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2022年10月09日19:42:33 热门 1001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作者:川妈


前些天,朋友圈里刷到闺蜜晒娃,九宫图看下来,玩具各个都和二宝的一毛一样。

当下就觉得很奇妙,留言给她,才知道原来她是抄我家作业来的。她的宝贝儿子比二宝小几个月,虽然因为疫情还没见过面,却有着穿过同一件衣服的深厚革命友情。


顺势,我答应她把二宝喜欢看的书,列个单子给他。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多重视“阅读”这件事(不然也不会吃力不讨好地一期期地办“非虚构阅读营”)。


我重视的,不仅仅是语数外全科学习都必须具备的阅读技能,抛开这种功利的目的,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了阅读的初衷和本质:


阅读,是每个人从单一小自我走向万千大世界的桥梁,是教会我们“认识”“思考”和“沟通”三大核心能力的学堂,是一种充盈内心、丰沛情感、沉淀生命的成长仪式。


孩子的长大,更是离不开书籍的滋养。


大宝现在已经实现了独立阅读、阅书等身两大“成就”,涉猎广泛,无论是历史、科普等非虚构书籍,还是虚构的侦探、冒险故事,他都喜欢。


他还乐于当小老师,没事就拿着他最爱的书给二宝念,遇到“知识点”还有模有样地讲解一番,二宝竟然也十分配合哥哥,不遗余力地“表演着”。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看着小两只腻在一起的温暖画面,老母亲深感欣慰。


二宝的阅读种子,也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下,悄悄发芽生长。


我在地垫上给她建了一下小小的“阅读角”。每天,她都会主动去那里,把所有的书一本本翻出来。有时自己看,有时找我们念给她听。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曾有妈妈带着疑虑来问我:“川妈,给那幺小的宝宝读书,ta真的能听懂吗?”


不管是教育学者的研究理论,还是我的实践经验,都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能!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认为,0-3岁孩子的学习,靠的是“无意识的吸收性心智”,他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各种信息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和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们,都进行过相关实验,由孩子的母亲和家人,为婴幼儿重复背诵或播放故事。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些看似懵懂的孩子,已经通过聆听开始了学习。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二宝对书的兴趣也不大。最早,几个月“扯”时的布书,对她来说更像个玩具。


慢慢地,知道翻书了,然后可以跳跃性地翻看图片,到现在能从头到尾看完一本书,听完我讲的故事,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


但陪着大宝和二宝亲子共读的漫长过程,让我愈加惊喜地肯定:没有不喜欢书的孩子,阅读是最好的早教和终身学习的方式。


今天,我把给闺蜜整理的书单分享给大家,里面全是二宝目前最喜欢的绘本。

其中,大部分书是从大宝手里传下来的。有的书破损到差不多可以丢的程度,但她依然爱不释手,每天都在翻。

在我眼中,它们才是最重要的“传家宝”!


这是一份非常适合低幼阶段(0-2岁)阅读启蒙的实用书单,为了帮助大家更仔细了解它们,读好它们,我又专门写了1万字的书单详解。

文章很长,先上完整书单:


二宝的爱读书单

1)Jollybaby布书

• HIDE AND SEEK

• Where is my belly button?

• I see little you!

• Nose and Ears 等

2)杜莱作品

色彩互动系列《点点点》《变变变》

纸板书系列《真的很厉害!》《是大还是小?》《朋友?碰友!》《我来啦!》

百变创意系列《夜光星空闪闪闪》《乡村黑夜变白天》《手指小虫运动会》《手指小虫起床了》《上下搭配变魔术》《形状颜色大变幻》

3)日系绘本

五味太郎《小金鱼逃走了》《小牛的春天》《是谁吃掉的?》《藏在谁那儿了?》《看,脱光光了!》《藏猫猫藏猫猫》《黄色的……是蝴蝶!》《从窗外送来的礼物》

佐佐木洋子《我要拉㞎㞎》《我要洗澡》《我去刷牙》《车来了》《草莓点心》《你好》《我喜欢游泳》

松冈达英《蹦!》《哇!》《谁的声音?》《洞》

入山智:《小鸡球球,藏猫猫!》《妈妈在哪儿?》《好朋友》《小鸡球球帮妈妈做事》《晚安,小鸡球球》《谢谢啦!》


它们都是怎样美好的书?让我细细道来。多说一句:纯分享,没有团购,更没有广告~


Jollybaby布书:撕不烂,有声响,能水洗


HIDE AND SEEK

Where is my belly button?

I see little you!

Nose and Ears等等


听过太多妈妈抱怨:好好的一本书,还没读完,已经遭不住孩子又扯又啃,缺页少字,还沾满口水和不明食物残渣,被毁得差不多了。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不是“毁书”,而是孩子处于某个成长阶段时的必然表现——他们正在努力地调动所有感官和肌肉,去体会与自己产生联系的周遭环境


于是,他们特殊的阅读方式,跟我们想象中“安安静静捧着书一页一页翻”的正经模样,可大不相同:


他们当然不认字,貌似也没有在听你读;

他们可能对你专门展现的图画毫无反应,只是“冷漠”地看上几眼;

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摸一摸、戳一戳,小脸凑上去闻一闻蹭一蹭;

他们可能会抓着书页拍打撕扯,开心尖叫,与书中人物“互动”;

他们甚至会把书塞进嘴里咬一口,尝尝颜色和图案的味道……


别担心,别怀疑,这些都是孩子正在享受阅读的表现,千万不要因此把孩子和书本隔离开来,而是应该挑选能适应这种阅读方式的图书。


我首先给二宝看的,就是布书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市面上做布书的品牌不止一家,再三比较之后,选择了来自澳洲的Jollybaby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挑Jollybaby布书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①色块大、明度高、对比度强,主体突出,增加孩子的视觉体验。


以这本《Where is my belly button?》为例,使用了大面积的红、黄、蓝、绿、黑、白等日常环境中常见的基础色,颜色鲜艳但不刺眼,配搭合理。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内置响纸、摇铃、BB器等多种发声装置,带动孩子的听觉发展。


书的封面和封底都加入了响纸,捏起来哗啦啦响,二宝听见这种声音,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有的书页还内置了摇铃和BB器。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二宝已经自己琢磨出了触发不同声音的方法,捏一捏响纸,摇一摇铃铛,拍一拍BB器,轻松演奏属于她的旋律。


③细节由不同材质的材料组成,满足孩子的触觉需要。


每个养娃家庭,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孩子把所有ta能拿在手里的东西都搞了一通“破坏”,成了家里脏乱差的“罪魁祸首”。


这其实是因为,孩子进入了手部敏感期,需要用手去感知周围、探索环境、锻炼大脑。


Jollybaby布书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种触觉需要。像HIDE AND SEEK里的小机关,包含了粗布、绒布、涤纶棉、纱布、灯芯绒、镜面等各种质感、不同软硬程度的材料,让二宝在触摸的过程中,更安全、更多元地释放自己、理解世界。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④陪伴成长,功能丰富,助力0-3岁孩子不同阶段的能力培养。


布书,是书和玩具的结合体,在孩子与之互动的过程中,给予了他们成长的陪伴。而且,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布书还能有不同的用法。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上面是官方建议,我给二宝实际使用后觉得:


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把Jollybaby布书当做玩具,锻炼视觉、听觉、触觉、手部肌肉的敏感度和力度,也能缓解一些平时积累的焦虑(是的,这么大的小不点儿已经会焦虑了,需要通过抓捏、啃咬、拍打来释放);


1-2岁的宝宝,可以通过布书来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翻阅书里的机关,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这个世界最最原始的逻辑认识(比如“被挡住了不代表没有了”);


再大一点,宝宝就可以学习和阅读布书上的词句,为语言发展打好基础。


二宝现在最喜欢就是和书里的小baby玩捉迷藏,乐此不疲。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做工结实,可水洗,安全材质,环保卫生。


Jollybaby布书的材质很安全,做工也很精良,车线细密,是一本very“耐撕”的书,再也不怕孩子爆发惊人破坏力了。


我家这几本,已经清洗过好多次了,依然结实又清晰,各种小机关也运作良好。


除了照片里的几本,还有一个尾巴系列也很有名(我家也有,但不在手边):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十来本布书里面,夹满了各种动物和它们的尾巴,丛林的、海洋的、农场的、彩色的、黑白的,可以满足孩子薅尾巴毛的愿望,连我都有点心动了。


Jollybaby布书不难买,某东和某当都有旗舰店,性价比真的超级高,我能打出5颗星。


论“创造性”和“艺术感”,我放心把娃交给杜莱


“阅绘本无数”的各位爸妈,没有不知道杜莱的吧?


杜莱是享誉全球的法国童书大师,从94年到现在,已经创作出版了70多种童书,获奖无数、译本众多,全世界的大人小孩儿都爱他。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也超爱杜莱,光他的绘本,家里就收了十好几册,每次和二宝一起阅读的时候,都要惊叹一次书中满满的创意和艺术性


二宝也特别热衷于书里面的各种互动惊喜,自己就能用小手指头翻翻点点,玩个不停。


这次,有三个系列的杜莱绘本,被我选入了二宝推荐书单。


色彩互动系列(2册)

《点点点》

《变变变》


进入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愈来愈担心的问题是:孩子会不会沉迷于声光影像的刺激?会不会因此丢失阅读的能力?图书会不会因此消失?


杜莱的《点点点》《变变变》,让传统绘本获得了新生。有媒体这样评价这组书:“给了iPad重重一击的交互式绘本。”我举双手表示赞同。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其实,书中的图案都是单调质朴的:一个点,两个圆,几排色块,没有形象角色,没有绘画细节,却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颜色本身


从《点点点》里红黄蓝三原色的碰撞交融,到《变变变》中颜色调和变化的更多形式,简洁直接地戳中了孩子天生好奇、渴望互动的心。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二宝最喜欢跟着书里的指示“搞艺术”了。


先点一次黄的: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再按五次红的: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用力摇一摇,颜色小球居然被二宝摇乱了: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再拍几下手,“啪!啪!”,小球都飞向二宝,变出了更多的颜色: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这个互动感,太绝了!


在与《点点点》和《变变变》的游戏之中,孩子靠一根手指的触摸和指点,领悟到突破纸张的魔法,品尝了“想象”和“创造”的奇妙滋味,也能体会到色彩变换的神奇,获得第一次与艺术亲密接触的宝贵体验。


纸板书系列(4册)

《我来啦!》

《是大还是小?》

《真的很厉害!》

《朋友?碰友!》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杜莱2014年来中国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讲了这套纸板书的故事。


我看过当时的视频,凭着夸张的画面和形象的语气词,杜莱和孩子们跨越了年龄上和语言上的巨大鸿沟,开心地完成了交流。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没错,这套脑洞巨大的绘本,几乎只使用了语气词和拟声词,而所有的故事和情绪,都通过画面和语气传达,特别适合爸妈带着孩子一起,一边拿着书做动作,一边大声喊出来。


阶梯式的书页设计,也很有想法。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拿这本《我来啦!》给大家看看。表面上,孩子一眼就能看到书里的每一页内容,知道主人公和故事:一辆红色的小汽车,要开往远处的一栋小房子。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一页页翻开,才发现小汽车在旅程中遇到了这么多事!


轰隆隆!有越来越多、越来越陡的山坡: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嘀嘀!有错综复杂、迷失方向的城市: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啊——!有阻挡道路、无法前行的悬崖和大海: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嗨——!感谢大鸟的帮助,小汽车终于到达了小房子: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么么哒!原来,是一个宝宝,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呀: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二宝特别喜欢这个宝宝和妈妈团聚的故事,每次读完,就会过来和我抱在一起,笑作一团。


百变创意系列(6册)

《夜光星空闪闪闪》

《手指小虫运动会》

《手指小虫起床了》

《乡村黑夜变白天》

《上下搭配变魔术》

《形状颜色大变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这一组书,号称是“可以从6个月用到6岁的百变创意玩具书”


本来我觉得有点夸张,但刚买回来时,连大宝都兴致勃勃地翻了一遍。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他尤其钟爱《夜光星空闪闪闪》这本。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翻开书,粗看起来平平无奇,只有一些星星形状的镂空罢了。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但是在灯光下“充满电”后,关上灯,黑暗之中立刻生出了一片灿烂的小宇宙!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大宝很喜欢这个夜光效果,一边翻,一边自己配上宇宙飞船升空翱翔的音效,很享受地沉浸在想象世界。


二宝的话,更喜欢讲“手指小虫”的《手指小虫起床了》《手指小虫运动会》两本。


我陪她读的时候,会在手指头上画好五官表情,做好准备。


在书页的洞洞里扭动手指,扮演不愿意起床的手指小虫:“好困啊,不想起床!”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或者运动会上的举重大力士:“嘿!呼!嘿!成功啦!”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有时,我还会邀请大宝和爸爸过来亲情客串。看着我们“三个手指一台戏”,二宝被逗得前仰后合,伸出自己的指头来,碰碰哥哥的手指小虫,再碰碰爸爸的和我的,像是一个观众对演员最高的褒奖。


《乡村黑夜变白天》《上下搭配变魔术》《形状颜色大变幻》,这三本很能锻炼孩子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乡村黑夜变白天》:白天和黑夜的景象有什么不同?顺序有什么不同?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上下搭配变魔术》:上下两件事物有什么关系?有多少种搭配?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形状颜色大变幻》:正方形里包含了哪些颜色?圆形里还有哪些形状?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这组图书,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调动手眼协调,逻辑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力都能获得激发和提升,确实是亲子共玩的“游乐场”。


找寻生活中的温馨时光,日系绘本是大宝藏


在二宝的书单里占了大头的,还有一批日本作家编绘的绘本童书。


其实,“绘本”这个词,本身就来源于日语。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就大力引入和翻译欧美经典绘本,也是亚洲最早推动本土绘本创作的国家,到现在,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完备,积累了许多优秀作家和作品。


日系绘本的风格细腻温暖,画面设计趣味性强,故事切入点常常很小却又很妙,善于揣摩孩童的思维心理,再加上与中国相似的文化背景,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和喜爱。


以作者分类,我给大家说一说书单里的这部分日系童书。


五味太郎(创意经典绘本系列 8册)

《小金鱼逃走了》

《小牛的春天》

《是谁吃掉的?》

《藏在谁那儿了?》

《看,脱光光了!》

《藏猫猫藏猫猫》

《黄色的……是蝴蝶!》

《从窗外送来的礼物》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五味太郎,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绘本作家,近50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了400多本绘本书籍,高质又高量。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特别佩服五味太郎的一点,就是他太善于“玩”画面了,把每一本绘本都变成了一场解谜游戏,数数字、比大小、看细节、找不同,用视觉创造想象,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宝爱读的这几本内容比较杂,但都很经典,容我慢慢道来。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小金鱼逃走了》:有一只调皮的小金鱼,逃走后藏在了家里的各种角落。这是二宝爱上的第一本绘本。


比如窗帘上、糖罐里、水果盘中: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钟爱捉迷藏游戏的二宝,找小金鱼找得可努力了。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她第一次看(10个月左右),就从最后一页满是金鱼的池塘里,迅速找到那只特别的小金鱼,我们都惊呆了!


到现在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发现,小金鱼的特别之处的?!


《黄色的……是蝴蝶!》:类似上一本的叙事方法,但更进阶——以“黄色”这个共同点,串联起小男孩捕蝴蝶过程中的种种误会。


黄色的,可能是小鸡,可能是气球,还有可能是安全帽: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看到最后,小男孩终于不再只靠“黄色”做判断,却也错过了窗外那只真正的蝴蝶……


书中的道理,二宝可能还不明白,但黄色蝴蝶肯定是看懂了,每个蝴蝶洞洞都被她抠破了。

《冰激凌是谁吃的》《袜子藏哪儿了》:把各种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和物品都融进图画细节里,更类似“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大大提升了二宝的反应能力和辨认能力,毕竟动脑动手又动口。


画面中动物和人物的数量会逐步增加,还能锻炼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以上四本,都是非常典型的观察解谜类绘本。


《藏猫猫藏猫猫》:没错了,又是孩子最喜欢的捉迷藏题材。但这一本,用简单好懂的方法呈现了捉迷藏的“原理”——用比自己大的东西,把自己遮起来,才能不被找到。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每一种动物,都找了比自己体型更大的动物,一个躲在一个身后,躲了一长串: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但风把云吹走后,动物们又一个接一个被自己的小伙伴找到了: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从窗外送来的礼物》:以圣诞节为故事背景,讲了一个粗心的圣诞老人送礼的故事。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从窗户看到一排大牙齿,一定是鳄鱼的家!但实际上,这里是谁的家呢?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从窗户看到一片黑乎乎的,这家一定没人!但实际上,是谁住在这里呢?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圣诞老人闹出的乌龙,让孩子在捧腹的同时慢慢理解: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自己认为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而且,原来大人也是会犯错的呀!


以上两本,对逻辑推理和想象力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看,脱光光了!》:孩子排斥洗澡,可是让很多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这本书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让爸妈和孩子可以把洗澡变成玩游戏。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小牛的春天》:像一首浪漫的童诗,用想象串联起小牛的成长和春天的到来,让孩子见识到四季轮换的奇妙,和生命绽放的美好。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觉得,上面这两本是非常好的自然教养类绘本,用游戏和故事带孩子成长。


不管是多么微不足道的琐事,在五味太郎的笔下,都能变成幽默的生活趣事。作品中不加掩饰的童真和新奇想法,让二宝获得了许多快乐能量。


佐佐木洋子(噼里啪啦系列 7册)

《我要拉㞎㞎》

《我要洗澡》

《我去刷牙》

《车来了》

《草莓点心》

《你好》

《我喜欢游泳》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七本套装,也是经典中的经典之作。


她把自己的育儿经验融入绘本创作之中,画风可爱,故事简单。内容上,都是取材于生活中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要拉㞎㞎》:一个人去上厕所,先敲敲门,上完厕所记得要洗手,别忘了穿上裤子呀!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这套书里,二宝最爱这一本。


《我去刷牙》:吃完东西要刷牙,好麻烦,左刷右刷上刷下刷,可是为什么要刷牙呢?


《我要洗澡》:今天你洗澡了吗?冲冲头发冲冲脚丫,把泡沫都洗干净,又是一个香喷喷的干净宝宝啦!


《你好》:第一次跟别人见面、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应该怎么开口呢?先礼貌地打个招呼,总不会错!


《草莓点心》:妈妈让我去买草莓,走啊走啊,遇到很多好朋友,玩玩闹闹,咦,要买什么来着?


《车来了》:坐公交车出门咯!先排队上车,给爷爷奶奶让座,什么颜色的信号灯可以过马路?


《我喜欢游泳》:夏天到啦,一起去游泳!换好泳衣,做完热身,扎进水池里比赛吧!


孩子遇到挑战、出现困难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采用的办法是“说教”:唠唠叨叨讲道理、谈教训,“应该这样那样,下次可别再错了”。


但试问,谁遇到挑战不着急呢?谁出现困难不难受呢?谁喜欢被人说教呢?反正,我不喜欢,大宝二宝也不喜欢。


佐佐木洋子的绘本故事,不注重“说教”,而注重“认知”。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种种技能,都可以借书中的小场景,和亲切可爱的动物宝宝角色,以简单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二宝在“噼里啪啦”系列故事中,对自己的身体、身边的人、日常的生活形成了最基本的了解,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产生的情绪,学习生活技能的过程轻松了很多。


毕竟,看到书里机灵的小老鼠、娇憨的小猪、呆萌的小河马,都能愉快地享受洗澡刷牙的时间,孩子们一定会心动呀!


松冈达英(4册)

《蹦!》

《哇!》

《谁的声音?》

《洞》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松冈达英的书,我要好好推荐一下。


为什么?因为,他是一位科普绘本作者。


想给二宝这种年纪的小孩子做科普教育,貌似有些异想天开:能看清图片、读懂故事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学科学吗?


所以呀,松冈达英这几本针对低幼儿童的高品质科普绘本,就显得异常宝贵。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看标题,你能猜出它们是在科普什么吗?


《蹦!》《哇!》是两册姐妹书籍,内容联系比较紧密。


《蹦!》:介绍了几种有跳跃能力的动物,比如飞鱼和猫咪,它们不跳则已,一蹦惊人!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全书都是大幅的图画,一个“蹦”字作为中心: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哇!》:是《蹦!》的姐妹篇,延续了前作的创作思路,还是那几个熟悉的形象,但这次,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被吓得“蹦”了起来,还伴随“哇”的大叫: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认动物、学动作,知道哪些动物会蹦,也有动物不会蹦,还有的动物受到惊吓会又蹦又叫。


明明书里文字寥寥,内容上也很简单直白,为什么《蹦!》和《哇!》会这么受欢迎?


我猜,关键就在“蹦”和“哇”这两个字上。


“蹦”的发音beng,是一个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孩子学习模仿的音;而“蹦跳”这个行为,也是孩子的最爱做的动作之一。


“哇”也一样,常常出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爸妈在讲故事的时候,也经常用“哇”的语气表达惊讶的情感吧。


于是,贯穿始终、高度重复的“蹦”和“哇”,很容易让孩子上瘾,一边看图,一边跟着“蹦!”“哇!”个不停。


二宝就会跟着《蹦!》中的小青蛙和小猫咪一起蹦,不仅读了书,学了知识,练了发音,还锻炼了身体,一举四得,老母亲表示非常满意。


虽然,她看《哇!》的时候,表示有点小害怕,但还是跟着我读得津津有味。最后看到妈妈被蟑螂吓得“哇”一声跳起来,还笑出了声。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谁的声音?》《洞》也是跟动物有关的科普绘本。


《谁的声音》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小猫“喵呜”,小马“嘶嘶”,“嘎嘎嘎嘎”的是谁呀?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鸣叫声,孩子可以跟着绘本将它们一一对应,还能学着模仿形态和发声。


可是,如果大家一起叫,就太吵了,谁也听不清别人的声音了。所以,别人说话时,安静聆听也是很重要的哟: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洞》就带着孩子们,到自然界中生活在各种“洞”里的生物家去做客。有蚂蚁的洞、鼹鼠的洞、蜜蜂的洞: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画面比前面三本更为写实,尤其各种生物所处的环境,刻画得特别细腻,树上的洞里不止住着啄木鸟,还住着毛毛虫和知了呢: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原来,一个又一个不起眼的小孔洞,也是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园。


松冈达英让久居在都市里的孩子(包括大人),从他的图画中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治愈力量,同时,也唤醒了小小生命对亲近田野山间的天然兴趣。


入山智(小鸡球球成长绘本系列 6册)

《小鸡球球,藏猫猫!》

《妈妈在哪儿?》

《好朋友》

《小鸡球球帮妈妈做事》

《晚安,小鸡球球》

《谢谢啦!》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提起“入山智”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陌生;但说到“小鸡球球”,应该是低幼绘本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角色了吧。


入山智是小鸡球球的“爸爸”,也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真·爸爸。他的作品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小鸡球球》系列,这个毛茸茸、黄澄澄、喜欢捉迷藏和四叶草的小萌神,已经是几十本书的主角啦。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我给二宝选择的是“成长绘本系列”套装,有六本,我和她都一起读过无数遍。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小鸡球球,藏猫猫!》不用多说,二宝最喜欢的捉迷藏题材,看得别提多起劲儿了。封面上,小鸡球球捂住眼睛,却又忍不住偷看的样子,二宝就学了好久。


开始游戏了,小鸡球球仔细观察,把小伙伴一个一个找了出来。二宝也会一起认真找,找到了,就掌声鼓励自己。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看到尾巴找出小猫,看到耳朵找出小狗,看到鼻子找出小猪……通过局部细节来推测出整体,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如果只看局部细节,行不行呢?


《妈妈在哪儿?》就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小鸡球球捡到了一片四叶草,想拿给妈妈看: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他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把小狗的耳朵当成了妈妈的翅膀,把大红花当成了妈妈的帽子: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一次次扑空,小鸡球球哭的很伤心,妈妈到底在哪儿?


原来,也不能只看到一个局部,就断定整体,不然,就可能闹出很多误会呀。


《好朋友》《小鸡球球帮妈妈做事》《晚安,小鸡球球》《谢谢啦!》这几本故事中,小鸡球球来到外面的世界,一边与周围的人交往,一边踏上“探险”之路。


《好朋友》:小鸡球球要去好朋友小鸭嘎嘎的家玩耍。

一路上,两只小友碰到了很多昆虫、动物和植物,他们的家和习性都各不相同: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小鸡球球帮妈妈做事》:嘎嘎阿姨过生日,小鸡球球帮妈妈去送花篮。


走着走着,被草丛里贪玩的小熊吓撒了花,小熊为了弥补,带小鸡球球去摘草莓,然后又遇到什么事了呢?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晚安,小鸡球球》: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小鸡球球却睡不着。


小鸡球球跳出家门,迎着又大又圆的月亮出去找朋友玩,一路大冒险: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谢谢啦!》:小鸡球球和小伙伴出门野餐,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善意。


小乌龟背他们过河,小松鼠帮他们指路,小獾请他们避雨,小鸡球球交到了许多新朋友: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这个系列绘本的画风好软糯,故事也很温柔,如同和煦的暖风吹进心间。我在跟二宝共读的时候,时常因为其中的某些细节,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第一次交新朋友、第一次帮爸爸妈妈出门买东西、第一次和小伙伴出门“探险”……


看二宝和书里的镂空和折页互动得不亦乐乎,我相信,这场温暖的风,也会停驻在她的心间,就算长成了大人,也保有几分童真。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二宝的爱读书单,就先介绍到这里了。

这些绘本作者不同、题材广泛,但它们又有一些共通之处,可以为我们选择低幼绘本提供一些启发:

  • 互动性强
  • 文字简单
  • 色彩鲜艳
  • 风趣幽默


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0-2岁宝宝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需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学习。

这些绘本的高互动性正好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我们在陪宝宝亲子共读时,也可以通过“演”的方式读绘本,带着孩子一起玩起来。


虽然这篇文章,名义上只是二宝的书单介绍,但我也花了好几个晚上来写,确保书里的细节都能被大家看到。


因为,我是打心底里希望,既能与各位爸妈分享我挑书、读书的经验,又能让你们切身体会到,这些绘本书籍有多么优秀、对低幼宝宝的身心成长有多大的帮助。


在我看来,拿起书开始阅读的过程,就是终于敲开了一扇门,小心而热切地与门内的世界发生联系,从中汲取能量、理解感悟、创造价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请多多关注孩子关注的点,陪伴孩子自由地探索书本世界,让孩子享受和我们一起读书的时光


我相信,每一个宝贝,都会爱上这些美妙的书,都会慢慢走上喜爱阅读的路。


中年老母亲没有朋友,只有鸡娃的战友 - 天天要闻

拓展阅读

为什么孩子要读经典?如何读?耶鲁教授分享的童书清单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