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语
2022年,呼伦贝尔市检察机关紧扣各项检察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全市检察工作亮点和品牌,从不同侧面展示工作成果,展现全市两级院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主动监督,积极作为,在推进“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切实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上用心用力。从即日起,官微特开设“2022·呼检亮点”专栏,一起了解呼检亮点工作。
“四五六”工作法
护航口岸民营经济合法、合规、高质量发展
满洲里市检察院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次又一次的突袭,满洲里市民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问题,满洲里市检察院身处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城市,积极打造“四五六”工作法,进一步提高司法办案能力,为营造口岸民营经济良好法治环境,为口岸民企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

问题来了,
什么是“四五六”工作法?
这一工作法
如何助推口岸民营经济
合法、合规、高质量发展?
”
四个坚持

★坚持民企案件两法衔接,侦查介入。对某贸易有限公司、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16家民营企业偷税、骗税、虚开发票、串通投标、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等案件与行政执法机关进行衔接、提前介入侦查机关调查取证。
★坚持民企案件自行补充侦查、依法适用认罪认罚。通过对拒不认罪的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某经贸有限公司法人重大责任事故罪自行补充侦查,改变定性为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最终两名法人认罪认罚,并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
★坚持对民营企业负责人依法不捕不诉不提出判实刑量刑建议司法政策。对某勘察设计公司副总经理龚某某串通投标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对移送起诉的10名民营企业法人、负责人均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坚持全面审查,打击与保护并重。在办理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某某串通投标案时,在李某某不认罪的情况下,追诉漏犯4人。在4人的指证下,李某某认罪认罚,对于主动自首的陪标公司法人、负责人因犯罪情节轻微,满洲里市检察院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对李某某及投标专员建议法院适用缓刑、单处罚金。
五大环境氛围


1
公开透明司法环境。对某公司虚开发票建议公安机关撤案举行公开听证,对某公司龚某某串通投标案不批准逮捕、提出缓刑量刑建议二次公开听证,对某公司等5名串通投标法人、负责人拟不起诉、缓刑量刑建议公开听证。
2
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对满洲里市公安局2008年以来的100余起民企刑事“挂案”进行专项清理,逐案召开联席会,准确把握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融资活动中的法律界限,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两法衔接政务环境。针对某公司虚开发票案,就案件定罪、证据收集等问题与税务局召开案件讨论会,公安机关撤案后,向税务机关发出检察意见书,建议税务机关对该企业代开发票扰乱社会税收管理秩序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税务机关对该公司共计追缴补缴税款120余万元。
4
主动便捷服务氛围。院党组前往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将检察建议送进民企。借助检察开放日邀请民营企业家走进检察机关,听取意见和司法需求。对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做好法律咨询工作,督促安全生产经营。
5
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对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口岸民营经济发展的特色亮点进行宣传,部分信息被上级院媒体平台采用并转发20余次。
六个机制

■ 建立检企服务对接机制。建立责任清单,把企业“找上门”变为主动“上门找”,实行以检察长、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定点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建立民营企业检察开放日,零距离回应,面对面解惑。
■ 建立重大疑难案件会商及重点案件回访机制。对涉民企疑难复杂案件,听取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对涉民企案件回访,听取对检察机关办案的意见建议。


■ 建立民企案件社会监督机制。邀请辖区政府、公安机关、人民监督员、工商联和律师共同参加,增强民营企业案件检察透明度。
■建立法治宣传引导机制。组织专题法律讲座、案件庭审观摩、公开审查听证等法治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强化依法经营意识。
■ 建立民营企业案件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纠正机制,运用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建立民营企业检察督促机制。督促企业建立合规制度,促进“严管”制度化。发送企业经营风险提醒函,对制度漏洞和管理隐患提出预防和改进对策,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来源 | 满洲里市检察院
编辑 | 王婉莹

呼伦贝尔检察
传播法治能量 讲好检察故事
呼伦贝尔检察新媒体
微信号 :hlbrjcy
新浪微博:@呼伦贝尔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