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个老哥,最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选之人”。
只不过和别人相比,他这个“天选之人”来得有点过于倒霉:发生在他身上的“天选”事件,是同时感染了新冠和猴痘。
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两大流行病全都集齐,这事儿放谁身上都过于离谱,老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自己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能有这“运气”。
老哥名叫Mitcho Thompson,他在采访中说,自己是在6月底确诊了新冠,这之后不久,他注意到自己背部、腿部、手臂和脖子出现红色病变。
一开始他没怎么在意,根本没往猴痘那方面想。
但天天各种报道看多了,他发现,自己的症状好像和报道里的猴痘一模一样。
去医院看了之后医生确定,他确实是感染了猴痘,而且之前的新冠还没有痊愈,相当于两种病毒都在他体内肆虐。
示意图
染上两种传染病的滋味并不好受,Thompson的身体特别虚弱。
猴痘和新冠都会造成发烧、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猴痘会发展成遍布全身的皮疹,而新冠的恶化会对肺部造成影响。
在两种病毒一刻不停的攻击下,他在家里躺了好几个周,浑身难受,一刻不停的呼吸困难和寒战,让起床喝水都变成一件大难事。
“医生说同时染上两种病毒,从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事儿真的在我身上发生,属实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坏运气。”
报道中没有提到他的感染来源以及后续治疗措施,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Thompson恢复得还算不错,在视频采访中已经没那么虚弱了。
网友们也觉得这事儿过于离奇,不过考虑到新冠的肆虐程度,在这之上再叠加一种传染病的概率,好像也没有特别低。
“这事儿说到底也只是时间问题,早晚会发生,再往后我们就得应对‘新冠痘’了”
“这种事情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正常化。”
“倒也不是这老哥运气太烂,只是某些很烂的决策导致了现状罢了。”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同时,猴痘疫情更像是埋在这之下的“剧情暗线”,虽然传播速度不及新冠,但却一直以稳定的速度慢慢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这几天刚刚宣布,全球猴痘确诊已经突破1.4万例,遍布65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考虑是否将其列入“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相对新冠,猴痘的传播效率更慢一些,而且大多数猴痘病例不会恶化,通常可以自行治愈。
但这并不意味着猴痘没有危险,在非洲地区,已经出现过5名感染者死亡的例子。
具体到美国,5月以来,美国已确诊数百例猴痘病例,成为仅次于西班牙的第二大感染国。
猴痘虽然不是性传播疾病,但英国最新研究显示,就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感染案例都发生于男男性行为。
就在最近,美国还首次确诊了2例儿童猴痘病例,引发了人们对猴痘传播向更广泛人群的担忧。
在两名确诊儿童当中,一名是来自加州的幼儿,另一名是非美国居民,在华盛顿被确诊。
从确诊途径上看,两人可能都是家庭感染,都曾经与“和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男性家属”有过亲密接触。
相对一般成年人,儿童、孕妇等感染猴痘更加危险,引发重症的风险也更高,如果猴痘进一步向这部分人群扩散,可能对医疗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
福奇等防疫专家表示,应该要更严肃地对待猴痘疫情。
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系统性的筛查统计,现在观察到的猴痘疫情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他呼吁进行更有力的筛检测试。
美国目前对猴痘的检测标准相对比较严格,如果感染者没有出现常见的皮疹症状、没有过男男性行为,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这样做的后果是,猴痘一旦没有被及时发现,很可能延误治疗时间,病毒也容易传染给更多人。
也有论调认为,目前可能已经错过控制猴痘病毒的最佳时机。
前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提到,就算还没有完全错过遏制猴痘疫情的机会,肯定也已经开始失去良机。
他的担忧情有可原:除了少数几州之外,全美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猴痘确诊病例,病例最多的包含纽约州、加州、佛州等。
以纽约为例,截至周四,全市约有778人被感染,至于还有没有未被检测出的“漏网之鱼”,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猴痘迅速传播的同时,人类对猴痘的研究也在火速进行,期望能在它扩散得更广泛之前,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上月,《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猴痘病毒的变异速度已经超出预期,科学家认为在猴痘向全球传播过程中,很可能会变得更加适应人体。
本月,英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针对猴痘传播途径的研究。
在研究了16个国家确诊的528例猴痘病例后,研究者们发现,这其中有95%的病例,是经由性行为传播。
虽然猴痘并不是性传播疾病,可以经由任何形式的密切接触感染,但在性行为中,“密切接触”给了猴痘更多的可乘之机。
同时,不少病例出现生殖器病变等类似性传播的症状,在此之前,这些从未被当做是猴痘典型症状。
和新冠类似,猴痘也在不断变异之中逃脱人类的围堵,和人类的研究、预防进度赛跑。
如果当前情况没有任何改善,猴痘继续肆无忌惮地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感染猴痘和新冠”,可能真的会变成很常见的事。
和开头的美国老哥一样,越来越多的人,会成为运气坏到极点的“天选之人”。
我们也只能希望,事情永远不会走到这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