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诗 歌
听见定慧禅寺
江苏/许波银
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人们说,如皋有座庙叫定慧禅寺。四里八乡的人每逢初一、月半、二十五,都到那里焚香祈福,祈求菩萨保佑风调雨顺、一生平安。
遇到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香火就更旺了。传说那是观音菩萨出生、出家、得道的好日子。
寺院门前,护城河两边就像赶集一样。有带着小孩来吃素面的、卖香的,各种小商小贩,随着寺院内传出的悠悠钟声,一种盛世祥和的景象。
这期间,要算我的父亲给我们兄妹几个讲的关于定慧禅寺的故事最精彩。父亲说几百年前定慧禅寺是江北第一大寺院。殿内大佛的额头上有一颗夜明珠,一到晚上就放出烁烁宝光,把整个大雄宝殿照得通亮。
当时的皇帝派钦差大臣到各地寻访,这位大臣来到如城,围着三面环水的定慧禅寺转了一圈,惊呼:这不是真龙宝地吗?但转念一想,庙里全是出家的僧人,不可能诞生出新的真龙天子来和皇帝挣天下,姑且放过。
在那个年代,皇家是非常在乎这些风水宝地的。所以,我每次从定慧禅寺门前走过,敬畏之心由然而生,我心中一直想着找个时间到庙中细细游览一番,感悟到底神在哪里?奇在哪里?
机会来了,今年8月15日,我们作家协会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佛教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联合如皋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共同举办“情牵定慧禅寺”文学采风活动。我有幸深度走进定慧禅寺,倾听那来自千年古刹的悠悠钟声。
清晨,我在妻子的搀扶下,跟着采风队伍,开始了特别的寻古探幽,刚走到寺院大门正面朝北的山门,就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全国唯一朝着正北方向的寺院大门。据说,还和天安门同处子午线,而且有祖孙传下来,每年只有几个特别的日子才能把大门打开,这其中的玄机是我们芸芸众生所不能感悟到的。
走进大门,僧人大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寺院的五宝来:那就是千年的银杏、百年的黄杨、神奇的五谷杂粮、落地金桂、十三菩提,原来这五宝就是五棵珍贵的奇树。分别长在寺院的东南西北中,古老的银杏树历尽千年风雨,且枝叶茂盛,蓬勃向上。那棵百年黄杨是我们如派盆景的代表作,左顾右盼处处动人,虽然树身巴结堆垒,却给人一种鹤发童颜之感,妻子把我的手拉过去摸了又摸。
再说说那棵神奇的五谷杂粮树,我拉着妻子挤到大师身旁,请他具体地介绍,大师指引着我细细地抚摸了树身和树叶的样子,“这是郑和下西洋时带回来的外来树种,结的果实每年都不一样。”
“那为什么呢?”我进一步地问,大师回答;“说不清为什么,老百姓的哪种农作物丰收了,它的果实就长得像什么,全国这种树仅有两棵。”“额!真是奇树!”大家一阵唏嘘,纷纷站在树前合影留念。
接下来,我又追着大师问为什么叫落地金桂?大师满脸含笑,这棵大金桂是飞来的种子自然长出来的,每年的花期特别长,开的花特别多,也特别香,大家恍然大悟地“奥!”了一声。
让人最感兴趣的还要算那棵十三菩提,因为人们都知道菩提是传说中佛国的神树。当年如来佛祖就是坐在菩提树下整整三天才得道成佛的,大家仔细欣赏着,看见每片叶子的造型都不一样,感觉真的很神奇。
大家纷纷感叹:我们虽然都是现实中人,但却有置身于仙境之感。
来了兴致的大师,这时反过来问了我们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我们定慧禅寺原来有两个别名吗?”众人纷纷摇头,站在我身边的作协季主席忍不住反问,“还有两个别名?”“对,一个叫强盗庙,一个叫葫芦寺。”说话间大师用手指了指在大雄宝殿的顶端,有一个金色的大葫芦,葫芦下面有一片莲花造型的绿色琉璃瓦。
据记载,大殿每片瓦的四个角都有小孔,瓦和瓦之间都是用铜丝串成的。可别小看这片瓦,这可是收过皇封的,它来自北京紫禁城,它的寓意是“一瓦遮全寺。”这样一解释葫芦寺的别名倒是可以理解,然而又有别名叫“强盗庙”就让大家云里雾里了。
从史书上记载,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隋朝年间,智顗大师在如城东南角诛茅建寺立名“定慧禅寺”并构建七层宝塔。
可据民间传说,该寺庙有三十六位海盗来到寺院削发为僧,遁入空门。原来遇到韦陀菩萨坐在他们的船头显圣点化,渡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而至今庙中一直保持着三十六位僧人供奉着两尊韦陀菩萨塑像的传统。
说话间,从不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和相互应的鼓声,在场的所有人闭住呼吸,聆听着来自远古的问候,洗去一生的疲惫和心灵堆积的尘埃。正如大师介绍的那样,在方圆几百里内,定慧禅寺是唯一的一家一直还保留着晨钟暮鼓、晚上打更的寺庙。在如今的繁华都市之中能一直保留这样的清净之地实为难得。
拾阶而上,“注意,把腿抬高一点。”妻子提醒了我,大雄宝殿到了。在跨过高高门槛的一刹那,我仿佛跨过了一道心灵的坎,烦躁和忙碌的思绪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沉静。
一位97岁的老太太迎接着我们,她天天在这里帮忙看管香火,迎来送往来自八方的善男信女。虽近百岁,精神饱满,鹤发童颜,脸上写满了虔诚,一幅活菩萨的模样。
置身于大雄宝殿,大师的讲解更富有磁性和穿透力,语气中带着十分的骄傲和自豪。正面红底金字的大匾“慧映中华”是慈禧亲笔所抒。大家瞪大了眼,一脸疑惑,我更想听听详细,大师解说道,“在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当年老方丈毅然决然捐出所有庙产,创办了如皋师范和如师附小教育兴邦,慈禧感念大师胸怀爱国大义,赐字嘉奖。所以,我们定慧禅寺至今以来一直保持着捐助贫困学子的传统。”
“僧盗同殿和四大天王的塑像都有缺损,是全国唯一的奇观,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独杆莲花大佛是全国的唯一,定慧禅寺的僧人们用自创的“海潮音”引领诵经,自成一派,名扬海内外。
还有那尊6.5吨重的白玉卧佛,更是世界罕见,说到这儿,大师不无遗憾:“当年我们定慧寺的大佛和十八罗汉是由一棵千年的檀香树和十八棵梨花树雕刻而成。如果文革期间不被造反派毁掉,排在全国前五名是没有问题的。”
“真可惜,真可惜!”我嘴里重复着,“铛、铛、铛,”从寺院的东南角传来了清脆的响铃声。我忍不住地问,“我们可以到塔上去感觉一下吗?”大师高兴地道;“可以的,凡是来的游客都要登塔的。”一听说登塔,几个女作家欢呼雀跃。
沿着楼梯,领头开始了攀登,“人们常说宝塔镇妖,那我们这座宝塔镇的是哪方精灵啊?”我开玩笑地问大师。“我们定慧禅寺的宝塔不是镇妖的,这是一座七层八面观音宝塔,供奉着各种神态的观音塑像,而且奇就奇在相由心生,你把观音菩萨想成是女的就像女的;你把观音菩萨想成男的就像男的。也就是说,你把观音菩萨想象成你的父亲,就越看越像你的父亲;如果你把观音菩萨想象成你的母亲,就越看越像你的母亲。”
站在你的塔顶,迎着和煦的清风,聆听着塔角上传来了悦耳的铃声。啊!我悟到了到这儿求佛到那里烧香,不如在家先孝敬好父母的道理。
中午吃饭,我有幸和大师坐在一起,席间我提起从小就听说的定慧禅寺那几件宝贝,比如夜明珠,那颗稀世珍宝哪里去啦?大师气愤地说:“日本侵略中国时,被鬼子抢走了,包括嵌的那些金字和贴在菩萨塑像身上的金箔。”饭厅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沉闷凝重,“额!今天不是8月15日吗?”季主席提醒道。是啊!就是1945年的今天,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我端起杯子站起:“来!我们以茶代酒,干一杯!干!干......”
下午采风活动圆满结束,就在我和大师握手告别的一瞬间,一股莫名的宁静流遍全身。耳畔又似乎回想起大师在未来佛塑像前说的那一番话,“放下过去,把握今天,展望未来。”
“铛、铛、铛......”定慧禅寺的钟声,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又一次悠悠响起,它敲走了千年的风雨,警醒着无限未来。
总编辑:骆圣宏
栏目主编:陈劲松
特邀编辑:殷小洁
文/许波银
1964年出生,1983年参军入伍,1984年赴滇参战,1985年为掩护战友,被地雷炸成重伤至双目失明,国家一级伤残军人,中国轻音乐协会会员,中国盲协文学艺术委员会会员,江苏省残疾人文学联谊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大爱网络艺术团团长。2004年出版《我想告诉你》作品集。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