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2年第13期
编者按:
春天的风吹来新绿,青春在盛夏的艳阳和大雨中茁壮。我们度过冬的考验,带着严寒中磨砺出的骨气不断向上,寒来暑往,迎来一个新的收获之秋。
这十年,我们跨越山河,用青春丈量广阔的大地和海洋;这十年,我们跨越时空,用青春画出属于我们的桥梁与星辰。
这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这十年,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广大青年深刻把握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从即日起,《中国青年》全媒体推出专栏“这十年•正青春”,记录一批有为青年在共青团团结带领下,坚定不移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坚实足迹,并通过他们奋斗的青春展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这十年,正青春,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这十年•正青春”系列报道⑨
王妘: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文-本刊记者 刘善伟
王妘,“80后”,通用技术集团团委书记,团十七届中央委员,团十八大代表。在同龄人中第一批戴上红领巾、第一批加入共青团,中学时期就担任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副书记,高三入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毕业,从基层兼职团干部做起,2010年任通用技术集团团委书记。从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到从事党的青年工作的年轻干部,她在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中实现自我价值。在从事团的工作二十余年里,从写稿的“小王”,到年轻人和团干部身边的妘姐、妘书记,她始终忠恕任事,热爱着共青团事业;她始终热情洋溢,是年轻人信赖的朋友;她始终以扑面而来的阳光、自信与清澈,不断影响着身边的青年们。
《中国青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您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有哪些感触?
王妘:很荣幸能够在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对于一名团干部而言,这是无上的荣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我来自中央企业,央企作为共和国长子,在建团百年历史征程中,一直是党团结带领广大有志青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要阵地。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回顾通用技术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通用技术青年跟党奋斗的青春历程。在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中,通用技术青年引进“156项”重点工程,克服各种封锁和难关,研制出第一台车床、钻床、镗床,生产出第一支钻头、卡尺、精密测量仪,建设起新中国十大建筑,解决了人民穿衣问题,保障了重点行业医疗,让机床印在人民币上,让金属国徽在天安门城楼熠熠生辉。进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用技术青年自主研发高端数控机床,攻克绿色纤维新材料,引领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战疫中勇敢逆行,在冬奥会建设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挥洒汗水,在乡村振兴画卷书写最美青春,用忠诚和信仰擦亮央企底色。
今天的通用技术青年从共青团百年宝贵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听党话、跟党走,坚守理想信念、投身民族复兴,叫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的精神口号,担负起“以科技进步和品质服务引领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展现“阳光自信、忠诚担当、勤学修德、实干创新”的时代风采,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广阔舞台上,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中国青年》:您参加共青团工作应该有20多年了,请讲讲缘起和经历。您参加了几次团的代表大会?
王妘:从事团的工作二十余年,共青团之于我是真理的力量、信仰的味道,更让我历练成长、收获喜悦。再次在人民大会堂聆听总书记教诲,我感慨万千。记得20年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时,我作为大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当时的纪念大会,也作为参演人员在中国剧院参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那时的我铭记着“实事求是 朝气蓬勃”的八字校训,鞭策着我不断前进。2013年6月,我当选团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两年后增补为委员,这五年时间让我从更高的站位、更高的层面理解共青团工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为党从事青年工作的崇高事业。后来我作为代表参加了团十八大,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这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青年工作摆在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亲自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亲自谋划青年工作发展、亲自部署共青团改革。同时,也经历了通用技术集团党组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向上引导、思路上启发、工作上支持,着力在“建”和“带”上下功夫,不断焕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形成了通用技术集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2020年,集团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那一刻,我无比幸福和满足,也感到这是鼓励和鞭策,激发了我们接续奋斗、永久奋斗的不竭动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对团干部讲的那段话特别触动我,我内心树起了一面镜子,对照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团干部,有哪些需要保持和发扬,又有哪些是自己还需努力的。我想,特别是要牢记总书记四点重要希望嘱托,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多做青年友,多为青年计,多谋青年事;特别是要将“引领”“组织”“联系”“紧跟”这四个关键词落实落地落到位,同广大青年打成一片,做一名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团干部。
《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您在带领本企业团组织引领青年思想工作方面,有些受青年欢迎的做法,请讲讲其中的故事。
王妘:青年人都有追求进步的需求,中央企业的青年更是这样。通用技术集团团委在集团党组和中央企业团工委领导下,把政治性摆在第一位,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各级团组织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思想引领这一共青团根本职能,开展了“青年大学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通用技术榜样 砥砺前行力量”等系列活动,从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央企精神教育三个方面出发,以“青年之家·学习社”、青年大讲堂、井冈山和延安理想信念培训班等作为常态化阵地,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宣讲、情景教学,在青年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员工投身企业改革发展。我们每年五月都会组织召开青年专题座谈会,党组主要领导带领青年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青年的寄语、给青年的回信。我们把“青马工程”和“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作为重要举措,一体两翼抓“青年铸魂”,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年政治骨干的培养放在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引领广大青年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做共青团工作,只要引领青年跟党走,就始终有光明的方向,只要引领青年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青年人就会愿意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冲锋在前。
《中国青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您在带领所在企业团组织引领青年奋斗方面,有一些很扎实的做法,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王妘:团青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年轻人便有了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的机会。在援鄂、援沪抗疫中,团委号召青年投身抗疫主战场,400余支青年突击队冲锋在前,口罩机、防护服面料生产、医药应急保供、方舱医院保供……我们的青年冲锋在前、勇敢逆行。2020年1月底,“90后”护士梅定得知科室人手不足,主动向医院请战,踏上了从江苏昆山转到河南再到湖北孝感的返院之路,长达27个小时的辗转逆行打动了很多人,列车在湖北孝感为她临停1分钟,令无数人动容。“90后”护士金钰从辽宁鞍山到湖北武汉,回忆起那段在ICU病房里艰难的日子,她说:“我从来没有放弃信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摘下口罩迎接最美的自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团委组织动员基层团组织和团干部下乡深入调研,于是就有了30多对“校企共建团组织”,有了30多个遍布商都县各个学校的“爱心书屋”,有了我们帮助引进的60名青年志愿者教师,有了网红带货的团干部县长、穗金惠扶贫产品电商平台和智慧课堂……这些都是县里最真实、最急需的资源,也成为集团青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的舞台。青年挂职干部陈耀到内蒙古自治区商都挂职,暗自下了“亲眼看到县里脱贫、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决心,怀揣着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放不下”,两次申请挂职延期,坚守扶贫挂职岗位5年多时间。在科技攻关最前沿,我们连续4年组织青年创新论坛,组织6期青年医师学术沙龙,创评19个青年创新工作室,让创新创效为青年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由18名青年科技骨干组成的机床研究院奋斗者团队,以数控机床性能与可靠性试验等共性技术研究为主攻方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持续创新,不断攻克难关、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等奖项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关心海外青年工作、生活,成立海外青年之家,开展EAP心理关爱计划,组织青年国际化风采大赛,鼓励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青年职业风采,一个海外青年集体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特别推荐集体”,一批优秀的青年在海外艰苦环境中历练成长。“80后”青年党员张慧波,坚守海外13年,做起“拓荒人”,从公司第一个海外燃煤电站项目,到第一个海外燃机电站项目,再到第一个海外投建营项目;从一个普通业务员,到公司最年轻的大型海外项目经理,再到全国劳动模范,变的是他参与项目的不同身份,不变的是一名追求进步的新时代青年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模范形象。

王妘(前排左五)和通用技术集团定点帮扶地区的孩子们在一起
《中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要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您在共青团工作中,始终能和青年打成一片。请和我们分享一下体会。
王妘:和青年人打成一片,我的一点体会是,要真切体察确认青年朋友们的真实需求,这其中有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也有青年工作生活的需要。记得团中央提出“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时,我感觉自信满满,因为我知道我手机里直接联系的青年绝不止100个。我始终认为团的活动“做就做成精品、干就干出实效”,面对青年人多元化需求,只有让青年“不虚此行”,才会有下一次的“完美赴约”。每次组织青年活动,也是我认识和发现基层青年的绝佳机会,我会尽量全程参与活动,“以赛代训”让青年务必在参加活动中得到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尽量为参加活动的青年建立“小档案”,记住他们的姓名、岗位、职业特征、爱好特长、性格特点以及特殊需求。集团青年国际化风采大赛后,我们形成了54人的国际化青年人才库递交给人力资源部;“青马班”培训后,我们为每个人形成了全套的学员档案向党组提交。同时我还有一个“单身青年朋友群”和记录“小档案”的“大内存”。每当青年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向我开口时,每当介绍对象成功看到单身青年牵手时,每当领导和组织部门让我推荐优秀青年干部时说“集团青年人你认识得最多、了解情况最实、心中最有数”时,我无比荣幸,也无比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我想,我们在共青团工作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深入青年群众做工作,感同身受为他们解决问题,自然会得到年轻人的认同,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把我们当朋友。与青年交朋友,这是团干部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
“这十年•正青春”系列报道
这十年•正青春|九重天外建“天宫”
这十年•正青春|电建“哈儿”异国成长记
这十年•正青春|金达芾:一颗柚子的愿望
这十年•正青春|郭玺:沙漠“愚公”
这十年•正青春|何不逃离边境小城?
这十年•正青春|吴庆华:做“勤渔”团干,助青年发展
这十年•正青春|黄晟昱:每一个追求美好生活的设计梦都值得被满足
这十年•正青春|初雯雯:一点一滴,都为了它们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张斯絮 刘晓 刘博文
编辑:王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