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2022年09月28日00:01:41 热门 1617

很多留学生或到海外旅行的游客都会有这种体验——

找一家地道的中餐馆,安慰一下自己的“中国胃”以解思乡之苦,真的是太难了!

要去哪里找地道的中餐厅、而不是“假中餐”呢?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位专攻中餐的美籍华裔美食博主,

他是地地道道的吃货,

不会用筷子却执着于中餐,

用几十年时间积累下七千多家中餐厅的探店经验……

来自洛杉矶的美籍华人陈戴维先生今年已经70岁了,他是第三代广东移民,

名校毕业之后,他在美国知名的大公司做律师和注册会计师,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因为工作经常需要出差,他有机会到美、加两国的不同城市打卡当地中餐馆,

并在美食博客网站Menuism上开辟了自己的专栏博客,将对中餐厅的观察、体验、见解po到博客上,成为知名的中餐美食博主之一。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翻翻他的博客,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美食话题。

很多吃过国外中餐馆的国人都会有一种感觉,

外国的中餐都是“假中餐”,把中餐根据当地人口味进行了改良,和国内地道的中餐相去甚远,

陈戴维先生就在博客里讨论过“粤菜”的话题,

因为他家祖辈是自广东台山移民美国的,受家庭影响他对粤菜情有独钟,也研究得更为深入,

博客中他科普了美国粤菜餐馆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在美国粤菜馆的现状,

还教了大家几招如何分辨“假粤菜”,

比如听到餐馆中的工作人员都说普通话,而不是说粤语,说明这家餐馆并非广东人经营的;

或者在菜单上发现一些明显是其他省份的菜肴,比如在粤菜馆发现猪肉纸,它并非粤菜而是台湾小吃,那餐馆的粤菜很可能不正宗。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美食博客当然少不了向读者推荐餐馆的内容,陈戴维先生经常按照城市推荐餐馆,

他的博客有个特点,文章中看不到一味的夸赞,

餐厅的不足之处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优点则会毫不吝惜地表扬点赞,

就像身边为你种草的朋友一样,不说假话、套话,为读者着想,这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

比如在一篇推荐纽约中餐馆的博客中,

他推荐了几家各具特色的中餐厅,

La Chine是正宗高端中餐厅,陈先生明确地表示,

他本人更喜欢在低价小店里寻找地道美食,不太在乎餐厅环境,更看重食物本身,

这家餐厅虽然价位高,但环境好、摆盘高大上,菜品也过关,经他测评有几道不错的中国菜,

中肯的点评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另一家名为Modern Szechuan(现代四川)的中餐厅,

陈先生一边diss菜单上的菜品都是“美式中餐”,

一边极力赞扬餐厅的面食做的地道,比如鸡肉拉面好吃到让他点了第二碗,

沪式馄饨也是别处难得一见的美味。

对于不了解情况的食客来说,看了他的测评很快就能get到该点些什么。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还有一家广式叉烧店Wah Fung #1 Fast Food,专门吃叉烧,

物美价廉,一份菜品通常不超过4美元,

照顾到各个消费水平的读者。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陈戴维先生经常在博文中讲述自己的经历,

比如在一篇介绍中式甜品的文章中,他指出甜品是以往美国中餐厅的薄弱环节,

自己小时候在餐厅吃到糖水泡的蜜饯苹果就特别高兴,但餐馆免费赠送的红豆点心就难吃得吓人。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美国现在也能找到菠萝包、水果刨冰、鸡蛋仔这样地道的中式甜品。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尝试的中餐厅多了,陈戴维先生吃出了门道,也吃出了文化,

比如他写过一个有趣的话题,美国的中餐馆如何起名字

从最初极具中国特色的“金龙”、“八喜”、“紫禁城”,

到简单直白、以主打菜命名的“臭臭锅”,

再到听着高大上、实则莫名其妙的“私家厨房”,

可以看出中餐馆为融入当地做出的各种尝试。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这些对中餐厅的点评分析,都是建立在陈戴维先生探店、试吃的基础之上的,

他花了几十年时间,才修炼成权威的中餐美食家。

19世纪中期加州淘金热时期,他的祖父母因生活困苦从广东台山移民到美国寻找生路,

随着中国移民的到来,美国开始出现唐人街,那里占主角的就是各种中餐厅,

陈戴维先生回忆,小时候只有过生日、参加婚宴或有亲戚来访时,才有机会去唐人街的中餐馆吃饭,

但是那时候他对中餐完全没好感,就连妈妈做的家常菜他也不爱吃,

由于曾经《排华法案》之类的政治原因,以及有些中餐原材料不能出口到美国的现实原因,

他在美国一直很难找到让他感兴趣的中餐。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20世纪30年代,纽约曼哈顿的一家中餐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陈先生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毕业,

学校开设了第一门美籍华裔研究课程,让他非常感兴趣,

当时美籍华裔历史方面的专著几乎为零,课程连教科书都没有,

他在这门课程中撰写了两篇论文,一篇关于洛杉矶华裔的历史,一篇关于《排华法案》,

其中很多资料都是他从中餐馆中就餐时,从店家、食客嘴里了解到的,

这让他认识到,中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使在美籍华人心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也是华人在美国奋斗史的“见证人”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2008年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家中餐厅)

这段经历激发了陈先生对中餐的兴趣,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他开始进行中餐馆探店,

此后十年正赶上中餐在美国大爆发,中餐厅遍地开花。

为了尽可能尝试更多餐厅、避免重复,

他制作了纸质版的表格,按餐厅名字、地址、探店年份进行登记,

90年代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就整理了更详细的Excel电子表格

还保留了几千家餐厅的名片、菜单、收据作为资料

有空就通过黄页找到没去过的中餐厅打卡。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对于吃,陈戴维先生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

为了吃到旧金山的一家中餐厅,他和妻子起大早,从洛杉矶打飞的到旧金山,

在那里吃过午饭和晚饭,晚上再打飞的飞回洛杉矶,

不过吃到一家比洛杉矶当地地道的中餐馆,两口子觉得一天的奔波也值了。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陈戴维先生和妻子)

为了提高效率,他会在一天内探访多家餐厅,

比如有一次在6小时内打卡了6家茶点店进行横向测评,

或者在出差途中租一辆车,开车寻找沿途的美食,

估计只有真正的吃货,才能理解为一顿饭不远千里的心情。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有趣的是,作为一个中餐通,陈戴维先生其实不会说普通话,只会一点儿广东话

遇到中文菜单时,可能需要服务员帮忙才能顺利点菜;

他的饮食习惯也特别健康,不吃辛辣食物,不喝茶,遵循低糖、低胆固醇原则,

甚至不会用筷子

但是在美食面前,以上这些都不成问题。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探店40多年,陈戴维先生已经探访了超过7300家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中餐厅

成为名副其实的美食家,

但是陈先生特别谦虚低调,

他从不以美食家自居,对美食博客也没什么功利的想法,

自己所做的全部出于兴趣。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2012年,陈先生认识了美食作家克拉丽莎·魏,

她听说陈先生当时探访过6000多家中餐馆的故事后,就对他进行了采访并发表了一篇文章,这让陈先生一炮而红,各种访问、邀稿纷纷找上门来,

比如他曾受亚洲协会邀请撰写文章,评选出美国十佳中餐馆,

这篇文章在社交网站上受到热议。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陈先生还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开设针对中餐的美食博客,向读者安利各种好吃的餐厅和中餐。

不像年轻博主那样用照片博眼球,

他的博客特别朴实,经常只有一、两张图片,配上丰富的文字介绍,

从餐厅历史到饮食文化,从趣味知识到用餐体验,

他记录下的不只是美食,还通过中餐的发展,折射出美籍华人为融入当地做出的努力

既有趣又客观,还能顺便长知识,因此受到很多食客的欢迎。

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今年70岁的陈戴维先生如今已经退休,有更多空闲时间用来探访中餐厅,

他的脚步也依然在继续,

就像他说的:“我不会用筷子,但这根本不成问题,中餐厅都有叉子的!

什么都不能阻止吃货对美食的向往,

这就是美食的魔力吧!

ref:

https://www.scmp.com/magazines/post-magazine/long-reads/article/2169154/man-who-has-

eaten-more-7300-chinese-restaurants

https://www.laweekly.com/restaurants/meet-david-r-chan-the-man-who-has-eaten-at-over-

6-000-chinese-restaurants-2378445

https://abcnews.go.com/blogs/headlines/2013/04/los-angeles-native-has-dined-at-6000-

plus-chinese-restaurants/

https://www.menuism.com/blog/author/davidchan/

https://foursquare.com/jeremyhfisher/list/david-r-chans-top-10-us-chinese-restaurants

--------------------------------------

the鸭脖:划重点:他是一名律师和注会师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

Ginno_Heinz_Morkin:其实执着于正不正宗没什么意思,毕竟不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水,做出来的东西怎么都会有点区别。外国的中餐多少都有点fusion的味道在里面,最关键的还是服务,口味,价格这些吧。不过文中老爷子也没有纠结正不正宗就是了。

吴凯鹏:40年吃遍7300多家中餐馆,不会用筷子的他成了美国中餐之神 - 天天要闻去看了一下文章,发现老先生排的十大中国餐厅都在加州,而且大部分是港式,jio得有点偏个人口味了吧,像杭帮菜、川菜啥的也有很好吃的菜~(我是广东银)

Pre丶yyy:出左粤港澳d粤菜都好Q难食

未名湖畔鬼画桃符:我在DC附近发现一家牛逼的中餐,老板是以前领事馆大厨,鸭子做的那个地道呀,尤其是鸭翅,跟在武汉吃的一毛一样

SIV2077:不用筷子也可能是打消顾虑,鼓励读者自己去吃“你看我不用筷子也能吃得很开心”

-事儿君给大家发红包啦-

从今天起

淘宝APP的搜索栏输入“英国那些事儿

就可以抢现金红包了

双11当天全场通用

金额是随机

我自己抢着玩抢到一个7分一个30元哈哈

但是不管抢到多少

你就当抢着玩好啦

而我,权当送点小心意给你~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喜爱

对了,每天都可以抢哈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英国直邮,包邮包税~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