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个媒体报道,2022年10月8日清晨6:07左右,一辆通过克里米亚大桥的货车发生剧烈爆炸,将跨越刻赤海峡的克里米亚大桥单侧炸毁,从显示的画面来看桥面已经坍塌坠入刻赤海峡,旁边平行的铁路大桥上一列油罐车被波及,泄漏的燃油燃起了熊熊大火!
截止到10月8日下午已经有三人丧生,据俄罗斯调查人员表示,可能是爆炸附近的行驶汽车上的乘客。
爆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爆炸发生后不久,网上就传出了事发现场的监控录像,当时天色还很暗,因为已经过了秋分,克里米亚已经处在北纬45°的位置,昼短夜长,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一辆厢式货车正通过公路大桥,就在距离刻赤海峡中心的船舶通行位置的上坡前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一阵冲击波袭来,摄像头乱晃,之后腾起一片烟雾,还有四散飞溅的火星。
而在另一个位于特鲁大桥下的镜头中则看到了另一个视角的爆炸,一辆疑似装载了爆炸物的厢式货车在通过大桥时发生了爆炸,但在爆炸前似乎有某种航行器穿过了大桥的水下,因为溅了一些浪花,因此有朋友怀疑可能是穿过大桥下方的小船发生了爆炸。
据笔者分析,应该是在桥面上发生的爆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水面爆炸距离桥面至少也有十多米,如果是以摧毁大桥为目的的话,显然这个效果不太好。另一个则是水面爆炸的爆炸冲击波会被桥面阻挡,并且会激起水花,而在画面中除了烟雾外并没有出现水花。
因此笔者基本上判定属于桥面爆炸!另一个有网友讨论的焦点则是这到底是是自杀袭击还是遥控袭击?据笔者分析,可能是简易定时装置,因为车速与定时没有估计好,爆炸发生的位置是在桥面靠水面最低的位置,此处发生坍塌维修还算比较方便,如果在桥下通过船舶的高处爆炸,那么修复的成本就大了。
照片中的铁路桥还在建设,圈圈处是被炸的位置
由此可见,这辆车的司机可能在爆炸前就悄悄地溜下了车,然后车辆挂上档位以及压住油门的方式让其自行前进,因为在这段路上非常平直,只要汽车不跑偏可以跑很远。但也不排除司机在爆炸中身亡。
铁路桥燃烧:油罐车被波及引发大火
比较凑巧的是附近平行的铁路桥上刚好有一列油罐车经过,可能是剧烈爆炸的弹片直接击穿了油罐车壳体导致燃油泄漏引发了大火,看来这起爆炸是精细策划的,一次爆炸让铁路和公路桥同时陷入瘫痪,不过公路桥还有单侧可以通行。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表示,经调查发现,在克里米亚大桥上爆炸卡车的车主是来自克拉斯诺达尔的一名边疆地区居民,目前不知道究竟被盗还是被策反或者威胁以实施袭击。
Google全景地图上正是被炸的那条车道
俄乌冲突以来,美国给乌克兰提供了海马斯火箭炮,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地区多座大桥遭遇袭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赫尔松的安东诺夫大桥被炸,不过除了桥面被炸出几个洞以外并没有严重损伤。
赫尔松安东诺夫大桥被炸
因为大桥的最薄弱之处在桥墩位置,如果这里遭受剧烈冲击,那么桥面可能会坍塌继而造成大桥无法通行,而桥面破几个洞完全不是什么问题,铺块钢板即可继续通行,尽管如此,为了防止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仍然提高了警戒。
但此次袭击大桥的并非火箭炮,也不是导弹,而是装载了大量炸药的货车!这对于战区的桥梁来说,自由通行的车辆无疑非常危险,因为汽车随便一装就是数吨炸药,其威力可以轻易摧毁一座大桥,俄罗斯军方看来是大意了。
更让普京恼火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奥列克西·丹尼洛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燃烧桥梁的视频,以及一段玛丽莲·梦露演唱“总统先生生日快乐”的视频,因为10月7日是普京的70岁生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顾问在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推特上发布消息称,这起事件只是“开始”:
“所有非法的东西都必须销毁,被盗的东西必须归还乌克兰,俄罗斯占领的所有东西都必须被驱逐出境。”
不过他并没有承认是乌克兰军队所为,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乌克兰军方有动机、也有理由、并且也有能力实施这一爆炸事件。
克里米亚大桥:对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克里米亚是黑海北岸的一个几乎完全被海包围的半岛,原本是苏联的领土,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了乌克兰的一部分,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引发了骚乱,后来在俄罗斯的调解下决定成为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部分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
2014年初,乌克兰政局动荡不安,2月27日,亲俄军方占领了克里米亚国会,阿克肖诺夫被选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加入俄罗斯的提案。3月16日,克里米亚归属公投结果以97%赞成的得票率获得通过,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正式签署经联邦议会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不过当时乌克兰军队低调撤离,并没有发生战争。
克里米亚并没有陆地和俄罗斯连接,要么跨越乌克兰地界,早在沙皇时代这里就曾被提议建立大桥,不过一直到1943年才开始动工,然而目的却是为了德国进攻苏联方便,但在未完工前苏联红军就解放了克里米亚,由于缺乏保护,德国人造的桥连桥墩都被浮冰撞毁,之后一直到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前都没有大桥。
2014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之后,普京下令交通局改善克里米亚的交通状况,大桥被提上日程,2018年5月15日,耗资70亿美元、历时三年、18.1公里的克里米亚新桥(也称刻赤大桥)道路部分工程完工,成为欧洲最长的桥梁,普京本人亲自驾驶大卡车通过此桥以庆祝通车。
克里米亚和俄罗斯之间的刻赤海峡扼守亚速海咽喉,各位熟悉的地名:马里乌波尔、别尔江斯克、塔甘罗格等都在亚速海沿岸,2021年乌克兰参加演习的军舰被堵在亚速海的事件,大家就知道了克里米亚到底有多重要了,控制了克里米亚也就控制了黑海,而黑海则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澡盆子,舰队的驻扎的港口在克里米亚西南侧的塞瓦斯托波尔。
所以连接了俄罗斯的克里米亚的公路桥、铁路桥到底有多重要,各位估计想想也就知道了,而目前克里米亚的汽油和柴油的储备只能维持15天,不过克里米亚当局政府顾问奥列格·克留奇科夫表示,克里米亚大桥因火灾中断通行后,渡轮已做好开行准备,半岛的燃油及食品储备充足。
北极熊之怒:究竟会采取怎样的报复措施?
普京对于克里米亚大桥被袭似乎并没有暴怒,而是就克里米亚大桥紧急事件下令成立政府委员会进行调查,因为事出蹊跷,首先车辆来自克拉斯诺达尔的一名边疆地区居民,而且这辆装载了大量炸药的货车到底是如何进入大桥的?此前的对克里米亚大桥加强警戒似乎只是一个摆设。
普京的调查显然要捋清楚这些情况,先排除是否有内部接应,然后再肃清军队内部尸位素餐的败类,当然对于乌克兰以“恐怖袭击”的“自爆货车”方式袭击民生目标也洞穿了俄罗斯的底线。目前网上就有公开舆论表示,乌克兰已经无底线使用一切手段,而普京却被绑住了手脚,也许克里米亚大桥被袭是一个风向标,作为对等报复,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境内交通与电力设施等目标发起全面袭击。
普京在俄乌冲突以来并没有对乌克兰使用所有手段,就此乌克兰才得以保住大部分城市的民生设施,毕竟俄乌本来就是一家曾在苏联的大树下过日子,但解体后的俄罗斯虚弱不堪,无力给予乌克兰足够的经济联系,而受到欧盟以及北约蛊惑的乌克兰多次挑衅俄罗斯的底线。这才是俄乌冲突的根源。
同样这也是支离破碎的欧洲没有强国的根本原因,所以国家想要强大,必须要统一而没有内耗,纵观苏联解体以来30多年,俄罗斯一直在为北约东扩疲于奔命,而给俄罗斯造成这些威胁的国家,统统都是从前苏联分裂出去的,苏联解体,遗祸无穷。
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欧盟不是美国想要的,同样一个恢复了元气、继承了前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也不是美国想要的,然后就有了俄乌冲突,俄罗斯半死不活,欧洲只剩下了半条命、欧元直接就垮了,美国保守估计收益数万亿美元,然而欧洲仍然像磕了药一般支持乌克兰,真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