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暴力这个并不让人熟悉而且难以察觉的东西着实让人感到不安。
而最近小鸭我刚刚去补了去年大火话题剧《坡道上的家》,让人惶恐却又有一点暖心。
《坡道上的家》
豆瓣评分高达9.0,总共超过30000人评分。
里面很好诠释了什么叫做精神暴力,甚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中竟然会有“精神暴力”。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部剧吧。
女主柴崎幸,算是倪虹女神的中坚力量,也是男神收割机。
她和小栗旬演过《信长协奏曲》,和福山雅治演过《神探伽利略》,和妻夫木聪演过《橙色岁月》,还和木村拓哉演过《安堂机器人》……
嗯,谈到女神总是容易扯远,我们回到《坡道上的家》上,wowow出品,内容是真的深沉。
柴崎幸饰演的女主山咲里沙子,专心在家育儿的主妇里沙子,正为了小恶魔期的女儿头痛不已,虽然丈夫・阳一郎(田边诚一)下班后会稍微帮忙,但育儿的疲倦和旁人的意见让里沙子日渐失去信心。正当里沙子焦头烂额之时,没想到竟被选为候补的国民参审员,即使是候补,也得每天出席。
而很不巧的,这次她陪审的案件是「母亲谋杀8个月孩子」的事件,这对里沙子的影响很大,而且随着官司的深入,那些鲜为人知的东西也都慢慢暴露了出来。
案子是这样的:
被告人安藤美惠杀了自己八个月的女儿,但是被告律师和检察官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
检察官说:
被告由于没有母乳,孩子整天哭,成长缓慢,而慢慢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恶意,并在最后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杀意,谋杀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被告的律师是完全不同的意见:
他说被告没有明确的杀意,而是被这个家庭逼得精神衰弱,才会无意识的杀害了孩子,罪是有,但是可以从轻量刑。
就是从这次陪审开始,里沙子慢慢走上了一条绝望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场庭审,审问的是被告的丈夫,他上来就说:
是他自己配合不够,他看到了妻子照顾孩子的时候忙不过来,于是他找来自己的母亲帮忙,但是妻子拒绝了自己母亲的帮忙。还说妻子害怕被母亲说三道四,而拒绝自己母亲的照看。
他在扮演着一个好丈夫的的角色,最后表示自己也得一部分责任。
而这几次对丈夫庭审过后,里沙子遇到了一件彻底影响了她的心态的事情:
从婆婆家接自己女儿回来的路上,女儿想要里沙子抱起来,但是里沙子由于手上有东西拎着不方便抱,所以女儿闹别扭撒娇了:
所以里沙子用了一个非常常见的家长常用的手段,暂时把女儿放在一边不管,远远的看着她。
但是,不凑巧的是,丈夫回来了,看到这一幕,里沙子慌了,急急忙忙上去解释,但是丈夫一点都不听,反过来开始担心里沙子的精神问题了。
以此为契机,里沙子一步一步开始奔溃。或许有的人会好奇,为什么这么一件小事,夫妻两个之间怎么就这么不信任呢?明明妻子解释很清楚,丈夫为什么就不听?而丈夫不听就不听了,妻子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解释,一定要让丈夫听呢?一定要让丈夫相信自己呢?
慢慢的,随着官司和剧情的推进终于知道——里沙子忘记了曾经的记忆,自己曾经也和被告一样差点失手杀害了自己的孩子。
让她记起这一切的就是某一天,她把自己的孩子落在了地铁上,回来哭着祈求孩子不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丈夫,她是真的害怕自己丈夫在否定她,说她不行:
但是庆幸的是,里沙子还会怕,还没有放弃自己,还没有真正的麻木,所以她还有救。而真正麻木的,也就无所谓怕不怕了,被支配只要接受就好了。
所以怕再一次对女儿下毒手之前,他先提出离家的打算,还写好了离婚申请书。离开这个家庭,是她的止损行为,是她的自救行为,是她渴望在一次找到自我的行为。
她还没有彻彻底底被精神暴力所支配。
而她被自己丈夫无意识的PUA支配的更加主要的原因是原生家庭的母亲的从小对孩子的支配:
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母亲从来没有认可过自己的女儿,总是在否定她的成就,从而让女儿意识到自己不行,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离开她是不行的。
所以即便虐考取了东京的大学不认可,结婚后有了自己的生活更加不会认可。
所以当她看到里沙子的离婚申请书的时候,一句:可怜的孩子,直接抱住里沙子,之后就是一顿数落: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是有意识的,其实这还好。
但是真正恐怖的是那些无意识的那种,以爱之名,把孩子据为己有,丝毫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感觉到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当里沙子已经开始自救的时候,在听到母亲说出来这样的话,她瞬间就明白了,自己母亲对于自己有明确的恶意,这也加速了她的醒悟。
这部剧的结局是好的,里沙子有真正看清楚他们夫妻关系的第三者帮助了她。而不是以“一般妻子论”来把她捆绑住,彻彻底底的锁死了她的后路。
而什么叫做“一般妻子论”?能顺顺利利带好孩子的同时,又能够做好家庭主妇的指责。而且其核心不是要做到这样,而是要让妻子意识到做到这个样子是理所当然。
但是能带好孩子,又能照顾好丈夫,这其实是一位非常优秀又出色的妻子的,只是妻子没有把自己的苦说出来,才会让丈夫们觉得做到这样很轻松,做到这样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周围的女人都角色自己带好孩子理所当然,里沙子却带不好孩子,丈夫婆婆一直说自己的不足,导致了里沙子的精神崩溃。而被告的遭遇和里沙子也是一模一样的,被告和里沙子的区别在于里沙子还没有杀死自己孩子。
而当她熬过来的时候,彻彻底底把这段经历给封印在我们脑海中了。
「精神暴力」暴力这个词真的应该得到更广大的科普,这不仅仅是要让人意识到自己时候正在被精神暴力,更重要的是要让那种无意识精神暴力者知道自己有精神暴力行为。
但是更重要的其实还是——各位,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脑子停止运转。
本作的结局是好的,里沙子摆脱了精神暴力干扰之后,她把自己经历告知给了法院,把自己意识传递到了别人的心中,法官也明白了里沙子所说。虽然最后并没有减刑,但是判刑之后说的一席话足够让被告绝望的心得到救赎:
“然而在初次育儿不知所措的时候,因为身边人的言论,无情的言行,更加丧失自信。没人帮助,甚至无法求救,这一事实无法否认。”
“虽然被告人的罪行是被告一个人犯下的,但是要追求根本的责任,与本案相关的被告人丈夫和婆婆同样存在一定的责任。”
法官这一席客观的话足以温暖人心,时候能够温暖那些把孩子都交给了妻子的丈夫呢?育儿,绝对不只是女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