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周二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中表示,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的高峰期外,这是“自2001年以来最弱的增长状况”。
IMF预计今年全球GDP预期保持在3.2%,低于2021年的6%;预计明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7%,较其7月的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声称有25%的可能性降至2%以下。
IMF周二给出了一个偏于悲观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最糟糕的情况还在后头,对许多人来说,2023年将像是一场衰退。”报告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将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
从IMF以及世行等国际组织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来看,今年四季度与明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预计会有一个加快下行过程,其中还潜伏着危机因素。IMF周二同时发布了《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自今年4月以来,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有所增加,风险平衡明显向下行倾斜。
IMF昨日的经济展望不包含非常态因素,可国际市场当前的危机因子却罕见的丰富,俄乌冲突深化、欧洲能源危机难解、美欧高通胀固化、美欧激进加息脚步预计持续、美元荒正在形成、全球加速去杠杆化、美欧经济踏入滞胀周期、欧日面对股债汇三杀、国际汇率市场紊乱、新兴经济体债务违约现象明显上升……
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嵌着危机变量,有触发“黑天鹅”事件的概率,且全球基本上都锁在一个比较脆弱的金融链条上,而美联储与欧央行还在激进加息过程中,全球正在加速去杠杆与挤泡沫,这种情况下很难预料哪一个环节会突然出问题,一旦某一环崩断就很容易形成金融风暴。制造新危机是华尔街的目的之一,当国际市场开始脱序时,华尔街必然火上浇油,因此危机变量很容易被不断强化。
自次贷危机以来,包括新冠危机初期,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都没有当前这般复杂,这是新冠危机货币化所导致的结果,制造了有史以来最为膨胀的金融泡沫,这个泡沫覆盖了债券、股市、商品、房地产、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金融衍生品与数字货币等各个市场,当这样的国际市场开始激进去杠杆化时,其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正处于全面失衡的临界点,所以汇率市场才会动荡不安,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国际投机资本的躁动不安相呼应,这是美元潮汐扩张全球风险敞口的具体表现。而汇率市场的动荡又导致美欧日等国债市场风险化,事实上这就是金融市场对美欧日主权信用评级的打分,无风险资产的风险化实际上就是债务货币化的后遗症,这是发达经济体开启危机大门的钥匙,因此当前全球的系统性风险是比较高的,世界经济局势也比IMF的预计更悲观。(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