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2022年10月10日19:45:51 热门 1723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5年前关于地产的天涯论坛“神贴”,正在一个一个实现!




01

房地产的神预言


近期,有一个关于中国房地产的神预言火爆全网。


原贴是2016年9月,有人在天涯论坛上预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政策布局,贴子的标题是:《中国楼市的13个必经之路》。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具体的十三个步骤如下:


1、开闸放水。(已实现,持续降准、提倡全国三成首付、M2扩张速度快于GDP)


2、房价飙升。(已实现,一直以来的楼市行情)


3、卖地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已实现,土地财政)


4、驱赶人民币存款进入房市。(已实现,钱都变成了房子首付款了,收入都用来还房贷,实体经济拿到钱来炒房)


5、外管局最大“对手”消失,外汇暂时安全。 (已实现,2017年,各大房企停止海外投资并购,外汇保住了)


6、跟随美帝收紧货币。(已实现,楼市持续定向加息)


7、银行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转移大部分风险。(已实现,2016年落地)


8、限购制造天花板,房价开始下跌。(部分实现,组合拳已经出来,北方楼市和南方二线以外楼市开始走弱,或快或慢)


9、高位接盘或投资客无法套现,人民币资金成功被锁定。(部分实现,现在房产的流动性特别差,各种限制二手房交易政策出台)


10、土地财政转型。(正在进行,17年的租售同权,租赁用地,共有产权,土地财政收入开始移交给税收)


11、开征房产税,彻底套死无害散户。(正在进行)


12、驱赶剩余资金重新进入实业,保住就业。(正在进行)


13、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进行,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弃美元而用人民币)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前面6条没什么好说的,在预言发布的时候,基本已经实现了,等于把一些既成事实写了进去。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预言刚出不到一周,CDS就来了;预言刚出不到两周,全国性限购就来了;预言刚出不到一个月,全国性首套房利率就开始上调了。


第7步、第8步、第9步,要么已经实现,要么就在在稳步推进中,大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第10步-13步,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步骤,只不过由于阻力比较大,目前的进度也是比较慢,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事上面都在做。




02

国家的大棋局


要调整房地产,最担心的就是银行出现大面积坏账,发生系统性风险。


2016年,在这一则预言出来仅仅一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了《信用联结票据业务指引》、《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业务指引》等等一系列公告。


标志着中国版的CDS正式落地。(第7步)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大家可能不清楚CDS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它属于一种金融工具,具体操作机制解释起来也比较复杂,这里尽量说的简单点,便于大家理解。


简单来说,CDS是银行化解借贷风险的一种手段,同时也可以被利用来做空地产,并且CDS在很多行业都普遍存在,不局限于地产领域。


银行放出去的房贷,最怕的情况是买房者还不起贷款。这个时候市场就诞生了一种方法把风险缓冲掉——推出了CDS。


你可以先把CDS理解为保险,但是严格意义上不是保险。


是银行找到了保险公司,说我每个月给你一部分钱,如果我放出去房贷里有人还不上钱,那剩下的钱你帮他补上。


保险公司通过精算,对不同信誉级别的设定好了每个月的保金。这个关系差不多就是CDS。


推出CDS后,老百姓等还不上房贷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坏账就可以通过CDS来缓冲。


而CDS的真正目的,是尽可能防止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引发金融危机,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已经预料到房地产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了布局。


2021年,中国开始全方位推行二手房指导价,大量二手房市场冰封,以深房理为代表的炒房资金成功被锁定。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中国的房地产交易被严格限制。


三道红线打开发商,集中供地打地价,限购限贷打炒房客,第8步和第9步,基本实现了个七七八八。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现在还剩最难的一环——土地财政。


除了最后一步的人民币国际化,第10步、11步、12步的最大阻力就是中国从上到下,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有3层含义:


第一层是简单的土地出让贡献地方财政收入;


第二层是央行配合土地出让向市场上投放货币;


第三层是非标融资和抵押。


从地方财政到货币发行,再到融资和抵押,全部绑在了房地产上。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政策调控的难点。


破解困局的关键所在便是“房产税”!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而房产税作为土地财政转型的补充手段,正在抓紧出台的路上。


所以,第10步开始的后面步骤,离兑现的那天必定不会太遥远。




03

房地产未来会怎么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于今,房地产市场算是走到了分岔口。


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在“工业强国,科技强国”的最高战略下;在“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下,一味靠房地产经济拉动GDP的城市,逐渐会暴露原型。


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也将逐渐发生变化!


共同富裕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新战略,中国从过去的“追求效率”转变为“追求公平”。房地产开始锁死,在制造业升级和共同富裕未完成前,对房地产的打压只会越来越严格,政策频率也会越来越高。


2016年的房地产“神预言”,13条必经之路,中国已走完大半 - 天天要闻


总之一句话,调控将是未来房地产的主旋律。


只是,以后要怎么调?怎么走?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窃以为,以中国的实际情况,最大的可能是走“德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结合体。


新加坡模式:以廉价组屋为核心的阶梯化供应体系。


形成“廉租房→廉价房→私人住宅”的阶梯化供应体系。通过在市场上投放大量的廉租房、廉价房,实现“居者有其屋”。


德国模式:以租赁为核心的阶梯化供应体系。


超过一半的德国人都是通过租房来解决居住需求。关键在于住宅供给充足、租赁保障完善以及打击投机和暴利行为。


通过租房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同时立法来充分保障租房者的权利;很大一部分人去租房,对于自有房的需求小了,房价自然也控下来了。


未来,中国可能在80%人居住的地方,如三四线,小城镇上,通过加大廉租房、廉价房的供给,配合房地产调控措施,来稳定房价,并且让大家都能有自己的房子。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而在另外20%人生活的地方,如一线城市,龙头二线,这些刚需十分强烈,人口流动大,地价又十分昂贵,很难通过强硬手段调控下来的地区,进一步完善租房体系。


在规范租房市场,保障租房者权利,实行“租售同权”的情况下,通过租赁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




04

结语


其实,人们真正想要的,不是房价狂跌不止,而是当地的房价能够匹配当地的收入,人人都能通过个人奋斗住进属于自己的家。


希望提出共同富裕的口号后,能够让城市里的人从房价中解脱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次次对现实失望,最终躺平。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