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

2022年09月06日18:53:03 热门 1496

「90 分,92 分,58 分」


看到自己的博士论文盲审结果的时候,张舒阳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在评阅结果出来前的每一分钟,他都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论文会过不了盲审。


58 分的那份评语写得很「全面」,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数据,术语概念,创新性各方面一通「锐评」,没有一点具体意见,全是笼统地对创新点和系统性问题进行描述


最后结论就是「不能参加答辩」,理由就一句主观评判——认为论文价值不够高。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博士论文评阅书截图


张舒阳是中部某 985 高校的生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垂体激素调控,因为想攒一篇大论文已经主动延期了一年。现在手里已经有一大一小两篇 SCI 一作,他说自认为结果还算扎实,从没想过会在毕业论文上出岔子,甚至已经联系好入职的单位。


「感觉很气愤」,张舒阳在在学院门口的楼梯上坐了半小时,反反复复地看那条不通过的评审意见。编辑了一条朋友圈,一会儿又删掉了。毕业这段时间积攒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眼泪啪嗒啪嗒地砸在手机屏幕上。



盲审要求收紧,毕业不易


无论在读硕博,还是导师,大多数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博士期间踏实做事,毕业论文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的,盲审不可能不过。」


这样的想法,张舒阳自己也有:「不好意思告诉同学,怕他们觉得我是水博或者能力太差。」他很委屈,「为什么一句话就能把我的努力全否定了?」


盲审确实越来越严了。


2014 年教育部发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论文是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进行调取。


前两天,厦门大学公布了 2021 年 2 篇博士论文和 2 篇硕士论文抽检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相关学院的院长和导师被约谈,对问题论文和指导老师也进行处理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


不久前,也有网传北大 5 个博士,毕业后仍因博士论文二次抽检不过关,而丢掉了博士学位。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未名BBS


盲审,便是各大高校面对抽检的一道预防针,避免在日后的抽检环节出岔子。


随着「破五唯」的进行,各大高校对「发表论文」的要求开始淡化,与之相对的就是对「毕业论文」质量要求把关更加严格。不同学校毕业论文盲审要求所占的比例不同,之前一般是硕士论文在 30%-50% 之间,博士论文全部盲审;


现在不少高校已经是硕士论文全部送审,博士论文需要三位专家意见,只要有一个打分不合格,基本就面临延毕。



申请复议的代价


看到张舒阳的评阅结果,导师也觉得很惊讶,他觉得这篇论文是该冲优的,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导师说,绝不会眼看着他这样延毕,在看到邮件的一小时之内,他就帮着写好了复议申请书


第二天一大早,张舒阳拿着申请书找到了负责论文送审的老师。老师表示支持他的申诉,不过按照学校规定,后续仍有许多流程要走,需要学院的学位委员会主任组织专家论证这个申诉是否能够通过,通过了之后才能提交下一步的盲审增审。


而且增审有可能会赶不上此次答辩,复审过的论文将来是百分百要被抽检的,最后,复审后最终结果不再接受异议


熬了 6 年,本想评优的博士论文,盲审竟然挂了,面临延毕...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学位论文评阅复议申请书


如此种种,张舒阳选择承担:「对自己的论文还是有信心的,不赌一次不甘心。」不过,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延迟答辩的申请表他也准备好了


张舒阳说甚至希望自己的论文里当真存在某些明显问题,「起码我还有个修改的目标。」可是,面对这样一句没头没尾的「价值不够高」,心中只有一种虚弱的无力感。他觉得自己就像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五年来付出的一切努力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曾经的论文明审的确会存在「虚高」现象,而盲审这种采取由工作人员根据论文研究主题、关键词等少量信息进行「指派」同行专家的办法,有效避免了「拉关系」「找熟人」等不正常现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曾表示,这是当前最合适、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人情干扰。


但这并不代表盲审便一定是没问题的。


一份关于盲审改进办法的研究指出,盲审过程做到了比明审更「客观」,更不受「人情」影响;但盲审结果本身的公平性依然是无法保证的


评审专家同样会犯错,以致于产生不公正的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生科院教授乔中东在他的科学网博客上分享过几个案例:








乔教授他认为,论文的盲审和明审专家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上,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对事情没有偏见,认真负责地提出能够帮助博士候选人继续修改论文的评价和意见;「否则就会成为随心所欲的想拍死谁就拍死谁的砖家。」



等待未知的审判


答辩日期将近,张舒阳的增审意见还没回来。


张舒阳的导师也很着急,在等待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就为什么会有一个不通过意见讨论了很久。是碰到完全不同领域的评阅老师还是和评阅老师的领域冲突太大,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结论。


张舒阳的未来会怎样,他不知道,导师也不知道。短期内,确实就掌握在未知的评阅老师手中。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严厉打击不良学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整人、让人无路可走。」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看来,严格评审制度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科纯化,帮助已有 80% 基础的人成长起来,而非把他们毁于最后的 20% ,因为「解决矛盾远比激化矛盾更有意义」。


在指导博士生时,程方平也遇到过类似问题。指导老师认为选题好、但与学界主流观点不一致时,情况就会很被动。




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在建立统一评审平台的基础上,让盲审更大程度地回归到对于学位论文本身的评价之中。毕竟,盲审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位论文质量,而不是成为阻碍学生毕业的屏障。


*受访人物张舒阳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李艳,赵世奎,马陆亭: 关于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0):50-54.

2. 杜庆良: 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实证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6):154-157.

3. 杜学领.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分歧及评审改进研究[J].当代教理论与实践, 2021,13(02):110-120.

4.《博士论文的盲审专家不要当成了砖家》2021-6-10 乔中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948-1290602.html

5. 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2014-02-12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