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贞 农传媒记者
赏萤圣地台湾花莲大农大富平地森林园区,今年首次实施付费总量管制,结合周边九个社区解说导览,为期一个月活动吸引1万800名游客,为社区带来2百多万收入(约44万人民币),周边效益破千万,游客破坏栖地的行为也变少了;嘉义顶笨仔社区两年前也开始收费,虽然游客减半,但当地人说环境变得更好,希望借生态赏萤点亮可持续观光之路。
每年3月开始,就是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成群结队出没季节,林务局花莲林管处辖下的大农大富平地森林园区,经过几年造林复育,成为萤火虫最安心的家,但去年被网友拍下绿光萦绕的梦幻画面后迅速爆红,引来不守规矩的游客,车子乱停让周边居民不堪其扰,还直接用手电筒照萤火虫,破坏生态。
大农大富平地森林园区每年3-4月夜晚荧光熠熠。
花莲林管处从去年开始就有付费总量管制的想法,培训周遭居民当导览员、交通管制、财务、文书处理等工作,参与社区包括大进、大兴、大富、大丰、富源、马佛、太巴塱、花莲县环颈雉的家永续发展协会、绿野香坡农村发展协会,去年试办了一个梯次免费导览活动,游客反应不错,今年正式上路,周间开放500人、假日800人,每人收费198元。
今年活动到昨天画下句点,花莲林管处处长吴坤铭表示,从3月18日开放以来,一个月期间吸引1万800名游客,平均一天约350到400人,收入213万8400元,全数寄存在专用帐户,分配给9个社区。
由部落社区居民及志工负责解说,引导大家入园欣赏荧光之美。图片来源:花莲林区管理处。
除门票收入,花莲林管处统计,游客7成来自外地,看完萤火虫大部分会在花莲住一晚,若以观光局统计的游客资料,平均每人到花莲消费1400元,1万多名赏萤游客就为周边住宿、餐饮业者等,带来将近1060万收入,许多游也客惊呼“有导览差很多!”更认识萤火虫生态了。
“使用者付费是对的。”吴坤铭说,活动吸引到很多香港、外国人,游客付钱后比较认真听解说,不会随意破坏栖地,门票中还包含社区特色伴手礼,如红糯米、黑豆等等,开创周边社区观光效益,明年打算延续政策,同时讨论是否调整总量管制人数、收费等,维护生态栖地兼顾地方经济。
大农大富平地森林园区15年造林有成,现已成为媲美宫崎骏动画的“龙猫”森林隧道。图片来源:纪有亭。
收门票游客减半,社区居民很开心
大农大富赏萤经验,嘉义阿里山顶笨仔社区的人很有感,去年他们首次实施赏萤解说、收费机制,全票100元,半票50元,优待票80元,若住在社区民宿则只要50元,赏萤人数从单日最高1500人下降到700人,顶笨仔文化协会理事长刘嘉南说,虽然人数减半,但也减少了社区居民不便和环境负荷。
“我觉得很安慰,乱照灯的人变少了”刘嘉南笑着说,收费后游客减少,赏萤更有品质,游客不会心浮气躁、争先恐后,居民也不会因为游客乱停车,被挡在自家门口出不去了。
由于顶笨仔社区的萤火虫许多出没在私人土地,这笔门票收入除了作为解说费用,还抽出一部分金额,补贴地主维护栖地;顶笨仔位处山区,容易有蛇出没,门票费用也包含游客保险。
专家:收费导览才可持续
长期推动萤火虫生态旅游的台大昆虫系退休教授杨平世,对导览收费乐观其成,“有付费观念,民众才会规规矩矩的”,不会干扰生态,协助解说的当地社区或非营利组织也才能壮大,可持续经营。
大农大富平地森林园区两大主角之一:黑翅晦萤。图片来源:花莲林区管理处。
萤火虫对环境要求高,是重要的生态指标,杨平世表示,台湾现在大概有250个地方推赏萤,需适当管理,如总量管制、预约导览付费等,平常要时时维系栖地,不是只挖一个水池就好,还要修剪杂草。
他曾考察日本萤火虫生态旅游,发现日本将“萤火虫经济”发展得淋漓尽致,白天赏花,晚上赏萤,顺路买当地萤火虫酒、萤火虫饼干、萤火虫笔等等,建议大农大富周边的客家、原住民等等社区,可以发展当地独有的伴手礼、特色餐,把台湾推向国际生态舞台。
赏萤不忘生态保育的三大重点。绘图:柯皓翔。
※本文转载自农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