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王牌部队》已然渐入佳境,顾一野的感情线渐趋明朗,观者有热望,有唏嘘,有感叹,那喵猪也来讨论讨论,谁才是顾一野的“天选之人”?
何谓“天选之人”?字面意思就是上天替你选择的人。所以这意味着此人一定与他三观一致,灵魂契合,所谓“灵魂伴侣”者是也。
那么顾一野的“三观”是什么?参军、强军、报国!这就是他刻入骨子里,融进血液中的灵魂指南。军人是他此生唯一符号,军魂是他毕生至高追寻。
那谁能契合这身戎装呢?
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胡杨吗?
这无须喵猪出手,当事双方就“稳准狠”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胡杨,军装和我,有且只有一个选项!顾一野,不用选,我只当你是我妹妹。
胡杨也许深爱顾一野,但一出手就踩中顾一野的“逆鳞”,所以,率先出局。
那么,江南征呢?顾一野将自己最纯真最炽烈最美好的初恋,都给了她,而且,同为军旅之一员,她最应该也最恰当,成为顾一野的那个“她”。
可是,她真的“懂”他吗?
当懵懂少年,以诗示好,险些被她认为是“流氓”而大加鞭挞——她不懂他的浪漫;当他试图买裙挽回心意,她坚决拒绝,并自付裙款——他不懂他的深情;以命换命,他从战场浴血归来,她跑来安慰,说的是“可是你回来了呀!”——她不懂他的愧痛;车站一别,他望向她的目光满怀期许,他多么希望她能同他一道前往,可是她飘然转身——她不懂他的救赎……
江南征于顾一野,只不过是青春飞扬的日子里,最美的邂逅;是十九岁少年内心悸动的初启蒙。仿佛是天上的流云,和山巅的曦岚,美则美矣,但你要拿过来,能做什么用?
所以,江南征亦非良配。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阿秀——班长的遗孀。
这也最是让很多人唏嘘感叹的地方,因为大家都认为阿秀配不上顾一野,都哪些地方相去甚远呢?
顾一野,年轻,十九岁;帅气,被班长称为“最帅”的兵;高干子弟,其父至少大将;而阿秀呢?至少比顾一野要大,模样倒也温婉秀气,但村姑身份,文化水平底,最重要的还是二婚,带个孩子。
还有一点,观者认为顾一野的迎娶阿秀,是因为自我救赎,是牺牲掉自己的爱情,而选择责任与道义。
这样一说,无论自身条件,还是内在情感,阿秀绝对是最应该淘汰的那个。
但这就是事实的全部吗?显然不是。
阿秀爱国。她对张飞的临行嘱托是“好好报效国家!”那身略显破旧的衣衫下,实际跃动的是一颗炽烈的爱国心。
阿秀爱军。张飞家穷,人普通,为什么偏偏能够战胜那么多的追求者,而娶到“乡村一朵花”的阿秀,而且,严格来说,还是阿秀“倒追”呢?张飞自述里就明确地解开这个谜团,就是因为他的这身军装。
“觉得军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这就是阿秀最质朴的拥军爱军情怀。
阿秀有责任感。张飞一死,二人其实并没有“扯证”,此时的阿秀,从法律意义上,与张家再无瓜葛,她完全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但她却选择留下,独自一人面对本不应该由她担起的重担。
甚至连村长都看不下去,而写信给部队,可以想见当时阿秀面临的处境有多么绝望。但即使如此,阿秀也选择面对,从未片刻逃离。
阿秀有奉献精神。丈夫上战场,生死未卜,阿秀没有说一句“你要活着回来,我等你”之类的煽情话,而只是在疾驰的摩托上向着丈夫的方向喊道:“不要惦记家里,我会照顾妈,好好喂猪!”
这就意味着,丈夫只需要好好打仗,阿秀做好了将自己全部奉献出去的准备,而让张飞没有后顾之忧。
阿秀勇敢坚强有主见。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能够自主选择郎君,并且“倒追”,在没有“扯证”的情况下,未婚先孕……这些桥段,放到现在都绝对够料。但阿秀就是有条不紊的一样样做了,而且,绝对不后悔当初选择,再一样样勇敢坚强的面对,而绝不要丝毫的怜悯或者资助,这不得不给点一个大大的赞啊。
阿秀清醒通透。像她告诉顾一野,以后不要再来了,他能帮得了一次,不可能帮得了永远。就像她几次拒绝顾一野的示爱,以致于延宕那么久的岁月,这其中无不是阿秀对自我的清醒认知在起作用。
阿秀细腻温柔,知恩图报。初见顾一野咳嗽,转脸就带了姜片;高粱给了几个手榴弹环儿。马上托顾一野带罐辣椒酱给高粱。
阿秀的眼里心里永远装着别人,永远记得别人的好,这样的温柔细腻,质朴善良,又有几人能当?
阿秀与顾一野生活小节无缝衔接。这看似不值一提,但两个人的日子,哪里离得了柴米油盐的契合?就像剧中那鲜艳的红裙,顾一野喜欢的是纯红,而阿秀相中的也恰恰是纯红。像顾一野宣布婚讯,说的是“阿秀不喜欢热闹”,而他自己也恰恰想简单小聚,时时处处的默契,这样的日子必定是滋润而祥和的。
综上所述,阿秀具有“贤内助”的所有要素。
这远比“村姑,还是二婚”的噱头,更具说服力。
至于说顾一野是为了责任选择阿秀,而非爱情。这喵猪不能苟同。
不错,最初的顾一野确实是出于救赎之心,道义之责,而准备做那个“代价”,但焉知顾一野的心里就没有阿秀的存在?
初见,那明显的眼前一亮,如果旁边没有张飞,这算不算另外一段剧情的开场呢?
再见,红裙飘飘的美丽女子,却能说出报国的豪言壮语,这怎么就不能引起同样心怀报国之志的顾一野的注意?
张飞牺牲,顾一野护送阿秀回家,在电影院被人冲散,面对倒地的阿秀,顾一野喊的是“阿秀”,而不是“嫂子”。人在情急之下的反应最真实,这难道不能说明在顾一野的心里,有了那个想要保护一个人的愿望?
送张母入院,顾一野真真正正的见到了阿秀困窘无望的生活,但此时的阿秀平淡的告诉他,不要再来了,像极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可是背过身,却在无人的角落悲怆着呼喊丈夫的名字,好抵御现实的冰冷,原来阿秀就是一个弱女子,她渴望有个人替她撑起这个家。
这样的刚强,又这样的柔弱,这怎能不激起顾一野那种天然的男子汉的责任意识?爱的开端就是“怜”啊。
待到顾一野挑明心迹,却被阿秀无情拒绝。按理,此时的顾一野应该是长出一口气:是你不答应,我再另寻他图回报。但他和高粱的对话却完全不是这样的轻松,而是“我现在一想到阿秀,整个人就慌”。若不怕失去,怎会如此不淡定?若不入心,又如何会慌?
及至宣布婚讯,那一脸的释然,我想既有他对班长回报的安然,还有自己与阿秀终于携手的坦然。而且,他说的话,永远都是“阿秀怎样”,正好“我也想怎样”。这样下意识地合拍,你说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顾一野是爱着阿秀的,他们是因“责任与爱”而结合。只不过,他们的相遇也许太过惨烈,注定让他们的感情路坎坷不平。但爱情,不就是这样吗?不讲章法,不求方圆。
那有人还是要提起江南征。喵猪不妨还是就事论事。
比如,顾一野给江南征朗诵惠特曼,如果他也给阿秀朗诵呢?阿秀一定不会嘲笑,哪怕她听不懂,但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夸奖:你读得真好听!
如果有战友牺牲了,阿秀绝不会自私的认为只要自己丈夫活着就好。她会跟随丈夫竭尽全力帮助战友家里过生活。
她会献出自己的一切,打点好丈夫的饮食起居,而且以此为自己最神圣的使命。江南征会吗?她会任劳任怨,打扫庭厨,持手做羹汤吗?
江南征不会。
就像郑源的婚姻悲剧早就暗示过一样:年少以为自己娶了爱情,婚后却发现身边的是位“公主”,自己夹在家与国之间,两难,最后,离婚收场。
而顾一野有着和当年的郑源师长同样的抱负,甚至更高更强,所以他注定不会有太多的儿女情长,一位懂他,理解他,全力支持他,悉心呵护他的人,才是他的天选之人。
如果仍旧不认同,那就不妨先清楚《王牌部队》的基调:
这是一部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我军由弱而强的强军战歌,深层次多角度刻画中国军人奉献责任与担当的时代颂章。因而,这里面的感情纠葛,不是傻白甜,不是玛丽苏,更不是霸道总裁心机范,而是那个大的历史背景下的家国情怀的一个有机部分。
所以,三人中谁最有家国情怀,谁的格局最大,境界最宽,最有情有义?兼具报国心,强军志,肯担责,肯奉献,坚强勇敢又柔情似水,用温柔的强大足以包裹他的人,只有这个村姑——阿秀。
他们两人,才是真正的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