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2022年10月11日05:04:15 热门 1154

当年,能够与皇后乐队一比高下的,莫过于英国另一位传奇音乐人艾尔顿·约翰。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今年5月,一部改编自他真实经历的传记片《火箭人》在戛纳电影节亮相。

这部包含传记、音乐、剧情、同性的电影,虽说不是参赛影片,但业界认为它有望继《波西米亚狂想曲》之后,成为又一部关于摇滚明星的话题性传记片。

这一点可谓吊足了影迷观众的胃口。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影片主创们显然也对该片给予很高期望,以及两位人物原型——埃尔顿·约翰和他长期的创作伙伴、词作家伯尼·陶平,当天都悉数出席了首映礼。

放映结束后,在卢米埃尔厅内,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四分钟,令身处现场的主创相当感动,埃尔顿·约翰和在片中饰演他的塔伦·埃格顿,甚至都当场流下热泪。

尤其是艾尔顿本人,在电影开场后15分钟,就开始崩溃大哭

这部由派拉蒙出品,以歌舞片的形式呈现的电影,全方位展现了艾尔顿·约翰从童年到盛名之后的生活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包括他对于父爱的求而不得、和母亲的矛盾、与伯尼·陶平的兄弟情、和曾经的经纪人及生活伴侣约翰·赖德从相识到分手的经过,以及成名后的自我迷失,当然还有对音乐的热诚

该片导演德克斯特·弗莱彻,正是当初《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导演布莱恩·辛格,因为某些原因中途被开除剧组后,接替他完成最后拍摄和后期的那位导演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但这部《火箭人》比《波西米亚狂想曲》更为成熟,在剧情上更尊重史实,也没有过多去修饰掩饰同性情节,用最忠实的态度去还原主人公本身。

它不是一部纪录片,在其中也不乏有夸张和虚构的成分,可它确实抓住了艾尔顿传奇的内核

影片着重去关注了他的才华、欲望、童年的不满足以及痛苦,而这些爱与痛,也成为创作的源泉

当然,最棒的还是音乐,当那些熟悉的音乐从他手中流淌出来,这就是天才,只有崇拜和感动。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艾尔顿本人也坦诚向观众表示,影片中那位看上去糟糕还恶心的自己,已经相当写实了,他自己确实经历过那些丑陋的至暗时刻

当初,制片方本想为了达到PG-13(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

)的标准,减少性与吸毒场面,遭到了艾尔顿的反对,因为他说:“我从未有过PG-13的生活。”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影片一开始,在一阵逆光中,一位穿着及其浮夸,身背黑红翅膀,头戴恶魔角的男人大步向前的走来。

一坐下,他便开始自我介绍:“我是艾尔顿·约翰,我是一个酒鬼、瘾君子、性瘾者,还患有暴食症,是个购物狂,吸大麻成瘾,乱吃处方药,还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不熟悉这位朋友的观众,或许会被这段赤裸的自我介绍给震慑到,不过他的粉丝会觉得,嗯,说得没错。

于是,这部最终定义为R级的电影,利用精心编排的歌舞,和夺目的蒙太奇演绎出了艾尔顿人生中每一个关键点。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那是1947年,雷金纳德·肯尼思·德怀特(艾尔顿原名)出生在伦敦,父母喜爱收集唱片,父亲原来也在乐团里担任小号手。

对于音乐的天赋完美的遗传到了小艾尔顿身上,3岁开始弹钢琴,11岁就拿到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比赛中的业余学士奖,14岁在灵歌乐队“布鲁斯理论”里担任风琴手。

可惜,小艾尔顿的童年是过的十分不痛快

回忆往昔时,他说,父母总是很痛恨彼此,父亲脾气不好,对自己也很冷漠,母亲牙尖嘴利,还老是陷入忧伤的情绪里。

“当我和他们待在一起时,我只记得冰冷的寂静和尖叫的争吵,当然,争吵主题通常是关于我,争吵怎么将我抚养长大。”

在小艾尔顿13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后又分别再婚。

在电影里,导演用了很多心碎情节来展现艾尔顿的父母。

比如,父母和往常一样在饭桌上喋喋不休争吵,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小艾尔顿被无限孤独和失望所牢牢包裹。

此时此刻,背景音乐《I Want Love》来了,艾尔顿开始唱了起来“I Want Love,but it’s impossible”。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正是这个心酸的场面,让艾尔顿在开场15分钟后,展开了暴风哭泣。

还有一个片段,是已经红了的艾尔顿开着豪车,非常光鲜的去探望自己的生父,那时候的他依然像个渴望得到父亲赞扬肯定的孩子。

可父亲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依然十分冷漠,甚至当他拿出儿子的唱片让儿子签名时,都不如一个路人粉。

这给艾尔顿一种感觉,好像自己不论多努力,在父亲心里,都是个失败者

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艾尔顿的父亲,这一辈子都没去看过儿子一场表演。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艾尔顿的那场嚎啕大哭里,想必内心充满一言难尽的苦涩,和对父亲的一丝希冀。

毕竟父亲在1991年时就彻底离开了他,他想要得到的肯定和爱,有生之年是无法完成了。

童年的阴影一直在艾尔顿心里挥之不去,即使人到老年,在谈到自己父母时,仍旧颇为激动

缺爱的童年,也为后来成为吸毒者的艾尔顿埋好了伏笔。

但不管怎样,艾尔顿音乐路上的引路人,是他的父母。在他9岁时,母亲带回了一张猫王的唱片,艾尔顿粉上了摇滚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20岁时,他是一个做好准备闯荡音乐圈的无名者,辗转各大唱片公司面试,也会在酒吧、夜店唱歌,偶尔也会给其他音乐人做伴奏。

正是他20岁时,他认识了同样没找到伯乐的作词人伯尼,两个人相见恨晚一见如故。只要是伯尼作词,艾尔顿便能随即在脑海中谱写出合适的旋律。

两个人就这样默契无间合作到如今,一起完成制作了30多张专辑。终于在1970年,等来了一个到洛杉矶著名吟游诗人酒吧演出的机会。

这个酒吧十分出名,毕竟红辣椒乐队、枪炮玫瑰等知名乐队都是从这里发家。

演出当天晚上,酒吧里座无虚席,全都是来自洛杉矶本地的音乐人。艾尔顿的演出引爆了全场氛围

电影里也表现出来了这一场景,艾尔顿和观众在表演时一起双脚离地,漂浮着、旋转着、又坠落,在这充满梦幻元素的场景里,我们看到了那一晚的美和疯狂。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首演的成功,换来了艾尔顿在酒吧表演了6晚,这6晚让他成为美国媒体口里的“英国摇滚救世主”

年纪轻轻24岁的艾尔顿,还提名了格莱美最佳新人。从那之后,他开始了事业飞升之路。

70年代,他发表了12张专辑,有7张专辑荣登音乐排行榜冠军

美国听众一下就被艾尔顿所征服,不单是他的音乐,还有他奇特又个人标志浓厚的着装风格

那时他演出所穿的服装,简直是后现代主义时装秀,服饰色彩华丽,风格大胆,还有巨多花里胡哨的墨镜。

加之他极强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让摇滚有了视觉效果,他这一行为,还影响了当年的波普艺术

“对于时尚,当时我就像个闯入糖果店的孩子,永不满足试探夸张造型的极限。”

电影在这方面,最大程度呈现了艾尔顿的舞台风格。这其中包含了开头那套带翅膀橙色恶魔火鸡服装。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剧组也为主演塔伦·埃哲顿制作了大约250套戏服还有数不清的眼镜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火箭人》充满了华丽的炫目的歌舞,即便是在live秀中同时唱歌和弹琴,上演曲不离口琴不离手,艾尔顿也不会安静演奏钢琴,他会随着作品的节奏,一边站着弹琴,一边跳着舞步。

兴致昂扬时,甚至还坐在钢琴上高歌,对音乐的投入程度和现场的把控力超乎人想象。使电影整体观感效果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对比,更为细腻可信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当然,这些功劳一半要归功于主演塔伦·埃哲顿。《火箭人》里的二十多首歌曲,全由塔伦·埃哲顿亲自演唱

并且他没有单纯去模仿艾尔顿年轻时的模样,而是捕捉到了一些“艾尔顿究竟是谁”的关键点。

在贴近原型的表演里,他把自己相似的经历也带入进角色里,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对角色张扬外表下得不到爱的诠释。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其实,他的表现很容易被影迷拿去和才拿下影帝的拉米·马雷克相比较。虽然拉米没有在电影里真唱,可在表演方面,蛋蛋还是略有逊色。

从内到外浑然天成的自然感方面,蛋蛋还是有进步的空间。尤其是表现愤怒,缺少了一种酝酿到发力的过程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70年代洛杉矶作为嬉皮运动的重要革命地,巨大的名气职业压力,逐渐把艾尔顿带跑偏。

他掉入了酒精和毒品的怀抱,还患有暴食症。可以说,最后他没有毒品和酒精来救济,他就没有登上舞台的勇气。

在1975年洛杉矶“约翰音乐周”里,他曾吸食海洛因过量被送往医院

这样颓废不堪的生活长达10年,身体的心智被严重摧毁,电影对此也进行了写实的刻画。当然,现实生活中,艾尔顿早就戒毒成功,但他依然戒不掉买买买的毛病,不过已经能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过去的自己。

影片的结束,是艾尔顿成功戒毒之后了,电影在这也没有提到他90年代后的生活与事业。不过之前的故事也足够精彩。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1994年,艾尔顿·约翰与作词人蒂姆·莱斯受邀为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制作了原声音乐带 ,其中由他本人演唱的《Circle of Life》《哈库那玛塔塔》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第37届格莱美奖“最佳流行男歌手”奖 以及第5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 ;

同年,与约翰·列侬、鲍勃·马利、洛·史都华等艺人一同入选摇滚名人堂。

1997年,戴安娜去世,艾尔顿·约翰创作出了歌曲《Candle in the Wind 1997》以表纪念,歌曲空降公告牌百强单曲榜榜首,并连续领跑14周,获得了第40届格莱美奖“最佳流行男歌手”奖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进入21世纪,艾尔顿依然很活跃,曾和阿姆、Lady Gaga一起在格莱美合作献唱。

最令人关注的是,2014年,他和在一起21年的男友大卫·费尼什步入婚姻殿堂。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如今的艾尔顿正在尽情享受人生,生活没有那么多限制级画面,基本投入到了家庭,工作重心也放到了慈善方面

《火箭人》结尾,小艾尔顿得到了一个拥抱,它不来自父亲,而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极其华丽的词藻讲述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

来自失温家庭的艾尔顿·约翰,在歌手生涯与私人生活一路对爱的真谛的寻找与学习,透过戒毒的机会反思,艾尔顿·约翰学习到接受亲友的缺点,拥抱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对自己的爱就是他一直寻觅的真爱。

如今他也成了一名父亲,肯定不会吝啬对自己儿子的每一次赞扬和肯定。

作者 ✎艳 后

编辑 ✎ 艳 后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这部音乐传记片,能复制《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成功吗?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