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入特定公共场所都需要扫码,
但有些长者因其手机版本过低,无法扫码。
这时家人就会建议买一部新手机,
让出行更便利。
我国是智能手机使用大国,每年生产和淘汰的手机数量庞大。随着手机的快速更新,我们手中也总有一两部闲置不用的手机,很多人会选择将旧手机卖了。
在街上,偶然也能看到有人骑着三轮车,小喇叭播放着“回收旧手机、旧电脑”。
这时,有的人觉得淘汰的废旧手机除了放在抽屉里吃灰外,也没有太大用处了,干脆卖给回收店,还能拿到一部分折算的钱。
但我们平时会将银行卡密码、身份证信息、支付宝信息等存在手机里,一旦被不法分子恢复,就完全泄露了,随时有资金被盗的可能。
回收旧手机后
账户内的钱“不翼而飞”
近日,家住中宁县的马先生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支付宝绑定的银行卡内的钱“不翼而飞”。民警调查发现,受害人账户中的钱全部转到手机回收店老板李某名下。
据李某交代,其经营着一家手机店,因资金周转不开,就动起了歪心思。因为马先生近期在店内置换了一部苹果手机,店家套取被害人信任,获取被害人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信息,通过修改被害人支付宝支付密码形式,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被害人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的钱转到自己的支付宝内。
● 手机回收存在安全隐患
手机已删除的数据仍存在被复原的可能性,这是废旧手机回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回收旧手机,信息安全是首要考虑的。
将手机恢复到出厂设置,将所有个人信息全部清理干净。然后再找寻专门的机构去进行手机回收。
毕竟如今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除了“猜猜我是谁”,其中不少就是假冒亲朋好友的身份,电话求助要求借钱、转账实行诈骗。
嫌疑人越来越多地依靠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诈骗”,得手率更高,也更加难以识别。
● 不要过于详细地记录联系人信息
在存储手机号码时,为了记清“谁是谁、在何处、什么单位”,大家都会习惯性将这些信息加在联系人的姓名后。如“女婿李XX”“同学陆XX”等。
一旦手机丢失,手机信息不慎泄露,或被犯罪分子盗用后,会借助你的身份信息获取受害者的信任。
假设有一天,你接到的是一位熟人的电话,来电显示的是来自手机通讯录里名字,你是不是很轻易就放下戒心?
所以,在接到所谓的家人、领导、朋友的来电时,一旦对方开口提钱,一定要慎重。特别是涉及资金方面,一定要亲自找当事人核实。
造成手机通讯录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很多,大家可添加一些易于自己记忆的代号作为区分,或记录在纸质通讯录中,以免给骗子可乘之机。
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工具
但也正因其功能强大,
稍有不慎,
“伤”到自己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当你想更换新手机时,
旧手机应该如何处理比较稳妥呢?
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负责编辑:诗琳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