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2022年10月10日05:01:32 热门 1158

彭镇,因紧邻杨柳河,因而曾经水运繁荣,也因此成为成都平原有名的水码头。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水码头曾经的模样已然随着杨柳河的变化静寂于历史之中,但那些过往的故事还是在老人们的龙门阵中保留了下来——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彭镇,明代时即屯聚成市,始名永丰场,明末毁于战乱。清初,丹棱籍的彭端淑家族移居于此,彭家为名门望族,此地也由此于清中期更名为彭家场,亦称彭场。民国初年,彭家场改设为彭镇,后又改设彭镇乡。1958年彭镇并入东风公社,后又分出置彭镇公社、乡,1984年改设为镇。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杨柳河


据双流地方文史专家陈伟芳介绍,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清顺治元年设镇,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清初,因遭兵火被毁重建。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杨柳河

旧时的彭镇,建有关帝庙、文昌庙、燃灯寺、观音寺、万年台、川主宫、福广馆、江西馆、广东馆、天一楼、地六楼等多处庙堂馆阁。彭镇原有上河街、下河街、东街、西街、新街、正大街、永丰街、斗笠市街、麻市街、鸡市街、鱼市拐街、湖广馆街等十二条街巷。据传,街巷首尾及东西场口分设有七处栅子门,同时配备有专人执勤守卫,以防盗犯。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彭镇每逢单日为赶场天。市场主要分布在桥头河边马市坝、斗笠市街、下沿河街、永丰街及新街等,尤以桥头河边马市坝街最为集中。在热闹的集市上,毛猪牲口、鸡鸭禽蛋、五谷杂粮、农资日杂、种子菜秧、瓜果蔬菜、烟叶竹编,以及各种小百货商品应有尽有,分门别类交易。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彭镇的面作坊

据史料记载,彭镇因杨柳河而生而荣——杨柳河的水运把彭镇与其他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四乡八邻的物资由此集散而让场镇更加兴旺。一时间,河上舟楫往来不绝,四方商贾蜂拥蚁聚,彭镇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繁华水镇。那时,彭镇水码头上每日停泊的木船近百余艘,灯火映照江水,河风吹拂,水中灯影散乱。其实当时不仅是彭镇,杨柳河沿河的几个场镇在水运时代也都相当兴盛,譬如黄水镇的陶荚渡等。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水码头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图片来自廿氏春秋

据说,彭镇老茶馆是彭镇百年前一场大火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房屋。而距离老茶馆不远处曾经还有一座桥,叫“第一桥”,它因夏秋季节河水猛涨,波涛汹涌,两岸村民渡河险难而建。乾隆28年(1763年),当时的知县徐樾体恤民情,在其倡导下建了该桥。“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撰写《第一桥记》记其事,称颂徐樾有济川之功,并亲笔题写了“第一春波”,第一春波也是双流古八景之一。刘沅胞兄(清嘉庆丙辰进士,入翰林院)有诗咏“第一春波”:“山光草色翠岗拖,第一桥头春浪多。小艇远横杨柳岸,散人应自号烟波。”后来,“第一桥”被洪水冲毁,在1971年改建为“人民大桥”,距离原址30米处。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现在的人民桥

据陈伟芳老师所说,狮灯表演也曾是彭镇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之一。相传清代光绪年间,杨柳河经常泛滥为患,官吏组织当地村民兴修水利的同时,民间亦自发组织起了狮灯表演团,四处巡演,以求镇邪消灾,摒除水患之功。这其中,又以破阵(上演文武狮戏)、赞彩(讲说四言八句)为基本标志,表演节目有攀爬高杆、腾跃舞台、翻跳龙门、龙宫探宝、扼杀狮子等数十余项,精彩纷呈,让人惊叹。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彭镇老街

据说,那时候,彭镇主产以麻为主,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解放前没有公路,当时的袍哥组织就在杨柳河设起码头,并在河道两边分别修建了天一楼、地六楼,把守着杨柳河码头。顺着杨柳河石梯下河,这里便是曾经的船运码头,沿河的街道口的石墙上,留下了当年船夫们泊船拴缆绳的石孔,光滑痕迹历历在目。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河道变


据史料记载:早年的牧马山并不适合农耕,山之两侧虽然环绕锦江和杨柳河,但山上却只能望水兴叹。没有水,农事大难。清代,人们在山间开挖出一块块水塘,储存夏季雨水以作灌溉水源。如此,山间劳作自然十分辛苦,但也形成了人们的强悍坚韧。倾力的耕耘结出丰硕的果实,到乾隆中期,牧马山农事已远近闻名,出产的玉米、地瓜、芋子、甘蔗、生姜、红苕、白苕、落花生、二荆条海椒品质上乘,享誉川西坝子。丰富的物产最终要走出去交换,山脚日夜奔流的杨柳河正是便利的通道。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在人们印象中,现在笔直的杨柳河已不太起眼。但其实,曾经的杨柳河其实弯曲如柳条。为何会变成现在的模样?那是因为1971年在修建“人民桥”时,废弃了过去杨柳河的弯道,以“沟端路直树成行”为口号,把杨柳河裁弯取直改成了现在的模样。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即便到了现在,顺着杨柳河岸而下,一些被废弃的古河道依然随处可见,有些被村民“就地取材”改造成了鱼塘,另一些则已干涸。现在,岁月褪去往昔的铅华,杨柳河大树参天,两岸树林茂密的杨树和榕树相互辉映,与码头半边街上一色吊脚楼、茶坊、店铺混成气象,构成不与都市争繁华的平民逍遥生活,彷如与世隔绝,安宁祥和。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巷与阁


如今,在彭镇关音阁,灰瓦白墙砖木结构的建筑,像是30年前老照相馆的经典黑白作品,定格着永恒的记忆和岁月…… 这是彭镇一条临河而建的街巷,由三部分组成,即“新街”、“观音阁”和水码头紧密相连,形成一巷、一阁、一码头的独特风景。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它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朴素淡雅的格调独树一帜,无论是其古朴的风貌,还是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都对想要通过古老街道一触历史的人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全木质结构的穿斗式建筑具有浓郁的川西民居风格,宽窄不一、杂乱有序、尺度空间设计合理,穿行其间,古朴的大街小巷如同迷宫,房檐屋角或藏于古榕树下,时隐时现,让人触摸历史沧桑中的断垣残壁,仿佛看到那时的“袍哥人家”双手叉腰站在河码头,等候过往商人走下码头拜山送礼。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防止火灾连烧的风火墙

据87岁的朱婆婆介绍,彭镇曾经的建筑精华集中在杨柳河的“新街”和“观音阁”一带,“新街”街道上空长出屋檐封闭天庭,临河半边街,枕河而居的吊脚楼那叫一个有看头。可惜,如今保留下来的,只有断壁残垣。

双流这个鲜为人知的水码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天天要闻


让朱婆婆欣喜的是,今年以来,区规建局多次聘请专家到彭镇实地勘察,对彭镇老街进行规划,研究杨柳河两岸的升级改造。相信,不久的将来,彭镇水码头的故事会被一一启封。


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转自: 双流发布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