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2022年09月30日01:13:18 热门 1005

潮汕人对台湾电影中强烈的乡土人文会有许多亲切感,这里面既有两地语言同属闽语系的原因,也有乡土人文相似的原因。

下面这些台湾电影,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吧。

校园题材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爱情题材的《海角七号》、黑帮题材的《艋舺》、战争题材的《赛德克·巴莱》和家庭题题材的《一一》······

而台湾的电影若说有什么模式的话,也许就是见于细节的真实,带着非常强烈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台湾电影在人情和文化中寻到了坚实的立足点。看台湾电影,讲历史的片子很有质感,讲现实的片子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题材有点特别的台湾电影《阵头》,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拍摄的电影。《阵头》讲述一个年轻人带领一支民俗团队从没落走向成功,它在叙事上的最大成就是:将一个小境界的复仇故事升华为大境界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故事。

借助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探讨一些两地共存的问题,主要也正是乡土文化应该如何创新及弘扬的问题。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部电影是一个“青春励志+家庭伦理+传统文化”的三线模式,青春励志讲的是梦想的实现,家庭伦理讲的是父子的冲突、传统文化讲的是如何为传统文化加上适合时代发展的元素。

而所谓的阵头是台湾地区民间庙会喜庆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艺之一,说得简单点,类似我们潮汕的营老爷。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在电影的前20分钟,交待了故事的整体背景。

主角阿泰的父亲阿达是台中九天团的团长,而九天团只能算是一个没落的阵头团。阿达的师弟武正和儿子其阿贤则有另外一个团,震天团,是当地最有名的阵头团。震天团是继承师门的,九天团是自立门户的,两师兄弟一直不和,矛盾诸多。

影片一开始说明了九天团生存的困难,而同震天团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也是极深了。这是本片的外部矛盾。

而阿泰小时候因为不满父亲的言语,便用墨水把太子爷的脸画了个大花脸,而这事也算是彻底激怒了父亲阿达,他认为这是对神明的亵渎。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他年少便离家到了台湾学音乐,而从那时他就再也没叫过他父亲一句。父子之间的意见不和也充斥了整部片。

后来阿泰从音乐学院退学回家,准备攒钱去美国,却在一次偶然中与被师叔和师叔的儿子侮辱,最终进了师叔下的套,九天团和震天团将在六个月后进行比赛,决出胜负。而在片中,阿达和阿泰父子多次受到师叔父子的挑衅和侮辱,这也为全片埋下了剧烈的复仇情绪。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从小就排斥阵头的阿泰,这时却主动请求成为九天团的新团长。可是他的训练方法让大家一头雾水,他想把自己音乐上的擅长融入阵头,把流行音乐融入阵头鼓点。这时内部矛盾已经逐渐露出水面。

一方面是阿达认为儿子的做法跟传统的阵头相差太远了,把鼓点改得不三不四,根本跳不了阵头,一切都是那么格格不入。总之,这个执着,不乐意改变的父亲,打从心里就是看不惯儿子的做法。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而另一方面,团员内部除了患有自闭症的阿梨,其他人都对阿泰的做法表示不解及反对。

首先是一直打鼓,而且打的不是传统的阵头鼓,大家不明白这样打有什么意思,日以继夜地练习,最终却只是伤痕累累。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时候团员鬼犬提出放弃,自己跑到当黑社会老大的哥哥阿鬼那里去。最后鬼犬被阿鬼重新带回九天团,希望阿泰重新收留鬼犬。

而接着,他在偶然中看到了一个现代打击乐队的排练,其节奏和方式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而一群小朋友的郊游活动又让他领悟到,只有走出去才会获得视野的拓展,于是便带领艺团背着鼓进行了环岛行。说真的,这时的阿泰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他只是觉得出去走走,总会有一些新的契机。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样一来,矛盾又来了。大家都反问阿泰:“你让我们这样整天背着鼓跑,还要绕着台湾跑一圈,究竟是几个意思?”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这次是轮到团员阿信与阿泰争执起来了,这次阿泰还砸了阿信一头啤酒瓶,内部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一个近乎无法调解的地步。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而这一切的转机却是来自于阿梨的不谙世事,患有自闭症的他在拜庙会的时候打破了既往的顺序,率领团员冲到前面,敲响了他们训练了很久的鼓点,其雄伟的气势震撼了众人。此时,大家终于看到阿泰的训练是有成果的,承认了他团长的地位。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是故事第一个转变的契机,这一次表演获得的认同和掌声,是九天团以前从未得到的。

这时,大家第一次真正团结起来,一同朝着一个目标进发。此时,九天团的内部矛盾已经解除。

而大家也开始变得有商有量,一同探讨着如何把街舞等各种时尚元素融入传统的阵头。

他们穿上了太子爷的服装,继续环岛行,奔跑在台湾的公路上。而这一行为,也吸引来了电视台的关注。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是故事发展的第二个契机。电视台的采访,一下子把九天团的故事推向了全台湾,也让整个阵头文化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被邀请参加台中国际文化祭的开幕表演。

而关于九天与震天的比赛,按照正常励志片的套路,阿泰将会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比赛中压倒欺侮自己的师叔的团队,取得励志的成功。

可是本片没有,原先九天团与震天团的复仇比赛便取消了,敌我双方结成了同盟,用年轻一代的视角对传统的阵头文化进行创新。这就是《阵头》的伟大之处,它适时地对戏剧冲突进行了转换,将两个阵头团队之间的矛盾变为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其主题的升华使一部反映民俗的电影更有深度。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此时,九天团的外部矛盾也已经解除。

而最后一个矛盾却还一直存在,当阿泰和阿贤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两个年轻人合力把传统和创新进行彻底地结合。而阿泰的父亲和阿贤的父亲也团结起来,企图抵抗后辈的改革。他们认为把传统的阵头改到面目全非,阿达认为这是对神明的亵渎,武正认为这是不孝。这个矛盾,从浅层来说,是父与子的矛盾,是两个年轻人对父亲权威的反抗;从深层来说,是传统文化与创造革新的矛盾,是两个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权威的反抗。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新事物面前,旧事物的阻拦总是激烈的。即使儿子们再三邀请,这两师兄弟都不愿意去观看儿子们的表演。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而在这关键的时刻,也就出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这个人物便是阿泰的师公,阿达和武正的师父。一个思想开明的白胡子老头,大口破骂两个徒弟的固步自封。而老人家对两个已是中年的徒弟的追打,将电影的气氛渲染到极点,也让冲突以一种喜剧的方式得到解决。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那么最终阿泰和阿贤以及其他团员,究竟把传统的阵头改造成了怎样的一种表演呢?在这里就不剧透了,影片给了一个很燃的片段。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导演冯凯也从多角度来思维,让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街头艺术文化创立的过程,也反应出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常有的对立关系问题,以及生存环境的争执斗争问题和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摩擦问题等等。

好了,有梦想的人可以看看这部电影,有些时候,坚持只是为了等待一个契机,一个契机来了,就会有另外一个契机。九天团何尝不是这样走过来的?

与自己父母有冲突的人,也可以看看这部电影,不想按父母的要求去走人生的路,就得有本事拿出结果摆在台面。有时候我们要证明的并不是父母的决策是错的,而是我们拥有一个比父母更好的选择。电影结尾,阿泰父子的对话是那么温馨,二十多年的父子对立也终于在坚持中得到了化解。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这部台湾电影,拍出了潮汕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而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其实也是我们这一代潮汕人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切的潮汕文化表现形式都处于弱化甚至是断层的阶段,台湾人这种革新的精神是否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文化并不是虚无的,回归到生活中,它是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发挥实际价值的。正如本片的原型中,现实的九天成员其实都是一群不受社会待见的问题少年,这一点在片中其实也多少有提到,但他们都在九天团中得到了改变,并且获得了新生。而这一切,也正是传统文化在得到新的生命力之后带来的。

在最后留下一个开放的问题,请大家探讨:台湾人通过电影以及音乐的形式把传统的“阵头”搬到新世界,那么潮汕又有那些传统文化可以加以创新并弘扬呢?你怎么看?

我希望这部电影给大家一个愉快的周末,也给大家一个有收获的周末。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