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周四上午,法国高考正式开始。和中国考生一样,法国考生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按照法国教育制度,几十万考生都要通过这样为期一周的考试,来实现自己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
今年共有71万8890名考生参加高考。学生们必须保证自己的平均成绩至少达到10分(总分20分)。如果考生因为不可抗力无法参考,将被允许在9月补考一次。
1808年,拿破仑时期创立了法国高考,它标志着中学学习的结束。法国国大学不设专门入学考试,学生凭借会考成绩即可申请大学,所以法国高中毕业会考即为“高考”。与中国“高考”不同,法国“高考”不设“语文”科目,学生在高二结束时接受法语语言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法国“高考”普考分为三科,理学科(S),社会经济科 (ES)和文学科(L) 。
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也是高考的第一道关卡。法国哲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公民的人文素养,使其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具备足够的思辨能力。每年的法国哲学考题都被受关注,其中对生命意义、人生状态的拷问每每都能引发法国全民热议,以及对当下国家发展的深度思考。
15日上午9点15分,哲学科目考试的题目被公示出来。无论是理科、商科还是文科,都需要从3个考题中选择一个出来作答。考试从早上8点开始,学生们需要在4个小时时间内完成。
(S)理科:
选题1:捍卫权利是否等同于捍卫自己的利益?
选题2:我们能否挣脱出自己的文化?
选题3:(论文)节选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言论及写作集》中内容进行论述。
(ES)社会经济科:
选题1:理性能否使一切变得理性?
选题2:一件艺术品是否必须要很美?
选题3:(论文)节选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中内容进行论述。
(L)文科 :
选题1:观察是否足够去了解?
选题2:我有权所做的一切是否都是对的?
选题3:(论文)节选法国哲学家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内容进行论述。