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却有更多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
特别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做出的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举动来。
为什么当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的心却病了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美国积极心理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安妮老师的《心理韧性》这本书中就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这个现象的根源,以及解决的办法。
安妮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现身说法告诉我们,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心理疾病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与压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让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一种不利于健康的心理状态。
而对于孩子来说同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心理韧性,让他们能够轻松应对压力。
关注孩子的健康,从养护身心开始。
一是保证孩子有充足而优质的睡眠时间。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上,却忽略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首先要知道睡眠的重要性。
1.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状态不佳。美国心理学和医学专家艾米·沃尔夫森和玛丽·卡斯卡顿曾做过调查,发现从周一到周五,成绩拿到A和B的学生睡眠时间,要比成绩为C和D的学生,睡眠时间要长至少25分钟。
成绩C和D的学生往往晚睡晚起,所以睡眠严重不足,导致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不佳,出现白天嗜睡情况。
所以,想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作为家长首先要保证孩子有充足而优质的睡眠,只有这样才能克孩子“没带脑子”听课的状况。
2.睡眠不足,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都会受损。
孩子无法专注与睡眠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睡眠不足,身体内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就会下降,而葡萄糖是可以让孩子专注的能量来源。所以睡眠不足,孩子是无法专注,或者说无法长时间专注的。
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记忆力:一是大脑神经的可塑性会受损;二是影响大脑对信息的深度处理和储藏。
3.睡眠不足还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控制力。
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患上多动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而且这样的孩子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变得异常的暴怒。
4.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大脑发育。
有科学家推断,长期睡眠不足的孩子,大脑会遭到永久性的破坏。
睡眠不足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真的很大。如何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呢?
2021年,我们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对每个学段的孩子睡眠做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达到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
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是培养孩子心理韧性很重要的一环,家长要引起重视。
如何让孩子有优质的睡眠呢?书里也给出建议。
1.和孩子从小就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
2.对睡眠有影响的刺激性物质不要让孩子接触;
3.多在早上晒晒太阳;
4.带领孩子多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5.缩短午觉的时间
6.睡前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品或者饮品;
7.睡前半小时,避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以上七点可以帮助孩子有一个充足而优质的睡眠,而好的睡眠是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理韧性的。
除了以上知识,书里还详细地为读者介绍了如何提升孩子心理韧性的9大方面通俗易懂,容易学习。
让孩子拥有任何挫折都打不倒的力量就从培养心理韧性开始,而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从睡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