米亚大桥桥墩受损处,预计在本周内,得以修复。不过想要将大桥完全修复,那将需要一个半月。
在这将桥完全修复的一个半月内,或许还会发生更加恶劣的事情,毕竟乌克兰方面已经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只是个开始。
而这也让我想到,如果俄乌冲突持续恶化,那或许会将更多的国家牵扯下场,进而演变成三战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虽然当前世界很动荡,但危机中也有机遇,老祖宗说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一个崭新的秩序,或许已经悄然诞生,而我们要做的,只是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