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明确指出,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尽早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精准划分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三类风险区,统筹各方面力量,实施分类管理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更新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主动对外发布。”9月4日,市疾控中心宣教科刘国霞医生详细介绍了高、中风险区的解除标准。
刘国霞说,第九版防控方案指出,高风险区解除标准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七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
中风险区解除标准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七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解除标准为,所在县(市、区、旗)无中、高风险区,低风险区调整为常态化防控。
“如果在管控期间出现新的感染者,根据风险研判结果,管控时间会重新计算。”刘国霞说,风险区的划定具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居住地周边的自然屏障(公路、河流、山川等);相关区域内人群防护情况、人群聚集情况、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其他人员接触的频繁程度;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活动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场所的密闭性、通风情况;疫情发现后开始调查时间的间隔长短等。

责编:李佳明 审核:代宝柱 监制:王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